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3 22:1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教学难点:“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战后的美国
经济 军事 政治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军队人数1 2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掌握原子弹技术
控制操纵联合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世界影响力
一、“冷战”的兴起
二战后的苏联
经济 军事 政治
军事工业
仅次于美国
军队人数达1140万人
苏军驻扎在许多地区
打破美国核垄断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国
政治影响空前提高
拥有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说过:“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法国:战争中沦亡,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英国:赢得了战争输掉了财富,海外投资大部分变卖德、日、意:战败国,不再是国际舞台的主角
传统强势国家因为战争实力衰落
冷战的内涵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如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外交对抗、封锁禁运、代理人战争、组建军事集团等方式。
冷战兴起的原因
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 国家利益冲突: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为确保东西边界安全,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战后苏联成为
美国全球扩张
的最大障碍!
丘吉尔铁幕演说——最先发出冷战信号
为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
丘吉尔发表演说
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如“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中欧和东欧各国都处在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受到社会主义幽灵的威胁….”
杜鲁门主义——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读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请思考:美国发起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进而向全世界称霸扩张。
请思考:“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有什么影响?
(1)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转向公开对抗,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2)它既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针对“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苏联有什么反应?
成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
请思考: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恢复战后欧洲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遏制苏联的
扩张,为美国控制西欧用金钱铺平了道路。
从1948年4月到1950年,共有16个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请思考:“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关系?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和重要支柱,两者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施步骤。
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反应?
苏联和东欧国家针锋相对,在1949年成立经互会。
来吧,小鱼
“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杜鲁门
二、北约和华约
柏林危机——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美国采取分裂德国政策
苏联的反击
美、英、法三国
占领区先后合并
1948年西占领区单独实行货币改革
苏占领区发行新货币
封锁柏林
柏林
危机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成立北约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每一缔约国……应单独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北大西洋公约》
阅读材料,你认为北约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
成立华约
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及东欧各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
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结合所学,你认为什么是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国际舞台上的各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国际关系的总体结构。
美国和苏联对峙的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
两极对抗 威胁和平
两强制约 相对和平
三、“冷战”中的热战
朝鲜战争
“联合国军”在朝鲜登陆
日本投降以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朝鲜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侵略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朝鲜停战签字仪式
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越南战争:
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
越南战争长达12年,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损失惨重,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越南战争成为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杜鲁门主义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热战
对峙
马歇尔计划
成立
北约
工人党情报局
经互会
成立
华约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1.美苏关系的演变左右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探讨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的原因时形成了以下四种观点,其中最符合历史真相的是( )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意识形态的分歧必然导致同盟关系的破裂
C.两极格局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
D.苏联和各国革命力量的壮大妨碍了美国称霸
D
2.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成立 D.德国分裂
B
3. 右图展现的是欧洲土地上一道修筑
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柏林
墙”。柏林墙的建立,归根到底应视
为( )
A.柏林危机的产物
B.两德对峙的产物
C.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D.两极格局对峙的产物
D
4.右图为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影片
《猪年》剧照,是一部介绍越南战争
的纪录片。某班同学观看后对越南战
争产生了如下评价,其中不正确的
是( )
A.美国战后陷得最深、代价最大、以失败告终的侵略战争
B.对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C.是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
D.是一次错误的战争
C
轻轻的风,吹开你紧锁的眉头,让所有的愁向后飞去。请不要回头去追,你该向前奔跑,因为快乐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