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考点点拨与精析(新课标):考点1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考点点拨与精析(新课标):考点1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3 20:2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19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一、选择题
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结合苏格拉底的生活时代即古雅典民主政治时期分析材料,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体现了狂放不羁的自由思想,“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指对当时民主政治的破坏,“对我的残害”显然指生存权利的破坏。
【精讲精析】选B。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
2、(2011·北京文综·T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
【精讲精析】选B。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说明这位哲学家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A项主张认识万物的尺度。C项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都是由天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而来。D项亚里士多德的贡献是创立逻辑学。
3、(2011·安徽文综T18)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思路点拨】本题要求掌握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关键考查人文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相互关系。
【精讲精析】选C。A.项强调文化产生的经济根源,不是材料的主旨;B项不完全准确,到启蒙运动时期这种神学色彩几乎没有;D项人民主权学说是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丰富了;C项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渊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故判断C项正确。
4、(2011·天津文综·T8)“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
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卢梭 D. 康德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精讲精析】选D。从材料信息看,该思想家主张自由和理性。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选D。A孟德斯鸠提倡三权分立,B伏尔泰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开明君主制。C 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
5、(2011·江苏单科·T13)“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分析材料信息并结合启蒙思想家的代表思想进行分析判断。
【精讲精析】选A。“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反映了主权在民的主张,这是卢梭的主要主张。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康德强调理性和自由,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6、(2011·上海单科·15)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
A.伏尔泰 B.杰弗逊 C.圣西门 D.卢梭
【思路点拨】本题以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措施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
【精讲精析】选A。选项B,杰弗逊的政治思想是分权制衡;选项C,圣西门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选项D,卢梭的观点是社会契约论;而A项伏尔泰的观点是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特别是让人民享有言论、出版、选举等自由与题干中的“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相符合。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7、(2011·山东文综·T27)(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民也,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故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8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8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9分)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明末清初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和西方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解答本题时应注意要从材料给出的史料、史论和史观入手,不要脱离材料,需要运用教材知识的地方再现所学回答。
【精讲精析】第(1)题,材料一是黄宗羲的思想,材料二是史论,先把握材料二的史论要旨;“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即继承儒家思想的内容,“新见”即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概括材料一中的内容,按着两方面回答。第(2)题,材料二是从两方面辩证的看待黄宗羲思想的,同样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的阶级本质。第(3)题,注意材料三中的两个关键词,即“传统”和“交流” ,再根据本题导入语中“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继承传统思想和借鉴西方启蒙运动这两个角度分析,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参考答案】(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
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③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8.(2011·海南单科·T2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人民主权的原则……是无可争议的”,但“主权只是一个有限的和相对的存在”。 “如果你确信人民主权不受限制,你就等于随意创造并向人类社会抛出了一个本身过度强大的权力,不管它落到什么人手里,它必定构成一项罪恶。”
18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
——摘自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史实,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卢梭的人民主权思
想。(8分)
【思路点拨】本题以卢梭的人民主权为切入点,考查法国的启蒙运动的相关内容。
【精讲精析】第(1)题,回顾所学相关知识,结合关键词 “自己来代表本人”“直接民主”“ 公共意志”等来概括、组织答案。第(2)题,理论上应从反封建的角度作答,实践上应结合当时相关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革命主张和民主制度来验证。当然在论证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提及其局限性,如雅各宾派专政过激政策、直接民主在近现代人口大增的情况不下具有可行性等。
【参考答案】
(1)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人民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转让与代表;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个人服从公共意志。
(2)理论上:否定了君权神授和君主主权理论;启蒙了民主平等思想。“人民主权”概念具有模糊性和抽象性,有时可能导致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侵犯;在近现代,直接民主不具有全面实施的可行性。
实践上: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思想来源,但雅各宾派专政过激的一面也与之有密切关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