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导读课件(63张PPT)—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导读课件(63张PPT)—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6 07:4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月27日8时许,闻某珍(女,63岁)在乘坐856路公交车期间,自称肢体残疾,因嫌弃他人让座慢便言语辱骂别人,期间更是说出了如“臭外地的,上北京要饭来了”“我是正黄旗人”等含有侮辱性、地域歧视性言论。
6月8日,闻某珍已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八旗:上三旗(旗主为皇帝)下五旗(旗主为亲王)

(约1715.5.28─1764.2.12)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曾祖曹玺曾任工部侍郎、江宁织造,曾祖母做过康熙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监察御史,两个女儿被选为王妃;父辈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曹雪芹13岁时父亲获罪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40岁后曹雪芹家迁到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大约在1764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四十九岁的曹雪芹搁笔长逝。
?
他是一个惊人的天才,在他身上,仪态万方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光彩和境界。他是古今罕见的一个奇妙的“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美学家、大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大民俗学家、大典章制度学家、大园林建筑学家、大服装陈设专家、大音乐家、大医药学家……他的学识极广博,他的素养极高深。这端的是一个奇才绝才。这样一个人写出来的小说,无怪乎有人将它比作“百科全书”,比作“万花筒”,比作“天仙宝镜”——在此镜中,我中华之男女老幼一切众生的真实相,毫芒毕现,巨细无遗。这,是何慧眼,是何神力!真令人不可想像,不可思议!
——资深红学家 周汝昌
饮食文化
《红楼梦》中所描写之食品,多达一百八十六种;包括主食、点心、菜肴、调味品、饮料、果品、补品等类别。名目繁多,精妙绝伦。
例如大观园第38回螃蟹宴。先讲环境,她们特意把宴席设在了藕香榭,藕香榭盖在池子当中,四面有窗,左右都有曲廊可通。再选螃蟹,周瑞家的说那三大篓螃蟹得有七八十斤,而且个儿都很大,两三个就有一斤。再讲趁热,就在螃蟹宴刚开始的时候,王熙凤就吩咐丫头们说:“螃蟹不要多拿来,还放在蒸笼里,先拿十个来,吃了再拿”。还讲配料,贾府的人吃螃蟹,都是配的温热的东西:一是配姜醋,二是配黄酒,三是配热茶;宝钗和湘云特意在藕香榭的栏杆外安排了两个风炉,一个现煮酒,一个现煮茶,这样可以保证大家能喝到最热的酒和茶;林黛玉身体最弱,要喝合欢花浸的烧酒烫一壶。最后洗手,取用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预备洗手。
《红楼梦》原名:
《石头记》
《情僧录》
《风月宝鉴》
《金陵十二钗》
“中国第一奇书”
?“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
?“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中国三门“显学”(红学、甲骨学、敦煌学)之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前80回为曹作,后40?回为乾隆时进士高鹗所续。
9
《红楼梦》的巨大影响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前5回:浓缩版的《红楼梦》
第6回到第22回:钟鸣鼎食的贾府
第23回到第63回:大观园里的青春王国
第64回到第98回:青春王国的消逝及宝黛爱情的结局
第99回到第120回:贾府的衰败
《红楼梦》的主要内容
《红楼梦》的主要内容虽然是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故事,但完全打破了才子佳人之作的固定模式。
它不仅写出宝黛的爱情悲剧,更以这个爱情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敲响了沉沉暮鼓。
《红楼梦》的主要内容
据徐恭时统计:
男495人,女480人,计975人。
一般公认:400余人。

《红楼梦》人物知多少?
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林黛玉 薛宝钗
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史湘云 李纨
王熙凤 巧姐
秦可卿 妙玉
金陵十二钗
宝黛爱情之春夏秋冬
春(3--19)初恋阶段
宝黛会面(3)黛玉含酸(8)静玉生香(19)
夏(20-32)热恋阶段
宝黛论心(20)共读西厢(23)黛玉春困(26)
黛玉葬花(27)二玉心事(29)宝黛诉腑(32)
秋(33-57)成熟阶段
赠帕题诗(34)宝玉梦呓(36)宝玉夜探(45)紫鹃试玉(57)
冬(58-97)破灭阶段
黛玉惊梦(82)黛玉釵嫁(96、97)
贾府盛衰之春夏秋冬
春(6-18)初盛阶段
秦氏之丧(13-15)元妃省亲(17-18)
夏(19-54)极盛阶段
探春结社(37-38)两宴大观园(39-41)元宵夜宴(53-54)
秋(55-80)危机阶段
探春理家(74)抄检大观园(74)品笛联诗(76)
晴雯屈死(77)迎春误嫁(79)
冬(81-120)衰败阶段
元妃薧逝(95) 探春远嫁(100)贾府被抄(105)
贾母寿终(110)宝玉出走(119)
要读懂红楼梦,必须从前五回入手,记住两张表,一个是贾府的地图,看的过程中可以按图索骥;一个是人物关系图;前五回里包含的信息相当丰富,包括人物的命运,写书的缘起,贾府的政治经济学等等。
《红楼梦》的读法
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
贾 敷
贾 敬
贾珍-贾蓉
贾惜春
(秦可卿)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贾母)
贾 赦
(邢夫人)
贾 琏
(王熙凤)
-巧 姐
贾迎春
贾 政
(王夫人)
贾 珠
(李纨)
-贾 兰
贾元春
贾宝玉
贾探春
贾 敏
(林如海)
林黛玉
19
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1回是开篇。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1)女娲补天
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
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
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青埂峰顽石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大荒山青埂峰无稽崖
题石头记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译文】我没有能力去修补苍天,白白地到人间这么些年;记下我下凡前后的经历,请谁抄去当作奇文流传
(2)木石前盟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
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2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
贾 敷
贾 敬
贾珍-贾蓉
贾惜春
(秦可卿)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贾母)
贾 赦
(邢夫人)
贾 琏
(王熙凤)
-- 巧 姐
贾迎春
贾 政
(王夫人)
贾 珠
(李纨)
--贾 兰
贾元春
贾宝玉(薛宝钗)
贾探春
贾 敏
(林如海)
--林黛玉
史湘云
第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3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yín(攀附上升)
第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4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
第5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5回是全书的总纲。
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láo (酒的泛称)
第五回对联
“太虚幻境”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孽海情天”联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薄命司”联: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
金陵十二钗正册

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王熙凤 、 李纨、 薛宝钗、 林黛玉、秦可卿 、 妙玉、贾巧姐 、 史湘云
金陵十二钗副册
甄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林红玉、龄官、娇杏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晴雯、花袭人、平儿、金鸳鸯、黄金莺、紫鹃、白玉钏、白金钏、司棋、麝月、彩云、芳官
原应叹息春风晚 ,
差忒情欲巧妙云。
主要人物性格
贾宝玉,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主、富贵闲人。出生时口含一块玉,是贾府的宝贝,他曾说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从小在女儿堆里长大,喜欢亲近女孩儿,与林黛玉的爱情是世间少有的纯纯之爱。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
荣国府中独一无二的骄子
平等对待女性的多情公子
困于笼中的富贵闲人
封建正统的叛逆者
此事有两条线。一是宝玉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蒋玉涵,此人是忠顺王府中王爷心爱的戏子,与宝玉交好,遂成朋友。宝玉与蒋玉涵有比较密切的私交,所以忠顺王府找不到蒋即来贾府寻人。二是宝玉在王夫人处和金钏说话,被王夫人听到,即要撵金钏出去,金钏羞愤难挡,自杀。正值贾政听说丫头自杀,问起此事,贾环背地使坏,说宝玉逼死金钏。贾政气极。忠顺王府又正好来人问贾政索要蒋玉涵,指名要问宝玉。贾政又怕极。素来,贾政又最器重宝玉,连气带怕又恨铁不成钢,数罪并罚,将宝玉毒打。
宝玉挨打
宝玉挨打的原因是:
(1)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2)私下与琪官、柳湘莲等“下层人物”来往,而且相交甚欢,还悄悄为琪官置宅,惹怒忠顺王,于是上门找人,使贾政难以下台。
(3)金钏被逐和投井自杀,王夫人本应负主要责任,宝玉只是唤醒金钏,塞给她一颗糖,说了几句话,但这事到了贾环口里就加油添醋,成了“宝玉强暴金钏未遂,导致金钏投井”,贾政听了自然生气。
荣府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自幼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因母亲早亡,便寄住在贾府,后父亲病故,家道中落,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生得倾城容貌,又有旷世诗才,因而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
林黛玉
才华横溢、性格孤傲、多愁善感、孤芳自赏、体弱多病。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y è )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
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聪慧)
病如西子胜三分(娇弱之美)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似一朵轻云刚出岫(xìu)
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
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
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
ì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
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 ,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 。
娴静犹如花照水 , 行动好比风扶柳。
眉梢眼角藏秀气 , 声音笑貌露温柔。
眼前分明外来客 ,心底却似旧时友
黛玉葬花
薛蟠邀宝玉外出,一日未归。众人不放心,宝钗、黛玉一先一后夜访怡红院。黛玉叩门,晴雯和碧痕正拌嘴,不给她开门。“凭你是谁,二爷吩咐,一概不许放人进来。”黛玉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不禁滚下泪来,适逢听到院内宝玉、宝钗二人的笑声,竟气得闷哭了半夜。芒种那天,宝玉至黛玉处探访,黛玉正眼不瞧,径直走出院门,丢下宝玉,独自前往花冢葬花,想到自己的委屈,放声痛哭,吟出了感天动地的《葬花词》。“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以谴愁思。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póu)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nào)陷渠沟。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chǎn)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然而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王熙凤
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xiá)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善于阿谀奉承,深得贾母欢心,独揽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贾母:“这是我们南省的泼皮破落户,
你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兴儿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但是也说“待下人呢,未免太严些个”。
黛玉:黛玉进贾府,凤姐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当时林黛玉心想:“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观看视频)
1、设计陷害尤二姐:
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吞金自尽。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显示王熙凤残忍阴毒的一面)
2、弄权铁槛寺
凤姐为秦可卿送葬住宿铁槛寺,寺里老尼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送信给主审官。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玩弄权术)
3.协理宁国府:
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大办丧事,由于贾珍之妻尤氏犯病,不能料理事务,于是请凤姐协理,风姐很快看出宁国府的种种弊端:“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都不服管束,无脸者不能上进”。马上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治:(一是责任到人,二是严明纪律,三是严管重罚。)此后众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显示精明能干)
薛宝钗
唇不点而红,
眉不画而翠,
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罕言寡语, 人谓藏愚
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

稳重随和,多才多识,举止娴雅,热衷于“仕途经济”,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极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金钏投水自尽后,王夫人道:“……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他下去。谁知他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宝钗叹道:“……据我看,他……多半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 ……姨娘也不必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王夫人又道要送两件衣服给做装裹,可是现在没有现成的新衣服。宝钗忙道:“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
晴雯:服侍贾宝玉的四个大丫鬟之一,长得风流灵巧,水蛇腰,削肩膀,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聪明过顶,个性刚烈,反抗性极强,敢爱敢恨,有“勇晴雯病补孔雀裘”一回,极言其心灵手巧,神情跃然纸上。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当天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绞下自己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儿赠给他。当夜,睛雯悲惨死去。
袭人:原名珍珠(另一说蕊珠),从小因家贫被卖入贾府,原系贾母之婢,后又服侍史湘云几年,贾母素喜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守,将她予了宝玉,作为后备姨娘之人选,后逐渐成为宝玉丫头中的领头人。作为《红楼梦》中举足轻重的丫头,袭人一直是全书中争议最大的女性人物。按照脂批,结局应是为救宝玉被迫嫁于戏子蒋玉菡。
秦可卿:宁国府贾蓉的妻子。可卿是她的乳名。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
刘姥姥:王板儿之姥姥。她曾三进荣国府,带来欢声笑语无限。刘姥姥这个艺术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她善良正直,聪明能干,很重情义,而且有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今天人们也常把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叫做刘姥姥。
贾元春:即贾妃,是贾政与王夫人所出,贾宝玉的姐姐,因生于正月初一所以名元春,后应选入宫,又加封贤德妃,大观园即为其省亲所造。贾家四姐妹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名字连起来暗合“原应叹息”四字。她在一次赏赐礼物给众人礼物的时候,独宝玉与宝钗的相同。这就显示了宝玉择偶问题上的倾向。
史湘云:是曹雪芹怀着诗情画意,浓墨重彩地塑造的一个具有中性美的女子形象。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身着男装,大说大笑;风流倜傥,不拘小节;诗思敏锐,才情超逸;说话“咬舌”,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爱、富有“真、善、美”的豪放女性。
其他人物:
贾探春















李纨
平儿
五、红楼诗词
红楼梦曲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57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58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59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60
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61
收尾 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62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