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考点点拨与精析(新课标):考点20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考点点拨与精析(新课标):考点20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3 20:2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20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2011江苏单科T3)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
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结合活字印刷术的相关内容,分析备选项。
【精讲精析】选D。材料中的“活版”指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故A有误。在活字印刷之前,就有雕版印刷,故B有误。活字印刷最早使用的是泥活字,故C不符合题意。而活字印刷术是在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之后发明的。故答案为D。
2、(2011·安徽文综T13)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中国绘画不同派别的特点,特别是文人画的特点,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怀。
【精讲精析】选A。因为从画中石头既怪又丑,似快速旋转,显出此石顽强的生存力;枯木屈曲盘折,气势雄强,绘画强调神韵,不拘形似,真诚抒发胸中意趣,这是文人画(或写意画)的特点。A项“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符合材料中绘画的特点,由此判断A正确;B项是传统人物画特点;C是山水派如王维画的特点;D项是风景画的特点。
3、(2011·福建文综·T1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
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思路点拨】本题以京剧切入,巧妙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难度不大。
【精讲精析】选A。本题可用排除法。京剧取各种戏剧之长而成,不是“戏剧之祖”,排除B项。京剧的形成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后,并非是元末初创,也非在康乾京化,故排除C、D两项。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故选A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