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5 21:3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中国和世界
BC2070年
夏朝建立
BC221年
秦统一中国
1世纪前后
日本出现国家
5世纪
大和统一日本
日本印象
日本
早期神话
弥生时代
古坟时代
飞鸟时代
奈良时代
平安时代
镰仓时代
南北朝时代
室町时代
安土桃山时代
江户时代
明治时代
大正时代
昭和时代
平成时代
令和年代
早期文明
6世纪以前
大王权利很大
6-12世纪末
幕府执政
12末-14世纪
战国时代
明治维新
奴隶社会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6世纪前的日本
1.国家出现
1—2世纪时:日本境内有100多个小国
弥生时代
卑弥呼
2.大和统一日本
古坟时代
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3.大和的统治
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大王
依靠
贵族
平民
领地

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田部
渔部
部民制
日本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日本第一代天皇陵园外景图
大和国君主的正式称呼原本是“大王”,
以后称“天皇”。据《日本书纪》记载,中国隋炀帝时,日本在国书中首次在外交场合使用“天皇”一词。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主要来自被征服者、中国和朝鲜的移民,战俘和罪犯较少。这些人只能用于赠与,不能买卖和随便杀害。他们有自己的家庭,地位近似于奴隶。在贵族和部民之间是大批平民,他们的地位由于财产变化也在变化,时刻有沦为部民的危险。
2020年2月,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赠给湖北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唐大和上东征传》载:“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大化改新
1.时间、人物
人物
开始
国名
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乙巳之变暗杀权臣苏我入鹿的绘画
遣唐使
飞鸟时代
2.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646年的大化改新“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派政府官员治理。“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均受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的影响。
--王新生《日本简史》
经济
③统一赋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2.大化改新的内容
《改新之昭》禁止王族和贵族拥有土地和部民,实施“公田公民制”;编制户籍和账簿,实行“班田收授法”。“班田收授法”及其赋税制度,也是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翻版。
——摘编自王新生《日本简史》
①公田公民制
②班田收授法
按人头分配土地:男子算1人,女子算男子的2/3,私奴算男子的1/3。公民的班田每六年调整收授一次。
大化改新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发展;它使日本从东亚的后发展国家,迅速成为东亚强国。
——摘编自王新生《日本简史》
2.大化改新的作用
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标志。
思考: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现在却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合作探究】

武士和武士集团
1.庄园形成
随着封建制的发展,农民受剥削越来越严重,大量逃亡,国家籍、田籍混乱,日本土地私有化开始。
10世纪左右,日本各地出现了不同规模的庄园。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武士出现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组织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武士







3.幕府统治
源平之争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始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权。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当生与死逼迫你选择时,唯干脆利落地选择死。”
“我讨厌考虑那些所谓的是非、正邪。不顾一切的尽心侍奉,无论什么事情都首先考虑主君就可以了。”
——一山本常朝《叶隐》
思考: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1.6世纪前的日本
2.大化改新
人物
时间
内容
影响
3.幕府统治
庄园出现
武士出现
镰仓幕府统治
古代日本
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孝德天皇
646年
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制
经济:公民公田制;班田收授制;统一赋税
课堂小结
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6世纪末期,日本的改革派主张学习的是(
)
A.中国隋唐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希腊共和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2.《
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氏族贵族世袭制
B.分封贵族为诸侯
C.将部民和土地收回国有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3.唐朝初年,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天皇通过大化改新掌握了实权
B.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