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6-06 16:58:42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解:因为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地球怎么转卫星也怎么转,
所以它相对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与太阳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卫星是运动的.
故选A.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
2.(2018八上·寮步月考)口琴和笛子同时演奏,我们一听便能从声音中区分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答案】D
【知识点】音色
【解析】【解答】解: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
故选D.
【分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3.(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 B.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C.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D.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答案】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的发动机照样会产生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不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回声,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分析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的具体情况,然后与选择项进行对应从而可以获得答案.
4.(2016八上·重庆期中)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 D.无法比较
【答案】C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解: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只要有冰,杯中就是冰水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即0℃;只是阳光下的冰熔化得快些;
故C正确;ABD错误.
【分析】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液态的晶体凝固时的特点是:继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5.(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以后,改为全身像,像变小,需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要照相机远离该同学,增大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镜头向后调,减小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
故选B.
【分析】(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2)物体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底片上能成像,底片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是像距.
6.(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
A.4.5×108毫克 B.4.5×103克
C.45千克 D.0.45吨
【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kg=4.5×104g=4.5×107mg,45kg=0.045t;
故选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常识的了解,估计中学生的质量,并根据质量间的单位换算关系逐一分析各选项,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7.(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在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由山脚运送到高山上 B.把铁块锻压成铁板
C.把铁块熔化成铁水 D.把铁块切割掉一部分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解:A是改变了铁块的位置;B是改变了铁的形状;C是改变了铁的状态;这些都不会影响到物质的质量,所以铁块的质量都不会变化;
而D把铁块切割掉一部分,铁块的质量会变小.
故选D.
【分析】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8.(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关于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等于物体质量
B.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
C.测量前,可以通过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
D.天平移动位置后,应重新调节平衡
【答案】C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
【解析】【解答】A、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等于物体质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应用镊子夹取砝码,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测量前,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不能通过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天平每移动一次水平位置,都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1)在使用天平前,应调节天平平衡,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天平每移动一次水平位置,都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3)应用镊子夹取砝码,不能直接用手接取砝码;(4)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
9.(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由密度公式ρ= ,可以判定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
A.当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
B.当m一定时,ρ与V成反比
C.同种物质的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同种物质的两物体,当体积相同时,它们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B、对于同一种物质,密度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不能理解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所以选项A、B错;
C、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不变,m=ρV,m与V成正比,故C正确;
D、同种物质的两物体,当体积相同时,密度也相同,故D错.
故选C.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公式ρ= 只能求出物质的密度而不能决定物质的密度.
10.(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点火前火箭竖直立在发射台上时,只受重力作用
B.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受到重力和向上推力的作用
C.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重力作用
D.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向上推力的作用
【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火箭
【解析】【解答】解:点燃火箭前,火箭静止在发射台上,因此火箭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点火升空时,不计空气阻力,火箭受到推力和重力作用,因此只有B选项正确.
故选B.
【分析】对发射过程中的火箭进行受力分析,发射前,火箭处于静止状态,火箭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点燃火箭升空时,由于燃料的燃烧给火箭提供一个推力,仍然受到重力作用.
11.(2018八下·南江月考)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测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是(  )
A.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相同
B.天平测的相同,弹簧测力计测的不同
C.天平测的不同,弹簧测力计测的相同
D.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不同
【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解:
(1)天平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物体和砝码的质量不变,重力都变为原来的,杠杆还照样是平衡的,所以测量的质量不变,所以测量结果相同.
(2)物体从地球到月球受到的引力变为原来的,物体对弹簧的拉力也变为原来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原来的,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故选B.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物体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因此在月球上的重力也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12.(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下列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举哑铃 B.在跑步机上跑步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引体向上
【答案】C
【知识点】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当没有重力时,人可以用很小的力举哑铃和引体向上,得不到锻炼的作用,没有重力对跑步机就没有压力,也就没有摩擦力,无法在跑步机上跑步,而不影响拉弹簧拉力器.
故选C.
【分析】根据运动时是否受到重力的影响来分析.
13.(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分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
B.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C.汽车受到的重力与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它受到的阻力
【答案】B,D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解: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的汽车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对汽车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所以汽车受到的阻力和汽车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BD.
【分析】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再对汽车受力分析找出平衡力.
14.(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在桌面上的杯子,不受力的作用
B.用力将气球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手推门,手距离门轴近时比距离门轴远时省力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D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静止在桌面上的杯子,是因为受到的重力与桌面的支持力平衡,故A说法错误;
B、用力将气球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说法错误;
C、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手距离门轴近时动力臂较小,比较费力,故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且为非平衡力,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静止的物体可能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B、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5.(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如图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
A.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答案】B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同一块砖的重力是一定的,不论砖平放、立放,还是侧放时对水平地面上压力都等于砖的重力,是相等的;
立放时,地面的受力面积是最小的,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P=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故选B.
【分析】要比较同一个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主要看水平地面上受力面积的大小关系;
同一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同一物体的重力是相等的;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P=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16.(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答案】D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C、菜刀钝了磨一磨,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17.(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冬天北方的河面结冰,某同学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原处站立不动 B.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C.赶快向岸边跑 D.就地伏下并向岸边爬行
【答案】D
【知识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原处站着不动,人对冰面的压强没有变化,冰会破裂,人将掉入湖中.故本选项错误.
B、改成单脚站立,是人对冰面的压强增大了一倍,人更容易落入冰中.故本选项错误.
C、跑的同时会抬起一只脚,使人对冰面的压强增大,更容易掉入冰中.故本选项错误.
D、就地伏下并向岸边爬行,人对冰面的压力没有变化,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最大程度减小冰破裂的可能性.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脚下的冰要破裂,说明人对冰面的压强太大,为了人不知要陷入湖中,因此要从减小压强的角度来入手考虑,从而突破此题.
18.(2017八下·重庆期中)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知,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受到的压强越大,所以水喷射的距离就越远.
故选B.
【分析】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越深的位置压强越大.
19.(2017八下·重庆期中)在地铁和火车站台上等候车辆时,要求乘客离开站台一米以上,其主要原因是(  )
A.车辆过来时风太大
B.车辆过来时,带来好多灰尘
C.车辆驶过站台车速快,带动空气流速加快,使人易“吸”向车辆,造成危险
D.车辆驶过站台车速快,使人与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快,易将人向后吹倒
【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
故选C.
【分析】当火车驶过站台时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同,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可解决此题.
二、实验题
20.(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2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1)10
(2)下
(3)放大;幻灯机(或投影仪)
(4)变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解:(1)由焦距的概念知,f=60cm﹣50cm=10cm;(2)由图知,光屏的位置偏高,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下调整;(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由于物距变大,所以像距变小,成的像也变小.
故答案为:(1)10;(2)下;(3)放大;幻灯机(或投影仪);(4)变小.
【分析】(1)掌握焦距的概念,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2)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烛焰、光屏、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3)分析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利用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特点进行判断,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4)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进行判断.
21.(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   cm3,老醋的密度是   g/cm3=   kg/m3.
【答案】(1)水平桌面上;平衡螺母
(2)BCA
(3)40;1.125;1.125×103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表示横梁平衡;故答案为:水平桌面上;平衡螺母.(2)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应该首先测量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把适量的老醋倒入量筒中,读出其体积V,再测量出烧杯和剩余老醋的质量m1.
故答案为:BCA;(3)图C量筒中老醋的体积V=40cm3,图B中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82.4g,图A中烧杯和剩余老醋的质量m1=37.4g,量筒中老醋的质量m=82.4g﹣37.4g=45g,所以老醋的密度为ρ= =1.125g/cm3=1.125×103kg/m3故答案为:40;1.125;1.125×103.
【分析】(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平衡;(2)量筒中醋的质量,应用图B中杯与醋的总质量m2减去图A中杯与剩余醋的质量m1.老醋的密度可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得出;
三、计算题
22.(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刘姥姥看到一个用模子浇出的钢铸件,质量是154.4kg,它所用的实心木模的质量是14kg,木模的密度是0.7×103kg/m3,钢的密度是7.8×103kg/m3.通过简单的计算,刘姥姥迅速判断出此铸件有气孔,立即对铸造人进行处罚并责令马上返工.请说出她的判断方法.
【答案】解:
由ρ= 得铸件的体积:
V=V木= = =0.02m3;
钢件中钢的体积:
V钢= = ≈0.0198m3
因为0.0198m3<0.02m3,
即:V钢<V,所以钢铸件有气孔.
答:这个钢铸件有气孔.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分析】已知木模的质量和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 求出铸件的体积;
要想知道钢铸件有无气孔,可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 求出钢铸件中钢的体积,与木模的体积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23.(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如图所示.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103Pa,求玻璃杯的质量.(取g=10N/Kg)
【答案】(1)解:水的深度h=12cm=0.12m,
则水对杯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12m=1.2×103Pa.
(2)解: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p′=2.7×103Pa,受力面积S=10cm2=1×10﹣3m2,
由p= 得,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F=p′S=2.7×103Pa×1×10﹣3m2=2.7N,
水的质量m水=150g=0.15kg,
水的重力G水=m水g=0.15kg×10N/kg=1.5N,
因为F=G水+G杯,所以玻璃杯的重力G杯=F﹣G水=2.7N﹣1.5N=1.2N,
由G=mg得,则玻璃杯的质量m杯= = =0.12kg.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1)知道水深和水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强;(2)知道桌面受压强和受力面积,根据F=pS求出压力(杯和水总重),再求杯重,然后利用m= 求出玻璃杯的质量.
1 / 1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八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2.(2018八上·寮步月考)口琴和笛子同时演奏,我们一听便能从声音中区分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3.(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 B.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C.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D.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4.(2016八上·重庆期中)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 D.无法比较
5.(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6.(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
A.4.5×108毫克 B.4.5×103克
C.45千克 D.0.45吨
7.(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在下列情况中,铁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由山脚运送到高山上 B.把铁块锻压成铁板
C.把铁块熔化成铁水 D.把铁块切割掉一部分
8.(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关于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等于物体质量
B.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
C.测量前,可以通过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
D.天平移动位置后,应重新调节平衡
9.(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由密度公式ρ= ,可以判定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
A.当V一定时,ρ与m成正比
B.当m一定时,ρ与V成反比
C.同种物质的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同种物质的两物体,当体积相同时,它们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10.(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运载火箭在发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点火前火箭竖直立在发射台上时,只受重力作用
B.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受到重力和向上推力的作用
C.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重力作用
D.点火后火箭升空时,只受向上推力的作用
11.(2018八下·南江月考)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测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是(  )
A.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相同
B.天平测的相同,弹簧测力计测的不同
C.天平测的不同,弹簧测力计测的相同
D.天平、弹簧测力计测的都不同
12.(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轨道舱中进行体育锻炼,下列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举哑铃 B.在跑步机上跑步
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D.引体向上
13.(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分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
B.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C.汽车受到的重力与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它受到的阻力
14.(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在桌面上的杯子,不受力的作用
B.用力将气球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手推门,手距离门轴近时比距离门轴远时省力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5.(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如图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
A.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16.(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17.(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冬天北方的河面结冰,某同学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冰面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原处站立不动 B.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C.赶快向岸边跑 D.就地伏下并向岸边爬行
18.(2017八下·重庆期中)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19.(2017八下·重庆期中)在地铁和火车站台上等候车辆时,要求乘客离开站台一米以上,其主要原因是(  )
A.车辆过来时风太大
B.车辆过来时,带来好多灰尘
C.车辆驶过站台车速快,带动空气流速加快,使人易“吸”向车辆,造成危险
D.车辆驶过站台车速快,使人与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快,易将人向后吹倒
二、实验题
20.(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2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21.(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   ,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老醋的体积为   cm3,老醋的密度是   g/cm3=   kg/m3.
三、计算题
22.(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刘姥姥看到一个用模子浇出的钢铸件,质量是154.4kg,它所用的实心木模的质量是14kg,木模的密度是0.7×103kg/m3,钢的密度是7.8×103kg/m3.通过简单的计算,刘姥姥迅速判断出此铸件有气孔,立即对铸造人进行处罚并责令马上返工.请说出她的判断方法.
23.(2016八下·潍坊开学考)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如图所示.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103Pa,求玻璃杯的质量.(取g=10N/K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解答】解:因为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地球怎么转卫星也怎么转,
所以它相对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与太阳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卫星是运动的.
故选A.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
2.【答案】D
【知识点】音色
【解析】【解答】解: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
故选D.
【分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3.【答案】D
【知识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解: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的发动机照样会产生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不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回声,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分析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的具体情况,然后与选择项进行对应从而可以获得答案.
4.【答案】C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解: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只要有冰,杯中就是冰水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即0℃;只是阳光下的冰熔化得快些;
故C正确;ABD错误.
【分析】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液态的晶体凝固时的特点是:继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5.【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以后,改为全身像,像变小,需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要照相机远离该同学,增大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镜头向后调,减小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
故选B.
【分析】(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2)物体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底片上能成像,底片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是像距.
6.【答案】C
【知识点】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kg=4.5×104g=4.5×107mg,45kg=0.045t;
故选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常识的了解,估计中学生的质量,并根据质量间的单位换算关系逐一分析各选项,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7.【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解答】解:A是改变了铁块的位置;B是改变了铁的形状;C是改变了铁的状态;这些都不会影响到物质的质量,所以铁块的质量都不会变化;
而D把铁块切割掉一部分,铁块的质量会变小.
故选D.
【分析】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8.【答案】C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
【解析】【解答】A、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等于物体质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应用镊子夹取砝码,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测量前,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不能通过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天平每移动一次水平位置,都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1)在使用天平前,应调节天平平衡,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天平每移动一次水平位置,都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3)应用镊子夹取砝码,不能直接用手接取砝码;(4)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
9.【答案】C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B、对于同一种物质,密度是不变的,即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不能理解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所以选项A、B错;
C、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不变,m=ρV,m与V成正比,故C正确;
D、同种物质的两物体,当体积相同时,密度也相同,故D错.
故选C.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公式ρ= 只能求出物质的密度而不能决定物质的密度.
10.【答案】B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火箭
【解析】【解答】解:点燃火箭前,火箭静止在发射台上,因此火箭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点火升空时,不计空气阻力,火箭受到推力和重力作用,因此只有B选项正确.
故选B.
【分析】对发射过程中的火箭进行受力分析,发射前,火箭处于静止状态,火箭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点燃火箭升空时,由于燃料的燃烧给火箭提供一个推力,仍然受到重力作用.
11.【答案】B
【知识点】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
【解析】【解答】解:
(1)天平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物体和砝码的质量不变,重力都变为原来的,杠杆还照样是平衡的,所以测量的质量不变,所以测量结果相同.
(2)物体从地球到月球受到的引力变为原来的,物体对弹簧的拉力也变为原来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原来的,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故选B.
【分析】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物体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因此在月球上的重力也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12.【答案】C
【知识点】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当没有重力时,人可以用很小的力举哑铃和引体向上,得不到锻炼的作用,没有重力对跑步机就没有压力,也就没有摩擦力,无法在跑步机上跑步,而不影响拉弹簧拉力器.
故选C.
【分析】根据运动时是否受到重力的影响来分析.
13.【答案】B,D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解答】解: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的汽车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
对汽车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所以汽车受到的阻力和汽车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BD.
【分析】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再对汽车受力分析找出平衡力.
14.【答案】D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静止在桌面上的杯子,是因为受到的重力与桌面的支持力平衡,故A说法错误;
B、用力将气球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说法错误;
C、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手距离门轴近时动力臂较小,比较费力,故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且为非平衡力,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分析】A、静止的物体可能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B、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5.【答案】B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解:同一块砖的重力是一定的,不论砖平放、立放,还是侧放时对水平地面上压力都等于砖的重力,是相等的;
立放时,地面的受力面积是最小的,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P=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故选B.
【分析】要比较同一个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主要看水平地面上受力面积的大小关系;
同一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同一物体的重力是相等的;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P=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16.【答案】D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C、菜刀钝了磨一磨,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3)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17.【答案】D
【知识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原处站着不动,人对冰面的压强没有变化,冰会破裂,人将掉入湖中.故本选项错误.
B、改成单脚站立,是人对冰面的压强增大了一倍,人更容易落入冰中.故本选项错误.
C、跑的同时会抬起一只脚,使人对冰面的压强增大,更容易掉入冰中.故本选项错误.
D、就地伏下并向岸边爬行,人对冰面的压力没有变化,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最大程度减小冰破裂的可能性.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脚下的冰要破裂,说明人对冰面的压强太大,为了人不知要陷入湖中,因此要从减小压强的角度来入手考虑,从而突破此题.
18.【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解: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知,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受到的压强越大,所以水喷射的距离就越远.
故选B.
【分析】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越深的位置压强越大.
19.【答案】C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
故选C.
【分析】当火车驶过站台时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同,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可解决此题.
20.【答案】(1)10
(2)下
(3)放大;幻灯机(或投影仪)
(4)变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解:(1)由焦距的概念知,f=60cm﹣50cm=10cm;(2)由图知,光屏的位置偏高,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下调整;(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由于物距变大,所以像距变小,成的像也变小.
故答案为:(1)10;(2)下;(3)放大;幻灯机(或投影仪);(4)变小.
【分析】(1)掌握焦距的概念,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2)要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烛焰、光屏、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3)分析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利用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特点进行判断,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4)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进行判断.
21.【答案】(1)水平桌面上;平衡螺母
(2)BCA
(3)40;1.125;1.125×103
【知识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量筒的使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解:(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表示横梁平衡;故答案为:水平桌面上;平衡螺母.(2)测量液体的密度时,应该首先测量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把适量的老醋倒入量筒中,读出其体积V,再测量出烧杯和剩余老醋的质量m1.
故答案为:BCA;(3)图C量筒中老醋的体积V=40cm3,图B中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82.4g,图A中烧杯和剩余老醋的质量m1=37.4g,量筒中老醋的质量m=82.4g﹣37.4g=45g,所以老醋的密度为ρ= =1.125g/cm3=1.125×103kg/m3故答案为:40;1.125;1.125×103.
【分析】(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平衡;(2)量筒中醋的质量,应用图B中杯与醋的总质量m2减去图A中杯与剩余醋的质量m1.老醋的密度可用密度的公式计算得出;
22.【答案】解:
由ρ= 得铸件的体积:
V=V木= = =0.02m3;
钢件中钢的体积:
V钢= = ≈0.0198m3
因为0.0198m3<0.02m3,
即:V钢<V,所以钢铸件有气孔.
答:这个钢铸件有气孔.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分析】已知木模的质量和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 求出铸件的体积;
要想知道钢铸件有无气孔,可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 求出钢铸件中钢的体积,与木模的体积进行比较得出答案.
23.【答案】(1)解:水的深度h=12cm=0.12m,
则水对杯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12m=1.2×103Pa.
(2)解: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p′=2.7×103Pa,受力面积S=10cm2=1×10﹣3m2,
由p= 得,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F=p′S=2.7×103Pa×1×10﹣3m2=2.7N,
水的质量m水=150g=0.15kg,
水的重力G水=m水g=0.15kg×10N/kg=1.5N,
因为F=G水+G杯,所以玻璃杯的重力G杯=F﹣G水=2.7N﹣1.5N=1.2N,
由G=mg得,则玻璃杯的质量m杯= = =0.12kg.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析】【分析】(1)知道水深和水的密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强;(2)知道桌面受压强和受力面积,根据F=pS求出压力(杯和水总重),再求杯重,然后利用m= 求出玻璃杯的质量.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