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五四新版六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两件文物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反映了当时已经( )
A.出现原始农业
B.进入青铜时代
C.使用磨制工具
D.掌握制陶技术
2.小新喜欢穿越,假如有一天她穿越时空隧道,看到了中国远古时期一幅早期人类活动的“现场画面”,可以在画面中看到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打制石器
C.碳化稻谷
D.穿孔饰物
3.距今约3万年,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经掌握磨光与钻孔技术,并懂得人工取火的我国早期人类(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4.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下能帮助我们了解新石器时代中国南方原始农耕生活的文物是( )
A.打制石器
B.人面鱼纹彩陶盆
C.骨耜
D.司母戊鼎
5.有研究表明,我国“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从农业初始阶段即已奠定。能说明这一观点的遗址是( )
①元谋人遗址
②北京人遗址
③河姆渡遗址
④半坡遗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2019年农历三月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举行。主题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之所以公祭黄帝和确定此主题,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
B.他发明了文字、编制了乐谱
C.他教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
D.他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
7.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如果你也想穿越时空,去体验我国最早古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选择去(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西安
C.云南元谋县
D.浙江余姚
8.在我国一个远古人类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得出了当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结论,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遗址房屋建筑南北对称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品
C.发现了大量的碳化稻堆
D.出土工具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9.在原始部落时期,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贤德之人,这种制度实质上仍然是一种民主推选部族联盟首领的制度。该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0.远古传说中蕴含着历史留下的一道道印迹。下列有关舜和禹的传说,有助于我们了解( )
A.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B.先民与洪水作斗争的历史
C.商周世袭制度的起源
D.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
二.辨析题
11.黄帝之后,尧舜禹是通过世袭制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的。
错误:
改正:
。
12.传说中黄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发明纺织.
判断:
;改正
。
13.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主要种植水稻。
判断:
;改正:
。
14.元谋人的脑容量及头骨形态与现代人类接近,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判断:
;改正
。
15.河姆渡聚落地处河湖密布、潮湿炎热的江南地区,这里的房屋构造主要是半地穴式的。
判断:
;改正:
。
三.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二: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客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内有灶炕,多用木头作柱子。
(1)材料一中的“建筑”被称作什么?
(2)材料二中的半坡人烧制的陶器最具特色的是什么?居住的房屋样式是什么?
(3)材料一、材料二中的远古人类分别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
(4)远古人类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举两例即可)
17.历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总会寻找到它的蛛丝马迹,我们也可以通过遗址、遗存和博物馆去感受历史的气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元谋人遗址游】
材料一:2013年4月,有关部门透露,一个以“元谋人文化”为主题的古人类遗址旅游项目有望在当地建成。该项目将实现“穿越”,再现“元谋人”的生存场景,满足现代人对东方最早人类的神秘感。
(1)材料一中的“当地”是指哪里?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2)这三幅图片都与我国哪一远古人类有关?
(3)图1是此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中国哪位学者发现了第一个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图2说明了此人类使用怎样的工具?
(4)该远古人类遗址有何重要地位?对这一古人类的研究,对研究人类进化的历史有何重要意义?
四.解答题
18.观察《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请将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对应的方框内。
(1)A.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
B.迄今所知世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根据图片回答: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19.历史小短文写作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请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写一篇题为《传说中的名人》的历史小短文。
要求:
(1)结合图片,介绍每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或影响。
(2)语言流畅,史实准确,字数在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图中的文物分别是原始社会时期的生产工具和陶器,这些文物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
故选:A。
2.据题干“中国远古时期一幅早期人类活动”可知,元谋人、北京人等远古人类使用打制石器。故可以在画面中看到的是打制石器。
故选:B。
3.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懂得人工取火。
故选:B。
4.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故能帮助我们了解新石器时代中国南方原始农耕生活的文物是骨耜。
故选:C。
5.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不同的地理自然条件,南北方农耕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因此在原始农耕时代就形成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南稻北粟”生产格局,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D。
6.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故之所以公祭黄帝和确定此主题,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
故选:A。
7.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如果体验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故选:C。
8.“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反映出随葬品因主人的地位不同而有差异,说明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B符合题意。
故选:B。
9.尧舜禹都是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的时候,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转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故选:A。
10.传说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禹、舜都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禹领导人民治水13年,三国家门而不入;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他们都有克己奉公、品德高尚、选贤任能等优秀品质。故有关舜和禹的传说,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
故选:D。
二.辨析题
11.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故答案为:
错误:世袭制;改正:禅让制.
12.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黄帝”改为“炎帝”。
13.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水稻”改为“粟”。
14.山顶洞人的模样与现代人模样什么区别,脑容量及头骨形态与现代人类接近,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元谋人”改为“山顶洞人”。
15.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黄河流域,气候干燥。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造成他们居住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
故答案为:
判断:×;改正:将“半地穴式”改为“干栏式”。
三.材料题
16.(1)河姆渡人是我国长江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为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环境,他们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因此材料一中的“建筑”被称作干栏式房屋。
(2)半坡人烧制的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半坡人是我国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为适应北方寒冷、干燥的环境,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
(3)河姆渡人是我国长江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半坡人是我国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
(4)河姆渡人是我国长江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半坡人是我国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
故答案为:
(1)干栏式房屋。
(2)彩陶;半地穴式房屋。
(3)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4)水稻、粟。
17.(1)材料一中的“当地”是指云南元谋县。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这三幅图片都与我国北京人有关。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他们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3)图1是此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中国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图2说明了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4)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家了可靠的证据。
故答案为:
(1)云南元谋县。
(2)北京人。
(3)裴文中;打制石器。
(4)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家了可靠的证据。
四.解答题
18.(1)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下面填A;北京人生活于距今70﹣﹣20万年前,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比较完整的人类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丰富、材料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上面填B。
(2)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我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
故答案为:
(1)
(2)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
19.根据图片“炎帝、黄帝、大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据所学知识可知,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炎帝教人们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他还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制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距今约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禹的父亲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用了9年时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人,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故答案为:
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陕西渭河流域。炎帝教人们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他还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制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距今约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禹的父亲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用了9年时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人,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