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通过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整数比较方法和简单分数比较方法的知识以及会认读小数,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谈话:小明和小亮都想参加学校举行跳绳比赛和数学竞赛,你会怎样选?
(1)小明每分钟跳绳150下,小亮每分钟跳绳99下。
(2)老师出了一些数学题,小亮做对了题目的 ,小明做对了题目的 。
两种比赛各选谁?你是怎样比较的?
2、谈生活中比较“小数”大小的情形。
(1)学生举例。
(2)教师举例 “演讲比赛”、“体育比赛”的情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小数的大小。(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课
(一)出示“小明全家乘公交车付费统计图(1)”
谈话:你们坐过公交车吧?老师带来了一张表格,这是小明全家乘坐“上车1元”的公交车的刷卡情况。
1、指导学生看图,理解图意
小明刷“学生卡”付费0.5元,妈妈刷“园丁卡”付费0.7元。
2、引导学生提问题:“小明和妈妈谁付的钱多?”
指出:其实是比0.5和0.7的大小
板书:0.5和0.7,问:怎样比呢?
3、学生独立思考比较方法
4、汇报交流
(1)0.5元等于5角,0.7元等于7角,5角小于7角,0.5元小于0.7元。
(2)0.5= 0.7= < ,0.5<0.7
指出:以上两种方法很好,都是利用转化思想,把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
(3)先比较整数部分都是0,再比较小数部分,因为7大于5,所以0.7大于0.5。
老师演示:把一张纸折成大小相等的10份, 通过比较7份多于5份,得出0.7大于0.5。
5、电脑动画显示:爸爸付“0.8元”。
问: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1)小明和爸爸,谁付的钱多?(板书:0.5和0.7)
(2)妈妈和爸爸,谁付的钱多?(板书:0.7和0.8)
怎样比较?
学生思考、交流。
阶段性小结:以上比较的小数整数部分都是0,遇到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怎么办?
(二)出示“小明全家乘公交车付费统计图(2)”
小明全家又换乘了“上车2元”的公交车,刷卡情况如下:
小明刷卡0.5元,爸爸刷卡1.6元。
1、师问: “爸爸和小明,谁付费多?”
板书:0.5 和 1.6
2、学生独立思考
3、汇报交流:
(1)化成5角和1元6角进行比较,5角小于1元6角,所以0.5小于1.6
(2)整数部分0小于1,所以0.5小于1.6
课件直观演示:把一个图形(以长方形为例),平均分成10份,涂了5份,这就是0.5,1.6表示涂了一个长方形,又涂了一个长方形10份中的6份。只比较整数部分0和 1,就知道小数0.5小于1.6。方法正确。
(3)借助数轴比较
4、妈妈刷卡付的钱“比0.5元多,比1.6元少”,是多少元?
(1)学生写答案
(2)挑学生汇报
指导学生有序思考:
整数部分是0时,小数部分是6、7、8、9;整数部分是1时,小数部分是0、1、2、3、4、5。
课件去掉遮挡显示妈妈付了1.4元。
(三)归纳比较一位小数方法
整数部分不同时,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三、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1、看图先写出小数,再比较大小
课件出示人民币图、丝带图。
怎样比的?
2、比较小数的大小。(采用“开火车”的形式)
3、看数字卡片“比大小”游戏(电脑动态出示)
(1)不翻看数字卡片,谁大?。
(2)老师翻转数字卡片,看谁先比出大小。
4、摆数字卡片游戏。
第一轮:男女生各2人,每人1张,组成一位小数,大的获胜。
第二轮:男女生各3人,每人1张,组成一位小数,大的获胜。
第三轮:男女生各3人,每人1张,组成一位小数,小的获胜。
5、解决问题。
解决情境引入时提出的“演讲比赛谁是第一名?”的问题 。
四、总结回顾,提升认识
鼓励学生应用今天的知识解决更多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
5小于7
0. 5 < 0. 7 0. 5 < 1. 6
相同 0小于1
0 . 5 < 0. 8
0. 7 < 0. 8
1. 4 < 1. 6
教学反思:
从现实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认识到今天学的小数比较,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存在,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学好数学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对于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学习,生活中比较小数的数学问题最后得以解决,学生又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这门学科。
将新知的学习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这样建立起的知识,才是活生生的,真正被学生所理解的知识。在学习一位小数比较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利用转化的思想,变成了以往所学的整数和分数的比较,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创设民主、和谐、合作的课堂学习氛围,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而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