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3 22:1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这幅漫画反映了西欧各国与美国怎样的外交关系?
这一局面最早是从哪一时期开始的?给世界格局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点:欧共体形成、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与 多极化趋势的关系。
教学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哭泣的欧洲人
夹缝中的西欧
结合图片信息思考:欧共体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成立的?
欧共体出现的背景
(1)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严重下降,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2)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3)西欧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在世界发挥自己的作用。
欧共体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1年)
(1958年)
(1958年)
欧洲共同体
(1967)年
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欧共体总部大厦
材料一 1950年至1964年间,西德、意大利和法国的国民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7.1%、5.6%和4.9%,而美国的国民总产值增长率只有3.5%。美国在自由世界的黄金中所占的份额已从71%下降到40%,而西欧所占的份额则从15%上升到44%。 材料二 1974年,欧共体执行主席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请思考:欧共体的成立对自身、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欧共体成立的影响
(1)政治经济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2)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摆脱美国的控制。使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
(3)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趋势。
战后初期日本的社会状况
国内:国土荒芜,经济衰退,民不聊生。
国际:美国占领制裁。
材料表明日本的经济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个美国老兵的回忆:
二战结束后,我被派到日本,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第一眼看到这片土地的情景,满街都是爆炸后留下的残砖碎瓦,一片满目疮痍,眼睛里除了绝望就是愤怒,所有的工业设备几乎都被炸毁了……
1978年我回到美国,儿子开着他的丰田汽车把我接回家,家里用的是索尼的相机和松下的空调……
日本经济迅速发展:1956—1972年期间呈现出高速
发展的局面。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日本新干线列车
繁华的东京银座商业区
(1)美国的扶植和援助;
(2)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来的封建因素;
(3)重视科技与教育;
(4)制定经济计划推动经济发展。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衰竭,但在短短的二十
几年间日本即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被誉为世界
经济史上的“奇迹”。试分析其原因。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日本的崛起有何影响?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正在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战后初期的麦克阿瑟成为日本的太上皇
日本崛起的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三足鼎立,经济向多极化发展。是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也是对两极格局的冲击。
(2)日本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3)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当前的日美关系
中韩人民强烈反对
日本成为安理会常
任理事国。
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
日本政府一直没有真正向
饱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亚
洲各国人民谢罪。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三世界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的原因吗?
兴起原因: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下,第三世界国家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铁托
尼赫鲁
纳赛尔
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意义
(1)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2)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3)有力地冲击了战后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在第26届联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笑逐颜开。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通过对西欧、日本、第三世界国家不同崛起道路的学习,你认为今天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从西欧、日本的崛起中获取哪些有益的启示
坚持对内改革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坚持对外开放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合作探究
各抒己见
如果不考虑国籍,你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你愿意生活在两极对峙时代还是多极化时代?为什么?
多极化时代。因为多极之间相互制衡 ,有竞争也有合作,但不再是对峙,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两极对峙格局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
美国相对衰落
苏联实力下降
实力迅速上升
实力相对下降
构成多极化趋势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战后欧洲
( )
A.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
B.面临着美苏的威胁和控制
C.出现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动乱
D.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B
2. 2010年1月18日,比利时前首相范龙佩出任“欧盟
总统”,备受外界瞩目的欧洲委员会新掌舵人最终就
位。然而,有专家指出,欧盟现在仅仅是艰难挣脱衰
退牢笼 ,长远前景仍隐患重重。这表明(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刚刚开始即遭挫折
B.欧洲已经基本实现经济政治一体化
C.欧洲一体化进程将历经复杂和曲折
D.欧洲国家对欧洲一体化基本无认同感
C
3.右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
封面,该图反映的是( )
A.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B.资本主义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
D.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
D
4.右图为不结盟运动徽标。不结盟运动
是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平
等地位、维护自己正当权利的斗争中
产生的,其兴起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
包括( )
A.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B.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
C.建立起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D
人在旅途,难免会遇到荆棘和坎坷,但风雨过后,一定会有美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