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大炉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1)
一、选择题
1.(2015八上·灵武期末)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
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
C.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
D.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
2.(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关于内能及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带了电荷的是( )
A.靠近带负电的泡沫小球相吸引
B.靠近不带电的泡沫小球相吸引
C.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小球相排斥
D.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使箔片张开
4.(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L2两灯泡串联
B.通过L1灯的电流大于L2灯的电流
C.L1、L2两灯泡并联
D.若L1灯丝烧断,L2灯仍能正常发光
5.(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关于电流、电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B.一段导体两端有电压,就会有电流通过
C.电压是使导体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D.教室里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六盏灯,这六盏灯是串联的
6.(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9V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3V,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 )
A.3V B.6V C.4.5V D.9V
7.(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如果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导体两端的电压 B.导体的材料
C.导体的横截面积 D.导体的长度
8.(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欧姆定律表明( )
A.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导体两端的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
C.导体电阻大小是由电流和电压决定的
D.导体电阻大小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9.(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或零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B.长期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为避免烧断保险丝,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C.常用湿抹布擦拭亮着的台灯灯泡,使其保持干净
D.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应将其外壳接在零线上
10.(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如图四个用电器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电饭锅 B. 电熨斗
C. 电风扇 D. 电水壶
11.(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如图所示,用来研究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12.(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对于远距离输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距离输电输送的是直流电
B.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损失
C.高压线路上的电压可以随意升高
D.输电线上的电阻越大,则电能损失越小
二、填空题
13.(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 .
14.(2016九下·汶上开学考)大型载重汽车下坡时间较长时,为防止刹车片过热造成刹车失灵,要向刹车片和轮胎喷水降温.刹车片过热是通过 方式增加内能的;水喷到刹车片上时,看到热气腾腾,是利用水的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过程吸热,来降低刹车片的温度.
15.(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手机通话时的电流约为300mA= A.
16.(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甲、乙两个导体,电阻之比为2:5,并联后接入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若串联后接入电路,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
三、计算题
17.(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电热水壶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家用电器,如图所示的是某型号电热水壶,铭牌上标注额定功率是1760W,额定电压是220V,现壶中装有1.5kg温度为20℃的水.求:
(1)将该电热水壶接入220V的家庭电路中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是多大?
(2)若加热时间是6min,加热过程中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解:
A、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B、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符合题意;
C、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液化放热,故C符合题意;
D、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变成的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2.【答案】A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热机
【解析】【解答】解:A、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正确;
B、在状态、质量不确定的情况下,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
C、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物体的温度变化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均无关;故C错误;
D、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内能是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总和.其影响因素包括:①材料(分子种类);②温度(分子动能);③状态、体积(分子势能);④质量(分子数量).(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4)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答案】A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解:A、靠近带负电的泡沫小球相吸引,说明该物体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符合题意;
B、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靠近不带电的泡沫小球相吸引,即说明物体一定带电,故B不符合题意;
C、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小球相排斥,即说明该物体一定也带有正电荷,故C不符合题意;
D、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球使箔片张开,即说明了该物体一定带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即两个小球相斥,一定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若两个小球相吸,有两种可能,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4.【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解析】【解答】解:A、由图示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两灯泡首尾顺次连接,它们是串联的,故A正确,C错误;
B、两灯泡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故B错误;
D、两灯泡串联,若L1灯丝烧断,电路断路,L2灯不能正常发光,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电路元件首尾顺次连接的连接方式是串联,串联的各电路元件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
5.【答案】C
【知识点】电流的方向;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压和电压的单位换算
【解析】【解答】解:A、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A说法错误;
B、一段导体两端有电压,不一定就有电流通过,电路必须还要是通路才行,故B说法错误;
C、电压是使导体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故C说法正确;
D、教室里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六盏灯,这六盏灯是串联的,灯与灯之间可并联,但要与开关串联,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1)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2)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3)灯与灯之间可并联,但要与开关串联.
6.【答案】B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解:因为L1与L2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并且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U﹣U2=9V﹣3V=6V.
故选B.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的特点即可求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
7.【答案】A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与电压、电流等外界因素无关.
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判断,B、C、D都影响电阻,A不影响.
故选A.
【分析】根据课本的有关电阻决定因素的基础知识可知,导体的电阻大小由四个因素有关: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将决定因素与选择项对应,即可确定答案.
8.【答案】A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由欧姆定律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A正确;
B.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是由电源本身决定的,与电阻、电流无关,故B错误;
C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由R= 可知,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故CD错误.
故选A.
【分析】(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是由电源本身决定的;(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其大小等于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9.【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故A正确;
B、保险丝采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在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源.铜的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不能自动切断电源,起不到保险的作用,故B错误;
C、水是导体,用抹布擦拭亮着的台灯灯泡,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C错误;
D、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通过三角插头接地,以防用电器外壳带电,会危及人身安全,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2)保险丝采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在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源;(3)水是导体,潮湿的手接触用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4)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脚插头,其中较长的脚与该用电器的外壳相连,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10.【答案】C
【知识点】电功及电功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ABD.电饭锅、电熨斗、电水壶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故ABD不符合题意;
C.电风扇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电流做功的过程,也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结合用电器的功能进行答题.
11.【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铁的其他应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解:A、是奥斯特实验,小磁针发针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故不符合题意;
B、开关闭合后,在外力作用下使导体左右移动,切割磁感应线,则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符合题意.
C、开关闭合后,电路中有电流,通电导体或线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运动,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即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故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装置是用于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强弱关系的实验装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发电机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发电机的原理图中没电源,有电源的实验装置图不是发电机.
12.【答案】B
【知识点】电能的输送
【解析】【解答】解:A、远距离输电来自发电发站,是交流发电机发出的,所以远距离输电输送的是交流电,故A错误;
B、根据P=UI知,高压输电电压高,电流小,根据P损=I2R可知,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损失,故B正确.
C、高压输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电压不可以随意升高.故C错误;
D、根据P损=I2R可知,输电线上的电阻越大,则电能损失越大,故D错误.故选B.
【分析】根据P=UI知,输送电功率一定,输电电压越大,输电电流越小,根据P损=I2R可判断输电线上电能的损失.在高压输电中,电压是不可以随意升高的,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感抗、容抗等.
13.【答案】固液共存;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解:由图象知,乙在整个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是非晶体;
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甲是晶体,熔点为48℃;
从第4min到第8min处于熔化过程,是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固液共存;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
【分析】(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掌握晶体在不同阶段的状态: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处于液态.
14.【答案】做功;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解:刹车片过热是通过做功方式增加内能的;水喷到刹车片上时,看到热气腾腾,是利用水的汽化过程吸热,来降低刹车片的温度.
故答案为:做功;汽化.
【分析】(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二者改变内能是等效的.(2)物体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15.【答案】不高于36V;0.3
【知识点】电流的大小;电压和电压的单位换算
【解析】【解答】解: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经验表明,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因为1A=1000mA,
所以300mA=300×10﹣3A=0.3A.
故答案为:不高于36V;0.3.
【分析】了解人体的安全电压,知道电流的单位换算关系:1A=1000mA,可做出解答.
16.【答案】5:2;2:5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电阻并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1:1,由I= 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R2:R1=5:2;(2)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两电阻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1:1,由U=IR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R1:R2=2:5.
故答案为:5:2;2:5.
【分析】(1)两电阻并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2)两电阻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17.【答案】(1)解:将该电热水壶接入220V的家庭电路中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
I= = =8A
(2)解:加热6min消耗的电能:
W=Pt=1760W×6×60s=6.336×105J
(3)解: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则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 ℃)×1.5kg×(100℃﹣20℃)=5.04×105J
【知识点】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解析】【分析】(1)额定电压下用电器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根据P=UI求出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2)根据W=Pt求出加热6min消耗的电能;(3)知道水的质量和初温、末温(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以及比热容,根据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1 / 1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大炉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1)
一、选择题
1.(2015八上·灵武期末)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
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
C.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
D.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
【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解答】解:
A、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B、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符合题意;
C、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现象,液化放热,故C符合题意;
D、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变成的固态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2.(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关于内能及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A
【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热机
【解析】【解答】解:A、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正确;
B、在状态、质量不确定的情况下,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
C、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物体的温度变化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均无关;故C错误;
D、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内能是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的总和.其影响因素包括:①材料(分子种类);②温度(分子动能);③状态、体积(分子势能);④质量(分子数量).(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4)热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带了电荷的是( )
A.靠近带负电的泡沫小球相吸引
B.靠近不带电的泡沫小球相吸引
C.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小球相排斥
D.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使箔片张开
【答案】A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解析】【解答】解:A、靠近带负电的泡沫小球相吸引,说明该物体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A符合题意;
B、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靠近不带电的泡沫小球相吸引,即说明物体一定带电,故B不符合题意;
C、靠近带正电的泡沫小球相排斥,即说明该物体一定也带有正电荷,故C不符合题意;
D、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球使箔片张开,即说明了该物体一定带电,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即两个小球相斥,一定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若两个小球相吸,有两种可能,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4.(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L2两灯泡串联
B.通过L1灯的电流大于L2灯的电流
C.L1、L2两灯泡并联
D.若L1灯丝烧断,L2灯仍能正常发光
【答案】A
【知识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解析】【解答】解:A、由图示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两灯泡首尾顺次连接,它们是串联的,故A正确,C错误;
B、两灯泡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故B错误;
D、两灯泡串联,若L1灯丝烧断,电路断路,L2灯不能正常发光,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电路元件首尾顺次连接的连接方式是串联,串联的各电路元件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
5.(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关于电流、电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B.一段导体两端有电压,就会有电流通过
C.电压是使导体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D.教室里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六盏灯,这六盏灯是串联的
【答案】C
【知识点】电流的方向;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压和电压的单位换算
【解析】【解答】解:A、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A说法错误;
B、一段导体两端有电压,不一定就有电流通过,电路必须还要是通路才行,故B说法错误;
C、电压是使导体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故C说法正确;
D、教室里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六盏灯,这六盏灯是串联的,灯与灯之间可并联,但要与开关串联,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1)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2)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3)灯与灯之间可并联,但要与开关串联.
6.(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9V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3V,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 )
A.3V B.6V C.4.5V D.9V
【答案】B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解析】【解答】解:因为L1与L2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并且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U﹣U2=9V﹣3V=6V.
故选B.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的特点即可求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
7.(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如果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导体两端的电压 B.导体的材料
C.导体的横截面积 D.导体的长度
【答案】A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与电压、电流等外界因素无关.
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判断,B、C、D都影响电阻,A不影响.
故选A.
【分析】根据课本的有关电阻决定因素的基础知识可知,导体的电阻大小由四个因素有关: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将决定因素与选择项对应,即可确定答案.
8.(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欧姆定律表明( )
A.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导体两端的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跟电阻成反比
C.导体电阻大小是由电流和电压决定的
D.导体电阻大小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答案】A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由欧姆定律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A正确;
B.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是由电源本身决定的,与电阻、电流无关,故B错误;
C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由R= 可知,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故CD错误.
故选A.
【分析】(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是由电源本身决定的;(3)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其大小等于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9.(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或零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B.长期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为避免烧断保险丝,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C.常用湿抹布擦拭亮着的台灯灯泡,使其保持干净
D.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应将其外壳接在零线上
【答案】A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故A正确;
B、保险丝采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在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源.铜的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不能自动切断电源,起不到保险的作用,故B错误;
C、水是导体,用抹布擦拭亮着的台灯灯泡,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C错误;
D、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一定要通过三角插头接地,以防用电器外壳带电,会危及人身安全,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2)保险丝采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在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源;(3)水是导体,潮湿的手接触用电器,容易发生触电事故;(4)大功率或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脚插头,其中较长的脚与该用电器的外壳相连,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10.(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如图四个用电器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电饭锅 B. 电熨斗
C. 电风扇 D. 电水壶
【答案】C
【知识点】电功及电功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ABD.电饭锅、电熨斗、电水壶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故ABD不符合题意;
C.电风扇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电流做功的过程,也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结合用电器的功能进行答题.
11.(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如图所示,用来研究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铁的其他应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电磁感应
【解析】【解答】解:A、是奥斯特实验,小磁针发针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故不符合题意;
B、开关闭合后,在外力作用下使导体左右移动,切割磁感应线,则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符合题意.
C、开关闭合后,电路中有电流,通电导体或线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运动,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即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故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装置是用于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强弱关系的实验装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发电机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发电机的原理图中没电源,有电源的实验装置图不是发电机.
12.(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对于远距离输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距离输电输送的是直流电
B.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损失
C.高压线路上的电压可以随意升高
D.输电线上的电阻越大,则电能损失越小
【答案】B
【知识点】电能的输送
【解析】【解答】解:A、远距离输电来自发电发站,是交流发电机发出的,所以远距离输电输送的是交流电,故A错误;
B、根据P=UI知,高压输电电压高,电流小,根据P损=I2R可知,高压输电可以减少电能损失,故B正确.
C、高压输电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电压不可以随意升高.故C错误;
D、根据P损=I2R可知,输电线上的电阻越大,则电能损失越大,故D错误.故选B.
【分析】根据P=UI知,输送电功率一定,输电电压越大,输电电流越小,根据P损=I2R可判断输电线上电能的损失.在高压输电中,电压是不可以随意升高的,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感抗、容抗等.
二、填空题
13.(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 .
【答案】固液共存;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解:由图象知,乙在整个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是非晶体;
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甲是晶体,熔点为48℃;
从第4min到第8min处于熔化过程,是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固液共存;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
【分析】(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2)掌握晶体在不同阶段的状态: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处于液态.
14.(2016九下·汶上开学考)大型载重汽车下坡时间较长时,为防止刹车片过热造成刹车失灵,要向刹车片和轮胎喷水降温.刹车片过热是通过 方式增加内能的;水喷到刹车片上时,看到热气腾腾,是利用水的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过程吸热,来降低刹车片的温度.
【答案】做功;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解答】解:刹车片过热是通过做功方式增加内能的;水喷到刹车片上时,看到热气腾腾,是利用水的汽化过程吸热,来降低刹车片的温度.
故答案为:做功;汽化.
【分析】(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二者改变内能是等效的.(2)物体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15.(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手机通话时的电流约为300mA= A.
【答案】不高于36V;0.3
【知识点】电流的大小;电压和电压的单位换算
【解析】【解答】解: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经验表明,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因为1A=1000mA,
所以300mA=300×10﹣3A=0.3A.
故答案为:不高于36V;0.3.
【分析】了解人体的安全电压,知道电流的单位换算关系:1A=1000mA,可做出解答.
16.(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甲、乙两个导体,电阻之比为2:5,并联后接入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若串联后接入电路,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
【答案】5:2;2:5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1)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电阻并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1:1,由I= 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R2:R1=5:2;(2)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两电阻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1:1,由U=IR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R1:R2=2:5.
故答案为:5:2;2:5.
【分析】(1)两电阻并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2)两电阻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三、计算题
17.(2016九下·兰陵开学考)电热水壶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家用电器,如图所示的是某型号电热水壶,铭牌上标注额定功率是1760W,额定电压是220V,现壶中装有1.5kg温度为20℃的水.求:
(1)将该电热水壶接入220V的家庭电路中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是多大?
(2)若加热时间是6min,加热过程中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答案】(1)解:将该电热水壶接入220V的家庭电路中工作时,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
I= = =8A
(2)解:加热6min消耗的电能:
W=Pt=1760W×6×60s=6.336×105J
(3)解: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则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 ℃)×1.5kg×(100℃﹣20℃)=5.04×105J
【知识点】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解析】【分析】(1)额定电压下用电器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根据P=UI求出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2)根据W=Pt求出加热6min消耗的电能;(3)知道水的质量和初温、末温(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以及比热容,根据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