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4 宋元时期
1、(2011·重庆文综·T15)《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已厌兵,屈
意抚纳”。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 ( )
①重开边境贸易 ②割让幽云十六州
③约为兄弟之国 ④封元昊为夏国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准确再认再现宋与西夏和议的史实,对照备选项分析判断,此题是组合式选择题,可用排除法来做。
【精讲精析】选B。1044年,宋与西夏订立和议: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重开边境贸易。因此①④两项符合,答案为B。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作为条件,两年后,即公元938年,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之地献出来,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约为兄弟之国的是北宋与辽;因此②③可排除。
2、(2011·上海单科·9)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
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
【思路点拨】本题通过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精讲精析】选D。 秦朝时并存的是匈奴,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孝文帝改革政治制度曾仿照南朝齐制定官制礼仪;南宋建国,向契丹进攻,意图夺取燕云十六州,惨败。故选D。
3、(2011·上海单科·12)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
【思路点拨】本题以中国古代文化中心的南移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精讲精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分布集中于江南地区,即文化中心位于江南地区。而古代中国,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而产生的后果之一就是文化重心的南移,它开始于两晋,完成于两宋,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