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7 整理与提高 数学广场(数苹果)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7 整理与提高 数学广场(数苹果)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06 07:4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苹果
【教学目标】
通过数苹果的活动初步体会有规律的计数策略能提高计数效率及准确性;
通过数线段的活动,学生的有序思考方法得到提高,深刻体会有序的思考能避免计数的重复和遗漏;
通过数三角形的活动,发现规律,能根据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分类后再计数,体会分类整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学习活动和游戏,体会团队合作的优势,并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用不同的计数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并能选择最优的计数策略和方法计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色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喜欢吃水果吗?(喜欢)
师:小熊也喜欢,他在苹果园里摘了许多苹果,可一共有几个呢?你们愿意帮他数一数吗?(愿意)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数苹果》(揭示课题,并板书)
合作探究
(一)数苹果
出示主题图
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内容板书)
师问:1、小朋友们想出了那么多方法,都得到了正确的结果,不管怎么数,都有诀窍,你能说出来吗?
师生小结:计数时要按一定的规律去数,这样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板书:找规律、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2、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3、一个一个或两个两个数也很准确,为什么不选这个方法?(又烦又容易出错)
(二)数线段
出示线段图:
解1:
由一条线段组成的有:AB、BC、CD(共3条)
由两条线段组成的有:AC、BD(共2条)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有:AD(共1条)
合计:3+2+1=6(条)
解2:
从A点出发的线段有:AB、AC、AD(共3条)
从B点出发的线段有:BC、BD(共2条)
从C点出发的线段有:CD(共1条)
合计:3+2+1=6(条)
师生小结:计数前可先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再按一定的规律有序地数,这样才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练一练:
出示:
(三)数三角形
出示主题图
解1:
将正三角形按边长分为1cm、2cm、3cm、4cm四类,再把他们分成向上和向下的两种三角形,然后来数。
解2:
将正三角形按边长分为1cm、2cm、3cm、4cm四类,再一行一行地数。
练一练:填空
1、边长为1cm的正三角形有( )个。
2、边长为2cm的正三角形有( )个。
3、向上的正三角形有( )个。
师问:你们怎么回答得那么快呢?(借助表格,我们能够很快得到需要的数据)
师问:如何才能一个不漏地把三角形数出来?
师小结: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有规律地数,计数时可借助列表等方式简单地进行记录再计算,能帮助我们数得更准确。
*三、拓展练习(机动练习)
数一数图中共有几个正方形?怎么考虑呢?
四、总结
师问:计数时要注意什么?
师说:送你们一句话: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能做好那件事——毛泽东 ,希望小朋友们能将今天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有条不紊。
【板书设计】
数苹果
找规律、有序 不重复、不遗漏
分类
50×1=50(个)
25×2=50(个)
10×5=50(个)
5×10=50(个)
(1+3+5+7+9)×2=50(个)
(2+4+6+8)×2+10=50(个)
2×25=50(个)
5×5×2=50(个)
一条线段:3条
两条线段:2条
三条线段:1条
合计:3+2+1=6(条)
从A点出发:3条
从B点出发:2条
从C点出发:1条
合计:3+2+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