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5 21:4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国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俄国
2.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往往在6月3日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它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着直接的关系(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3.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C.
获得更多的赔款
D.
允许外国使者进驻北京
4.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这掀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这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中法战争
5.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
扩大鸦片战争中获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
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
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6.下列条款内容最能体现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
公使进驻北京
B.
赔款巨额白银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
7.南京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瑷珲条约》
8.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正义之举
B.
英国开拓海外殖民地
C.
清政府对鸦片贸易的过激政策
D.
帝国主义国家的怂恿
9.“今大皇帝
(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段史料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条约有关?(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0.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下列哪一规定不出自《虎门条约》
A.
获得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D.
割香港岛给英国
11.1851年,领导金田起义的农民领袖是()
A.
杨秀清
B.
李秀成
C.
洪秀全
D.
萧朝桂
1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分别是()
A.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B.
“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
C.
“亚罗号事件”和虎门销烟
D.
“马神甫事件”和虎门销烟
13.观察表格,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通商口岸的开放
B.
小农经济的破产
C.
纺织工业的发展
D.
协定关税的影响
14.《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提出者是(

A.
洪秀全
B.
石达开
C.
洪仁玕
D.
韦昌辉
15.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俄国从北方的边界向南推进,它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这描述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16.有人说,英法两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掠夺”,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获取大量赔款
B.
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
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
割让香港岛
17.下列哪一城市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史上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
)
A.
上海
B.
深圳
C.
南京
D.
厦门
18.英法侵略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从下边哪一条约的内容中最能看出来
A.
《南京条约》
B.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C.
《北京条约》
D.
《天津条约》
19.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禁烟运动(

A.
巩固了封建统治
B.
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C.
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D.
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侮的坚强决心
20.“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这里的“转折”是指(
)
A.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
2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主要目的是(

A.
宣传西方的基督教教义
B.
为中国农民追求平等自由
C.
推翻清朝统治
D.
反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22.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领导这场战争的是(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23.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颁布《资政新篇》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②③①④
24.“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这里的“危机”指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5.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的颐和园毁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非选择题
26.材料一
清朝时人们在吸食鸦片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至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战争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阅读上面材料,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谈一谈鸦片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
(2)导致材料二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4)材料二中的战争结束后,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其条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上述材料显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果子”指什么?
(3)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
(4)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5)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材料二:“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
马克思说,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它“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
材料三: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夏宫”指的是什么?文中的两个强盗分别指代哪两个国家?
问题二:材料二中“它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这里的“好处”指的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手段获得这些好处的?
问题三:图中A、B、C、D四处是俄国侵占中国的大面积领土,请归纳俄国侵占这些领土的条约。
问题四:“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什么?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国侵略者为保护所谓的鸦片贸易,倚仗其船坚炮利,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军先后攻陷舟山、虎门、厦门、宁波、吴淞、镇江等地,并霸占香港岛。1842年7月,英军自吴淞口溯长江西上。进攻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叉点的镇江。意图截断南北交通,阻止漕运……随后,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进逼南京,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材料二: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清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1)材料一揭示了这次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哪一个不平等条约?除材料二所述内容外,这个条约还有哪些规定?
(3)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从这场战争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参考答案
1.
D2.
A3.
A4.
A5.
B6.
C7.
C8.
A9.
B10.
D11.
C12.
A13.
D14.
C15.
B16.
B17.
D18.
B
19.
D20.
A21.
C22.
B23.
A24.
A25.
B
26.
(1)摧残了当时人们的精神和体质;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2)虎门销烟
1839年
(3)中国武器落后,英国“船坚炮利”。不是。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综合国力落后。(或以清政府为代表的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先进的资本主义)
(4)《南京条约》
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
27.
(1)英国
(2)《南京条约》,它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也是近代史开端。
(3)封建统治的腐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自已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会不被欺负。
28.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国和法国。中国。列强在华的特权和利益。
(3)不会。它的目的是取得清政府的好感,谋求在华更大利益,坐收渔人之利。
(4)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5)西方列强是一伙地地道道的强盗、魔鬼和杀人狂,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行为足以证明这一切。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是欺世盗名,也是自欺欺人。(相近的说法都可以)
29.
问题一:圆明园;英国和法国
问题二:土地;签订不平等条约
问题三:A:
《瑷珲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改订条约》
问题四:资本主义的侵略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30.
(1)保护鸦片贸易。
(2)中英《南京条约》。还有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