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第1节 地球上的水(优生加练)
一、单选题
1.地球是名副其实的“水球”,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水占据了地球总水量的96%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大量利用的水资源就是海洋水
B.?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C.?目前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D.?生物体内的水没有参与水循环
2.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
B.?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
C.?破坏亚马逊雨林会造成⑤的减少
D.?图中②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
3.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此信息,下列有关该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纬度地区较多??????? B.?北纬40°附近最少??????
C.?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D.?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少
4.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最为活跃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B.?长江、黄河发源地区?????????????C.?新疆沙漠地区?????????????D.?南极冰川地区
5.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下列对该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降水会减少??????????????????????????????????????????????????
D.?可以调节库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
6.根据水循环的观念,下列判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字面含义正确的是( ??)
选项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A 正确 正确
B 正确 错误
C 错误 正确
D 错误 错误
7.下列关于陆地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陆地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浪费点没关系????????B.?冰川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
C.?陆地水中最多的是河水?????????????????????????????????????? ?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
8.下列属于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是( ??)
①冰川水 ②浅层地下水 ③深层地下水 ④江河水 ⑤湖泊水?? ⑥海水
A.?①②④????????????????????????????????B.?②④⑤????????????????????????????????C.?②④⑥????????????????????????????????D.?③④⑤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中有水的是( ??)
A.?拆封的薯片放几天后会变软????????????????????????????????B.?从冰箱中拿出的冷饮瓶表面出现水珠
C.?沸腾的热水壶口喷出白雾????????????????????????????????????D.?秋天的清晨草上形成露水
10.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某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于8月10日1时45分左右于浙江温岭登陆。在如图所示的水循环模式中最能代表台风登陆过程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③⑤
12.西溪湿地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湿地内生态资源丰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全市范围来看,该湿地的水循环比较活跃
B.?湿地内大量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
C.?湿地的水是其中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D.?湿地内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陆地咸水
13.如图水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海陆间水循环由环节①④⑤②完成
B.?环节②和③主要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
C.?环节③和④分别代表蒸发和水汽输送
D.?水循环中水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14.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于8月4日凌晨在我省玉环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后台风将北上穿越我省。台风和台风雨体现了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
A.?? 水汽输送? 降水??????????B.?降水? 水汽输送??????????????C.?蒸发?? 水汽输送??????????????D.?水汽?? 输送蒸发
15.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被利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和降水?????B.?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
C.?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降水量相等????????????????????????????? ?D.?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16.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冰川水和地下水??????????????????????????????????????????????????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和湖泊水
17.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B.?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
C.?对亚马逊雨林的破坏会造成⑤的增加??????????????????D.?植树造林会造成⑥的增加
18.2020年5月,某市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以缓解该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该工程通过管道,将该市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B.?地表径流??????????????????????????????C.?海水蒸发??????????????????????????????D.?水汽输送
19.2020年夏天,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我们可以利用冰块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20.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所示,该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和Z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降水??????????????????????B.?X是蒸腾,Y是径流,Z是降水
C.?X是水汽输送,Y是蒸发,Z是凝固??????????????????????D.?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凝结
21.读图,其中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夏秋多、冬春少????? B.?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C.?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 D.?季节和地区分布较合理
22.我国北方缺水严重的原因是(??? )
A.?北方地区属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B.?北方地区河流污染非常严重
C.?北方地区水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D.?北方地区河湖水严重缺乏
二、填空题
23.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水循环的动力是________。
(2)上述B环节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________。
24.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
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年人均水量图
资料二: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人均水量(m3/年)
极度缺水 <500
重度缺水 500~1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轻度缺水 1700~3000
资料三:四城气温和降水量图
(1)资料一和资料二是我国部分省市年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从空间上看我国水源分布有南多北少的特点,极度缺水的省市有________。
(2)资料三表示了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能代表北京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5.如图是各大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大洋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________,亚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________。
(2)该图说明水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最缺乏的是________。
(3)此图说明水循环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是________。
(4)该图说明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________的。
26.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设立海洋日是呼吁全人类共同关注、保护海洋。海洋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________,但海水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用于灌溉,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
27.如图是水循环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表示的环节:
①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3)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________和地球引力。
(4)根据水循环原理,说说如果某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能是什么?________
28.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图中________ (填类型)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地得到补充。
(3)水循环连续进行的最主要的动力是________。
(4)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__________。
A.地表径流 B.蒸发和降水 C.地下径流 D.下渗和蒸腾
29.???????????
(1)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其中序号①表示的环节是________。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引至华北地区)已于 2014 年 12 月正式完成,这主要是通过改变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填序号),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30.海绵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建设追求的目标。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台州虽然人口密集,但用水相对充足,这是因为水循环中的主要环节________(填名称)能够为陆地补充淡水资源。?
(2)增加雨水的下渗是提高城市“弹性”的重要手段。如图是植被护坡实验的示意图,A、B为两个坡面,其中在B坡面上植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可观察到________坡面上水的流速大、流入引水沟的水量多。?
(3)根据以上信息,请提出一条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建议:________。
31.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开头两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当于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奔流到海不复回”相当于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水循环形成的主要外因是地球引力和________。
32.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气态”,下同)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
三、解答题
33.怎样证明植物和动物体内有水?
34.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读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缺水程度 人均水量/m3?年-1
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700
重度缺水 500~1000
极度缺水 <500
????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_____??B.蒸发?? C.水汽输送 ???D.植物蒸腾 ???E.地表径流? ??F.地下径流
(2)“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
(3)从水循环的角度理解,“百川东到海”体现的是???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4)台州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50 m3?年-1 , 上表资料显示,台州属于________缺水城市。
35.如图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框图中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各个环节的名称。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请举例具体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解析:根据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水循环的知识判断。
A.海洋水占据了地球总水量的96%以上,而我们可以大量利用的水资源就是淡水,而不是海水,故A错误;
B.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故B错误;
C.目前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故C正确;?
D.生物体内的水照样参与水循环,故D错误。
故选C。
2. C
解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水在地球的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A、南水北调影响的是地表径流,即③;故A错误;
B、人工降雨会影响水汽输送的分布,即①;故B错误;
C、破坏雨林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少,即⑤;故C正确;
D、图中②表示的是降水;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 D
解析:条形图越高,说明人均水量越大;条形图越低,说明人均水量越少,据此分析判断。
A.根据图片可知,低纬度地区的条形图都比较高,即低纬度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较多,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北纬40°时条形图的高度最小,因此北纬40°附近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少,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图像可知,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图片可知,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着纬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 A
解析:水循环活跃的地方肯定水源丰富,据此分析判断,
A.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入海口,海水不断注入海洋,而且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经常下雨,海陆循环比较活跃,故A正确;
B.长江黄河发源地区是在青藏高原上,降水稀少,只有在夏季融水量才会增多,故B错误;
C.新疆沙漠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温差大,距海洋远,水循环十分缓慢,故C错误;
D.南极的冰川水更新达上千年,而且南极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故D错误。
故选A。
5. C
解析:根据水循环的知识分析判断。
A.库区下渗加强,那么水库里的水会进入地下水,从而使周边地下水位上升,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库区建成后,水库里的水会大量进入空气,从而形成降雨,因此降水会增加,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可以调节库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6. B
解析: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据此分析判断。
“黄河之水天上来”,其实就是描述的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因此是正确的;“而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的是水一旦流入大海就不会再回来了,其实海水可以通过蒸发形成?云,云在风的作用下向内地进行水汽输送,最后形成降雨,这样水就回到了内陆,因此是错误的。
故选B。
7. D
解析:根据陆地水的知识分析判断。
A.陆地水只占地球水体资源的很小一部分,储量是否有限,故A错误;
B.冰川和地下水属于陆地水,故B错误;
C.陆地水中最多的是冰川水,故C错误;
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故D正确。
故选D。
8. B
解析: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的知识判断。
冰川水主要集中在两极地区,深层地下水开采难度很大,海水不能直接利用,故①③⑥几乎不能被人类利用;浅层地下水、江河水和湖泊水,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故②④⑤正确。
故选B。
9. C
解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原理,哪个与大气中有水无关,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A.拆封的薯片放几天后会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故A不合题意;?
B.从冰箱中拿出的冷饮瓶表面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瓶子表面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B不合题意;?
C.沸腾的热水壶口喷出白雾,这是水壶里的水受热后汽化而成的水蒸气,然后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不能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故C符合题意;?
D.秋天的清晨草上形成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0. D
解析:根据有关水的知识分析判断。
①生物体需要水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只有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故①正确;?
②生物体的60%-90%都是水分,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故②正确;?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故③正确;?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故④正确。
那么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故选D。
11. B
解析:水循环包括: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海陆间循环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据此分析判断。
图中的①⑦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⑥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⑤是地下径流,台风来自海洋,通过水汽输送到达陆地,形成降水,因此最能代表台风登陆过程的是水汽输送和将水,即②③。
故选B。
12. D
解析: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水中含有大量盐分,味道又咸又苦的就是咸水(通常叫盐水)。
A、湿地中植物覆盖率高,水循环会比较活跃;故A正确;
B、植物参与水循环主要是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大气中的水汽;故B正确;
C、水是生物生存的最基本物质之一;故C正确;
D、湿地内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陆地淡水;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3. B
解析: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全球性的水循环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这三者构成的水循环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A、海陆间循环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A不符合题意;
B、环节②降水和③蒸发主要发生在大气的对流层,B符合题意;
C、环节③和④分别代表蒸发和降水,C不符合题意;
D:水循环中包括蒸发和降水,故水的状态有气态和液态,水的物理性质已经发生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 A
解析: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①自然界中,江、河、湖、海以及陆地和植物中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冬天,地面上的雪、冰有时以升华的方式变为水蒸气)变为大量的水蒸气;
②大量水蒸气上升,在空中迁移,若气温降低,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或凝华,在高空形成云(水滴或冰晶);
③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当重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小冰晶又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④这些降水渗漏为地下水,迁移或流到海洋及植物中,又以江、河、湖、海以及陆地和植物中的水存在于自然界中,到此完成水的整个循环过程.水循环是的指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不分昼夜的循环流转。
台风是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会给大陆带来狂风暴雨.因此台风是属于水汽输送这个环节, 台风雨体现了水循环的环节是降水,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5. B
解析:1、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2、水循环使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海洋水可以通过海陆间的循环转化为湖泊河流水;
3、某一地区,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与同期的蒸发量和径流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之和;
4、人类利用最多的是淡水资源包括湖泊河流淡水,浅层地下水。
A: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和降水。还有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A错误;
B:海洋水可以通过水循环转化为湖泊水。描述正确,B正确;
C:地表径流水量一定与降水量相等,还有部分水蒸发掉和下渗成地下径流的一部分,C错误;
D: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海洋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D错误。
故选B
16. B
解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它是由江河及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
由分析可知,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7. D
解析:1、目前人类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来影响水循环;
2、人工降雨是将空气中的水汽人工干预的方式降落到地面的一种方式;
3、植物的蒸腾作用也是水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4、植被覆盖良好的地区有利于水的涵养与储存,有利于水的下渗。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①是水汽输送,与南水北调无关,A错误;
B: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人工降雨主要改变了空气中水汽的时空分布,B错误;
C:对亚马逊雨林的破坏会造成⑤的增加。⑤是蒸腾作用,破坏植被蒸腾作用将减弱,C错误;
D:植树造林会造成⑥的增加。⑥是下渗植被覆盖良好的地区下渗增加,D正确。
故选D
18. B
解析:径流是指降雨及冰雪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径流有不同的类型,按水流来源可有降雨径流和融水径流;按流动方式可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地表径流指沿地表向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汇集的水流;地下径流指沿潜水层或隔水层间的含水层,向河流、湖泊、沼泽、海洋等汇集的地下水水流。
该工程通过管道,将该市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而该工程的水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到达该工程预计的地方,符合地表径流特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 A
解析:1、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目前人类活动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有较大的影响;
2、地球水体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陆地水中以冰川水比例最大;
3、人工降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
4、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有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一般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季多冬季少。
A: ?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长江三峡放水主要影响地表径流,说法正确,A正确;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应该是冰川水,B错误;
C:我们可以利用冰块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局部干旱问题。不能用冰块,可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错误;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应该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D错误。
故选A
20. A
解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结合图片分析判断即可。
根据图片可知,X为蒸发,Y为水汽输送、Z是降水,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21. D
解析:由图一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如图二所示,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22. C
解析:北方耕地约占全国的60%,而水资源不足20%,水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现状。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二、填空题
23. (1)太阳辐射
(2)蒸发
解析: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
①自然界中,江、河、湖、海以及陆地和植物中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冬天,地面上的雪、冰有时以升华的方式变为水蒸气)变为大量的水蒸气;
②大量水蒸气上升,在空中迁移,若气温降低,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或凝华,在高空形成云(水滴或冰晶);
③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当重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小冰晶又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④这些降水渗漏为地下水,迁移或流到海洋及植物中,又以江、河、湖、海以及陆地和植物中的水存在于自然界中,到此完成水的整个循环过程.水循环是的指水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不分昼夜的循环流转。
(1)蒸发和水汽输送环节,其能量是来自太阳辐射能,因此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2)上述B环节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蒸发。
故答案为:(1)太阳辐射(2)蒸发
24. (1)河北、北京 (2)B
解析:(1)条形图的高度越小,人均水量越少,据此分析解答;
(2)根据北京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分析判断即可。
(1)根据表格和图像可知,河北和北京两地,年人均水量都在500m3以下,属于极度缺水的省市;
(2)北京地区,1月份气温大约在-10℃左右,7月份气温大约在30℃左右,且夏季降水量大,几乎占全年降水的绝大部分,因此能代表北京的是B。
25. (1)2千立方千米;13千立方千米
(2)亚洲;大洋洲
(3)亚洲
(4)不均衡
解析:(1)根据条形图分析解答;
(2)柱形图越高,说明年平均降水量越多;柱形图越低,说明年平均净水量越少。
(3)水循环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全年降水量肯定最大,据此分析解答;
(4)根据图像分析全球的水资源是否分布均衡即可。
(1)大洋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2千立方千米,亚洲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13立方千米。
(2)条形图中最高的是亚洲,最低的是大洋洲,那么水资源最丰富的是亚洲,最缺乏的是大洋洲。
(3)亚洲的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因此水循环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是亚洲。
(4)该图说明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26. 96.5%;盐类物质
解析:根据地球上水体分布的知识和海水的组成解答即可。
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设立海洋日是呼吁全人类共同关注、保护海洋。海洋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96.5%,但海水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用于灌溉,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
27. (1)降水;水汽输送;蒸腾;地表径流
(2)D
(3)太阳辐射
(4)植被破坏
解析:水的循环过程实际就是水不断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结合水的物态变化进行解答。
(1)①降水;③水汽输送;④蒸腾;⑤地表径流。
(2)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蒸发变成水蒸气返回大气,一部分下渗到土壤成为地下水,其余的水沿着斜坡形成漫流,通过冲沟,溪涧,注入河流,汇入海洋。这种水流称为地表径流,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D符合题意。
(3)水循环中的蒸发和水汽输送环节,其能量是来自太阳辐射能,而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环节,其能量主要是来自重力能。
(4)水循环中地表径流是重要的环节,若是植被遭到破坏势必对地区降水造成影响。
故答案为:(1)降水;水汽输送;蒸腾;地表径流(2)D(3)太阳辐射(4)植被破坏
28. (1)蒸腾;地表径流
(2)海陆间循环
(3)太阳辐射
(4)B
解析:形成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其为水循环提供了水的物理状态变化和运动能量: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形态容易相互转化的特性。水循环还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形式。
(1)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④蒸腾;⑤地表径流。
(2)水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海陆间循环又称水的大循环。
(3)蒸发和水汽输送环节,其能量是来自太阳辐射能,故水循环连续进行的最主要的动力是太阳辐射。
(4)不同的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如图所示:?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蒸腾;地表径流(2)海陆间循环(3)太阳辐射(4)B
29. (1)水汽输送
(2)⑤
解析:1、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2、目前人类一般通过改变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来改变水循环。
(1)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其中序号①表示的环节是水汽输送;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引至华北地区)已于 2014 年 12 月正式完成,这主要是通过改变循环中的地表径流⑤,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故答案为:(1)水汽输送 (2) ⑤
30. (1)水汽输送
(2)A
(3)增加绿化面积;植树种林;城市有序发展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海陆间的循环能不断的补充淡水,主要是水循环环节中的水汽输送为陆地补充淡水;
2、植被能保水储水的功能,植被覆盖良好的地区对水的涵养能力好;
3、根据海绵城市的定义可提出有效建议。
(1)台州虽然人口密集,但用水相对充足,这是因为水循环中的主要环节水汽输送能够为陆地补充淡水资源;
(2)增加雨水的下渗是提高城市“弹性”的重要手段。如图是植被护坡实验的示意图,A、B为两个坡面,其中在B坡面上植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的水量、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因为植被对水有保水作用,A坡无植被,所以A坡面的水的流速大、流入引水沟的水量多;
(3)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建议:增加绿化面积;植树种林;城市有序发展等。
故答案为:(1)水汽输送? (2)A? (3)增加绿化面积;植树种林;城市有序发展等
31. 降水;地表径流(或径流);太阳辐射
解析: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循环的动力内因是水在三态之间的转化,外因有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根据李白诗中的含义可以从水循环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开头两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当于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奔流到海不复回”相当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或径流)环节。水循环形成的主要外因是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
故答案为:降水;地表径流(或径流);太阳辐射
32. 液态;固态;气态
解析:自然界中的水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种:液态的水、固体的冰和气态的水蒸气,据此解答。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固态的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三、解答题
33. 把植物放进望料袋,系好,置于太阳照射下,不久塑料袋上就会有水滴或者水雾出现取动物组织一块,放在小托盘里,托盘下放酒精灯之类的加热,上面放一个钟罩,也会有水雾产生
解析:将动植物放在太阳地下,由于太阳的照射,它们体内的水分就会蒸发出来;如果能够用容器收集起来,看到上面产生水珠,就说明动植物体内都有水,据此解答。
把植物放进望料袋,系好,置于太阳照射下,不久塑料袋上就会有水滴或者水雾出现;
取动物组织一块,放在小托盘里,托盘下放酒精灯之类的加热,上面放一个钟罩,也会有水雾产生。
34. (1)降水 (2)南多北少 (3)C (4)中度
解析:水循环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1)A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
(2) “南水北调”说明我国的水资源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是南方丰富,北方缺少,即男多北少。
(3) “百川东到海 ”中“川”是指山川,在陆地上,“海”则是指海洋,体现的是海陆间循环。
(4)?由题目表格可知,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650 m3?年-1 的台州属于中度缺水城市。
故答案为:(1)降水;(2)南多北少;(3)C;(4)中度
35. (1)A:水汽蒸发;B:水汽输送;C:陆地降水;D:下渗作用;E:地表径流
(2)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调)。
解析:(1)结合水循环的过程进行回答,水循环过程如上图:
(2)首先要想到目前人类对水资源利用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等,然后思考这些措施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属于何种环节,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1)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种循环形式。广阔的海洋表面的水经过水汽蒸发(A)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通过水汽输送(B)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陆地上的降水(C),降落到地面上的水,一部分通过下渗作用(D)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一部分沿着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E),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完成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2)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水汽的蒸发、凝结、输送等环节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表径流输送,在局部地区可以采用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等方法施加某些影响。
故答案为:(1)A:水汽蒸发;B:水汽输送;C:陆地降水;D:下渗作用;E:地表径流
(2)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调)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