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3课 鸦片战争
想一想
1.苹果为什么会腐烂?
你认为有几种可能?
2. 假设这个烂苹果就是
19世纪中期的清政府,
你认为它为何会腐烂?
这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86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影响。
头号强国
殖民扩张
扩大市场
掠夺原料
工业革命
发 展 异 常 迅 速
小农经济
矛盾尖锐
危机四伏
闭关锁国
天朝上国
逐 渐 走 向 衰 落
一、虎门销烟
无言的差距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中英贸易
中国
英国
呢绒、布匹
茶叶、生丝、瓷器
(很难卖出去 )
(很畅销)
贸易结果:
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中国在中英贸易中出超。
想一想:英国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大英帝国
鸦片走私
天朝上国
想一想: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有什么危害?
吸食鸦片的国人
现今毒品的危害: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
当代学生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鸦片输入对清朝的危害
①经济:白银外流,造成财政危机。
②政治: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③军事:毒害民众身心,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社会生活: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
道光帝
弛禁还是严禁?
设身处地 出谋划策
假如你是当时清王朝的统治者,面对这种因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问题,你将如何采取措施?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奏折
林则徐
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呢?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近年禁毒的主题: 2007年:控制毒品
2008年:依法禁毒,
构建和谐
2009年:参与禁毒,
构建和谐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
——根本原因
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合作讨论
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观看视频,归纳鸦片战争的进程。
1841-1842
鸦片战争形势图
1840
战争进程
攻广州
陷定海
逼天津
占香港
进吴淞
到南京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求和,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对中国的主要危害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赔款2 100万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加剧了财政危机
加重了人民负担
破坏了领土完整和主权
破坏了贸易、关税主权
左图是19世纪中叶英国报章上刊登的一幅漫画。仔细观察(从人物的服饰、发型、手中所持的武器等),并结合教材,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
新兴的资本主义
想一想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不含鸦片贸易额)
材料二 英国下院的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年同这个国家(中国)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开始大幅度下降。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为此英国又干了什么?
年份 1840年 1842年 1845年 1850年
商品总值 52.4 96.9 239 140
扩大权益
担心危及统治利益
提出“修约”要求
拒绝“修约”
清政府
英法
《天津条约》 (1858年)
(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攻占北京
火烧圆明园1860年
《北京条约》 (1860年)
圆明园的残垣断壁
雨果的愤怒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之后又手拉手荣归欧洲。他们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讨论探究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
你是否赞同上面的说法
鸦片战争在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同时,有没有促进近代中国的发展
权力机构的变化
总理衙门的设置
总税务司的设置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设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中国现代化运动开始起步
洋务运动
清政府被迫应对变局
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封闭导致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就要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通过本课学习,你得到什么启示?
合作讨论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中国的禁烟运动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清政府拒绝修约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1.某历史探究课上,有同学认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
A.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B.清政府坚持奉行闭关自守政策
C.当时中国经济、军事落后
D.虎门销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A
2.右图为著名的南京静海寺警世钟,高1.842米,钟身铸“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该钟提醒的不能忘记的“前事”是指( )
A.《南京条约》签订
B.太平天国变乱
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D.国民政府垮台
A
3.右图是签订《南京条约》后的
情景图,这一事件及此后可能
出现的历史情景是( )
A.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中国全境通商举杯祝贺
B.中国皇帝认为影响很坏而一直不批准它
C.清朝官员普遍为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庆幸
D.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
D
4. 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
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法国佳
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
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
慨。该文物被掠夺时是在(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