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5 21:4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五四新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21年4月4日,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埃及文明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
A.甲骨文
B.《汉谟拉比法典》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
2.“(它)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材料中的“它”(  )
A.是用象形文字刻写而成
B.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体现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3.近日印度新冠疫情失控,不断有生命凋零,有人感慨“净土莲花,一花一佛一世界?,牟尼珠献,三摩三藐三菩提。”该“感慨”中涉及的宗教是(  )
A.佛教
B.儒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4.《梨俱吠陀》诗:“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首诗(  )
A.证明了人类如何产生
B.反映了种姓制度的等级性
C.描述佛教的等级制度
D.阐释了伊斯兰教的顺从性
5.文物古迹是古代文明的见证。《汉谟拉比法典》见证了下列哪一地区的文明成就(  )
A.古代埃及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6.如图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所在的文明古国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罗马
二.填空题
7.古印度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第二等级是 
 。
8.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其创始人是 
 。
9.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0.《 
 》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三.辨析题
11.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多瑙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
判断: 
 改正: 
 
12.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亚洲文明的鼎盛时期。
判断: 
 ;改正: 
 。
13.《查士丁尼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判断: 
 ;改正 
 。
14.出生于王公贵族的乔达摩?悉达多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中属于婆罗门。
判断: 
 ;改正: 
 。
15.公元前3100年左右,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初步统一,虽然几经分裂与外族入侵,但文明一直延续至今。
判断: 
 改错: 
 
四.材料题
16.阅读图片和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以前,共有96座,是一种方锥形建筑物,大部分位于开罗西南吉萨高原的沙漠中,是世界公认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古埃及金字塔内有甬道、石阶、墓室、木乃伊(也就是法老的尸体)等。埃及最高的金字塔为“胡夫金字塔”,原高146米。埃及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图二:玛雅金字塔。玛雅金字塔又称羽蛇神金字塔、卡斯蒂略金字塔或墨西哥金字塔。位于犹加敦半岛玛雅遗迹奇琴伊察的中心,建造于
11至13世纪之间。玛雅金字塔是玛雅文明的象征,堪与埃及金字塔媲美。外型上玛雅金字塔是平顶,塔体呈方形,底大顶小,层层叠叠,可以拾级而上,塔顶的台上建有庙宇,主要用于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玛雅最高的金字塔为“蒂卡尔4号神庙”,高75米。玛雅金字塔的数量巨大,仅在墨西哥境内就发现10万多座。
请回答:(1)两幅图片中的金字塔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关于埃及金字塔和玛雅金字塔不同点的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材料二
“盗窃王宫或神庙财产的人,必须处死。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者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
(1)两则材料的内容皆出自于出土于今伊拉克的法典石柱。它是哪一文明古国的法典?又是由谁制定的?
(2)材料二是这部法典规定的部分内容,这表明它维护谁的利益?
(3)这部法典有何历史地位?
五.解答题
18.请根据如图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信息之间的联系。)
19.(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2)你认为《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哪个阶级的利益?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故选:C。
2.由材料“(它)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可知,该法律条文出自《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B。
3.由题干材料判断是佛教。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是最早产生的宗教,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故选:A。
4.由题干材料判断反映了印度的种姓制度,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故选:B。
5.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故见证了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故选:B。
6.图片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A符合题意;古巴比伦、古印度、古罗马与金字塔无关,排除BCD。
故选:A。
二.填空题
7.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种姓制度各等级界限森严,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故答案为:
种姓制度;刹帝利。
8.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
故答案为:乔达摩?悉达多。
9.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故答案为:
金字塔。
10.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答案为:
辛丑条约;《汉谟拉比法典》。
三.辨析题
11.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从公元前3500年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大约,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故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把多瑙河改为尼罗河。
12.孔雀王朝(公元前324一前187)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古代亚洲改为古代印度。
13.《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不是《查士丁尼法典》,因此题干说法错误,《查士丁尼法典》改为《汉谟拉比法典》。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查士丁尼法典》改为《汉谟拉比法典》。
14.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前是位王子,属于刹帝利。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婆罗门改为刹帝利。
15.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此后,古埃及又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故题干表述错误,应把“一直延续至今”改为“没有延续下去”。
故答案为:
判断:×;改错:把“一直延续至今”改为“没有延续下去”。
四.材料题
16.(1)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两幅图片中的金字塔是原始材料,属于第一手资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第一手史料更为可信,第一手资料没有掺杂个人观点。故选A。
(2)从以上图片和对图一、图二的文字介绍中可知,埃及金字塔和玛雅金字塔的建造时间、建筑数量、建筑外观、建筑用途、建筑规模(高度)等不同。
故答案为:
(1)A。
(2)信息点:建造时间、建筑数量、建筑外观、建筑用途、建筑规模(高度)等。
17.(1)据材料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材料二“盗窃王宫或神庙财产的人,必须处死.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者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可知,出自《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2)据材料二“盗窃王宫或神庙财产的人,必须处死.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者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答案为:
(1)《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
(2)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五.解答题
18.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观点与材料相符即可。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其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向北,经中亚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我国境内的傣族地区。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故答案为:
论点:佛教的诞生与传播。论述: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有了很大发展,西汉末丝绸之路开通后,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我国境内的傣族地区。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19.(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处于被压迫的地位,没有任何自由。
(2)《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故答案为:
(1)被压迫的地位,没有任何自由。
(2)奴隶主阶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