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36张PPT)-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1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36张PPT)-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5 20:2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你知道“八拜之交”是哪“八拜”吗?
【知音之交】――俞伯牙、钟子期
【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
【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鸡黍之交】――范式、张劭
【舍命之交】――羊角哀、左伯桃
【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流传至今的珍贵友谊
流传至今的珍贵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
恩格斯
1820年11月28日,恩格斯出生于德意志莱茵省巴门市(今伍珀塔尔市)。父亲是普鲁士贵族,经营着一家大纺织工厂。恩格斯含着金钥匙出生,妥妥的土豪后人。
1937年(17岁),即将中学毕业的恩格斯,被父亲坚持要求辍学经商,进入家族工厂“体验”。一年后,他到不来梅一家商行当办事员。闲暇时间,他阅读了大量书籍,掌握了许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
恩格斯深入底层,对工人生活十分了解和同情。1839年,他发表文章写到:“工厂中的工作是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的,……工人的贫穷和苦难的主要原因是厂主们的胡作非为。”
遇见马克思
在柏林炮兵部队服兵役两年后,1842年(22岁),恩格斯到英国曼彻斯特的家族纺织厂当总经理。他经常到工厂和住宅区去了解工人的状况,也结识了他日后的妻子纺织女工玛丽,两人开始同居。
这段时间,恩格斯还与《莱茵报》主编马克思开始书信来往。1844年(24岁),恩格斯在回国,途中他绕道巴黎,会见了马克思。两人“一见钟情”,惺惺相惜,开始了亲密无间的合作。
志同道合
他们共同完成了《神圣家族》、《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重要文章,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工人阶级将是最后的革命者。
1847年6月(27岁),恩格斯和马克思在伦敦举行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1848年,两人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这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思想的系统化,并成为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
退居二线
1850年(30岁),为了在经济上支持陷于贫困的马克思,恩格斯回到英国继续经商。他与马克思保持通信联系,共同研讨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论,“一个人写的东西另一个人也一定读过并完全赞同”。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经济支柱。据统计,1840年到1859年的20年间,马克思累计收入约4562英镑,其中2170英镑来自于继承亲友的遗产,2002英镑来自于恩格斯的资助。
1867年,马克思完成了《资本论》第一卷。1869年(49岁),经商20年后,恩格斯终于决定离开公司,前往伦敦与马克思汇合。他在伦敦买了两套别墅,一套留给自己,一套送给了马克思。
好友诀别
1871年,第一国际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两人积极支持,撰文阐明公社的历史意义。不久,巴黎公社遭到血腥镇压而失败。 恩格斯总结经验提出:工人阶级必须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
此后,恩格斯和马克思将重心放在了哲学研究上。1873年起,两人拟定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提纲,写作长达十年。1878年,两人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反杜林论》。
1883年,马克思逝世,恩格斯悲痛不已。他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
秉承遗志
1885年(65岁),他整理马克思的手稿,出版《资本论》第二卷。1888年,恩格斯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889年(69岁),在恩格斯的指导下,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组织的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再一次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亲密战友
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出版。恩格斯病倒了,在遗嘱中写道:“我希望将我的遗体火化,而我的骨灰,一有可能就把它沉入海中。”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逝世。8月27日,遵照遗嘱,他的骨灰被洒入大海。
恩格斯非常谦虚,他认为所有成就都归功于马克思,他只是“亲密战友”马克思背后的“第二提琴手”。
“一个星期以来,我已达到非常痛苦的地步: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帐,我不能再吃肉。”
“我的妻子病了,小燕妮病了,琳蘅患有一种神经热,医生我过去不能请,现在也不能请,因为没有买药的钱。八至十天以来,家里吃的是面包和土豆,现在是否能够弄到这些,还成问题。”
——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1952年)
“2月初我将给你寄5英镑,往后你每月都可以收到这个数。即使我因此到新的结算年时负一身债,也没有关系。……当然,你不要因为我答应每月寄5英镑就在困难的时候也不再另外向我写信要钱,因为只要有可能,我一定照办。”
——恩格斯给马克思的回信(此时的恩格斯是某公司中一个收入低微的小办事员)
“我们之间的这种友谊是何等的幸福,你要知道,我对任何关系都没有作过这么高的评价。” ——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1866年)
“坦白地向你说,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魔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才让它们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
——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1867年)
【注】据统计,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保存下来的通信,一共有一千多封。
流传至今的珍贵友谊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1818年-1883年),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主要著作有《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等。
走进
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走进作者
19世纪60年代,恩格斯积极参加了领导第一国际的工作。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他独自担负起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任,同时整理和出版了马克思的著作义《资本论》第二、三卷。1889年恩格斯领导建立了第二国际,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坚决斗争,捍卫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使国际工人运动得到了广阔的发展。他是继马克思之后“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
走进作者
1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病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41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他几乎不能吞咽。2月间,肺部发生脓肿。3月14日下午,两点多,恩格斯到马克思那里去,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说马克思处于半睡眠状态。随即便陪同恩格斯一道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而毫无痛苦的长眠了。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
背景介绍
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了葬礼,葬礼简朴、庄严,在安葬这位伟人的时候,恩格斯作为卡尔马克思的挚友,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向自己的导师表达了深切的悼念。
背景介绍
碑体的上半部刻着:
WORKS OF ALL LANDS UNITE
碑体的中部纪录墓地埋葬的人员,包括马克思的妻子、女儿等。
碑体的下半部刻着: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T
翻译成中文大体是:“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背景介绍
悼词
文体知识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
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
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
今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来的。诔辞作为中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
悼词内容
文体知识
述其哀
歌其功
颂其德
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对逝者表达哀悼之情。
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贡献、功德。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歌颂逝者的品德,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悼念 (述其哀)
 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情景。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 评价 (赞其功)
 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说马克思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 悼念 (颂其德)
 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表达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
第一段介绍了些什么?
逝世时间:
逝世地点:
逝世状态: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
安乐椅
睡着了
马克思逝世的情景
感情基调:
语气:
深沉含蓄
平静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第二自然段在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以巨大的损失言巨大的贡献,是第二部分“歌其功”的总纲。
  一是从受损失的对象(无产阶级、历史科学),一是从受损失的程度(不可估量、空白)。
  强调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所起的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第2段是从哪些角度来评说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沉痛的悼念
(1~2)
巨大的贡献
(3~7)
深远的影响
(8~9)
逝世情况(1)
巨大损失(2)
不可估量
空 白
时 地 情况 心情
对象
程度
两个“对于”
总纲:革命实践和科学理论贡献
马克思在理论方面做了哪些贡献?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发现了生产方式和运动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
其他领域的发现。
第4段中“不仅如此”的“此”指的是什么?
“此”即指代“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第4段中“不仅如此”、“还”在这儿起什么作用?
使意思推进了一层,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论述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
第6段说:“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这样”是哪样?
马克思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每一个领域”:
“都有独到的发现”:
“不是肤浅地研究”:
表明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其研究领域之广,钻研之深,价值之大。如果天才如郭沫若所说,有直线型和球型两种的话,马克思该属于第三种,因为他既有直线型的精深,又有球型的广博,是二者兼而有之的天才。
研究领域之广
研究价值之大
研究钻研之深
这位科学巨匠对人类作出如此伟大的贡献,可作者还说“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为什么呢? 
说明了马克思的贡献并不只限于理论方面,还有其他方面,并且是重要的方面,也就是革命实践,马克思从事理论科学研究的目的,为的是指导革命实践,推动历史前进。
这一句,作者巧妙地过渡到了实践贡献的论证,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又有哪些贡献?
进行革命宣传(办报著书)
创立革命组织(国际工人协会)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要实现无产阶级壮丽的奋斗目标,就得进行斗争。马克思对待斗争是如何的呢?
“满腔热情”:精力充沛,不停歇地冲锋陷阵。
“坚韧不拔”:多次被逐出巴黎、比利时、法国;受逮捕、审讯,与形形色色的敌人作殊死斗争。
“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显著的效果。
恩格斯运用了一连串的词语,热情赞扬马克思在斗争中的非凡才能和辉煌功绩。
马克思是如何具体地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开展斗争的?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报纸?
1842年马克思在德国,为《莱茵报》撰稿,后又任该报主编,他以犀利的笔锋抨击反动政府,1843年被迫迁居巴黎
1844年为巴黎《前进报》撰搞,抨击普鲁士反动制度,1845年被逐出法国,迁居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7年又成为《德意志—布鲁塞尔报》的经常撰稿人
1848年至1849年欧洲革命期间,又与恩格斯一同回德国创办《新莱茵报》,1849年5月,又被逐出普鲁士,先到巴黎,后又定居伦敦,1852年至1861年经常为该报撰搞。
可见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并不因屡被驱逐所阻止,报纸名称实际上是他参加革命斗争的标志,用以说明“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说明“卓有成效”的还有“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沉痛的悼念
(1~2)
巨大的贡献
(3~7)
深远的影响
(8~9)
创立第一国际
理论贡献
实践功绩
创办革命刊物
剩 余 价 值 规 律
过 渡 (6)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许多领域独到发现
革命家 (7)
科学家(3~5)
马克思的科学观
31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殊运动规律
研究的领域很多,发现独到,不是浅尝辄止
不仅如此
递进
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即使一个, 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递进
从事历史科学的指导思想:科学是起推动作用的、
革命的力量(从事理论研究的目的:指导革命实践)
一生主要革命活动
革命业绩:宣传 组织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因果
科学家
理论家
革命家
实践家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递进
对比
最遭嫉恨
最受污蔑
各国政府:驱逐
资产者:诽谤、诅咒
(无论……或……都)
敌人
战友
尊敬、爱戴、悼念
敌人的恨和战友的爱形成鲜明对比,说明马克思的贡献巨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和崇高地位。
第八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沉痛的悼念
(1~2)
巨大的贡献
(3~7)
深远的影响
(8~9)
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忌恨 诬蔑 驱逐
敌 人
人 民
尊敬 爱戴 怀念
在悼文中,对逝者“功”与“德”的描述往往是最重要的部分,请总结马克思的主要“功德”
“功”
①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②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
③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④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⑤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在悼文中,对逝者“功”与“德”的描述往往是最重要的部分,请总结马克思的主要“功德”
“德”
①不在意敌人的诽谤与污蔑;
②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①发现了人类历
史的发展规律
②发现了现代资
本主义生产方
式及运动规律
③领域多,发现
独到,不浅尝
辄止


①两个“参加”(总)
②宣传(编报著书)
③组织(创立工人协会)




革命家
综合评价:巨大损失,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