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3 22:1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24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乡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愿望?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作为决策者的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审时度势、大胆决策,从而顺应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的呢?
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理论、实践及其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意义。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建国初
统一的
现状
香港问题
澳门问题
台湾问题
新中国建立后,假如你是当时的领导者,你觉得有哪些方式解决港澳台问题 你觉得用哪种方式解决更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发展呢?
1、萌芽:最初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2、酝酿:谁?方针?
3、形成:时间?伟人?
4、保证:在哪个会议上有了宪法保证?
5、确立:通过哪个会议正式成为国策?
“一国两制”用英语如何翻译?
One Country,Two Systems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1981年,叶剑英“九条方针”
80年代后,邓小平全面阐述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年全国人大会议通过
历史档案:“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萌芽阶段
酝酿阶段
具体化阶段
法制化阶段
一国
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陆
港澳台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前提和核心
主体
补充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并非权宜之计,因为这一构想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的……不保证香港和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保持它们的稳定和繁荣,也不能和平地解决问题。
——邓小平
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
1、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符合人民的愿望;
2、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探究思考
二、香港回归祖国
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邓小平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交锋
1
1982年 中英首次谈判
英:主权换治权
中:主权没商量
2
1984年签署
《中英联合声明》
3
1997年7月1日
香港顺利回归
在这庄严的时刻,你如何体会香港回归的意义?
1997年
香港回归
对中国:洗刷百年耻辱,翻开港澳历史新的一页,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对世界: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对理论: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两任香港特首
三、澳门回归祖国
八七声明
九九回归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胡主席和澳门特首何厚铧
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的原因是什么?
前提条件——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群众基础——渴望回归
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
基本法
探究思考
停火
交流
会谈
1992年汪辜会谈“九二共识”两岸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停止炮击金门,两岸正式停火
四、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隔绝
暖风
2009年3月16日,大陆游客乘坐“海洋神话号”豪华邮轮抵达台湾基隆港
2008年12月15日上午,两岸同胞期盼了60年的“大三通”终于实现
汶川地震台湾捐款:约1.4亿美金
到2009年8月19日为止,大陆为台湾88水灾捐款1.76亿元。
大陆每年对台湾进口水果补贴1500元/吨
…….
李登辉 “一中一台”
陈水扁 “一边一国”
台独势力的猖獗
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江泽民
1995年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2005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和平统一台湾,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国家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什么历史意义?
(1)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2)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与发展。
(3)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
探究思考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炎黄子孙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一国两制”,既尊重了台湾的现实,也符合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要求。
我们相信祖国的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不仅仅是因为我国综合国力的蒸蒸日上,更因为我们相信两岸人民流的都是炎黄子孙的血,都有一颗赤红的中国心 !
成功用于香港、澳门回归
促进海峡两岸关系新发展
“一国两制”构想
祖国统一是历史潮流
1.美国《时代》周刊每年年初评选一位他们认为当年“对世界事务发挥最大影响的人”作为上年度风云人物。1986年1月6日,邓小平继1978年后再次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1985年的“年度风云人物”,主要是因为他领
导人民( )
A.确立了改革开放国策
B.开展了经济体制改革
C.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D.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C
2.《香港十年》真实记录了回归后香港社会的各色景
象,以大量的生动细节丰富了关于这一历史性事件的解
读,描述了香港回归后在政治、生活等方面的变化。这
本书的出版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997年 B.1999年
C.2005年 D.2007年
D
3.2009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回归十年来,澳门更加繁荣稳定,其最主要原因是( )
A.澳门政治经济基础好
B.伟大的祖国是其坚强后盾
C.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
D.澳门人的勤劳
C
4.右图为1993年“汪辜会谈”的历史照片。下列对这次会谈相关史实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为两岸的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渠道
B.会谈以“九二共识”为前提
C.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由此被打破
D.推动两岸经济互补、互利的局面逐渐形成
C
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一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