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三顾茅庐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三顾茅庐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6 09:4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Sān Gù Máo Lú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新课导入
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电视剧拍得很精彩,但其实《三国演义》的原著写得更精彩,尤其是对诸葛亮的描写。
字词积累
犹然:仍然。 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存恤:爱惜,体恤。
疏懒:松懈,懈怠。 拜谒:拜访,谒见。
冠玉:原指装饰帽子的美玉,文中形容男子貌美。
鹤氅:用鸟羽制成的外套。 总揽:广为延揽。
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席站立,表示敬意。
再读课文,重点把握
★小说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这篇小说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再读课文,重点把握
★小说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刘备、诸葛亮。
★这篇小说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个:刘备三顾诸葛亮;孔明隆中对策;感其诚,出山辅佐。
分组讨论,探究人物形象
01
02
03
04
圈画出文中与刘备相关的描写内容。
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刘备的形象特点。
文中哪些事件或语句体现出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文中对张飞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体现刘备的特点?
分组讨论,探究人物形象
★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刘备的形象特点。
谦虚、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气度宽宏。
★文中哪些事件或语句体现出刘备的礼贤下土、求贤若渴?
■三请之时,“下马步行、拱立阶下、等了半晌、又立了一个时辰、下拜”等。
■泣请孔明,“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斥责张飞。
分组讨论,探究人物形象
★文中对张飞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有什么作用?
语言描写。
衬托出刘备的谦虚、礼贤下土、求贤若渴的特点。
★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体现刘备的特点?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
★关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你知道哪些主要情节?
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刘备摔阿斗、白帝城托孤等。
★刘备有哪些性格特点?
喜欢结交英雄豪杰,胸有大志而锋芒不露,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宽仁爱民等。
分组讨论,探究人物形象
★圈画出文中与诸葛亮相关的描写内容。
★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诸葛亮的形象特点。
★文中诗词对于表现诸葛亮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
★你认为使孔明最终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体现诸葛亮的特点?
分组讨论,探究人物形象
★归纳诸葛亮的形象特点。
远见卓识,高雅不群、超拔不凡、不出门便知晓天下事。
★文中诗词对于表现诸葛亮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
从不同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才华和人生追求。
分组讨论,探究人物形象
★你认为使孔明最终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备的诚意感动了诸葛亮。
■诸葛亮既有安邦定国之才,亦有建功立业之志。躬耕南阳不过是虽逢其时,未逢其主的权宜之计。
★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体现诸葛亮的特点?
语言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
研读资料,体会艺术
研读资料,体会艺术
一、层层渲染,塑人物
深入文本之中,去看一看刘备都历经了怎样的曲折?
前两次拜访
★四人为一小组,任选一个人物,通过语言、动作、外貌分析其性格及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总结:刘备两次拜访,虽未见诸葛亮其人,可也并非全无收获,通过对其歌、其童、其友、其弟、其丈的了解,诸葛亮的形象可谓跃然纸上。
★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怎样的人生态度?
看透世俗、淡然处世、不慕荣利。
★这种态度和刘备的人生态度是否一致呢?
志向不投。由此可见,请诸葛亮出山并非易事。这是困难之一。
研读资料,体会艺术
二、一波三折,构情节
两次拜访无缘得见,多次误认他人,刘备的内心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第三次拜访是否能够顺利请得诸葛亮出山呢?他又经历了哪些波折?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刘备虽历经波折见到诸葛亮,但面对出山一事,诸葛亮却一再拒绝。这是困难之二。
研读资料,体会艺术
三、推波助澜,绘环境
文章到此,已是跌宕起伏,令读者感到趣味无穷,而作者却又花费笔墨进行了几处环境描写,试着找一下。
恶劣的自然,对于身份高贵的刘备来说,又是一重困难。
总 结
通过补充资料和课文的学习,我们能够体会小说情节的波澜起伏与精彩,更能从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Sān Gù Máo Lú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