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 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 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6 10:4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GU? L?NG D?NG Y?NG
过零丁洋
情境导入
历史上有很多爱国名将,用诗词写出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比如:陆游:“王师北定中元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另一位爱国名将,文天祥,他的一首词《过零丁洋》一直为后世广为传颂,他的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后人。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宋末民族英雄,著名爱国诗人。他二十岁即中进士,作品集有《指南录》《指南后录》《吟啸集》《文山全集》。
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写作背景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基础字词
寥 (liáo)1.稀少。2.静寂,空虚。
惶 (huánɡ)恐惧。
逢 (fénɡ)1.遇到。2.迎合,巴结。3.进献,祭献。
絮 (xù)1.棉花的纤维。2.像棉絮的东西。3.连续重复,惹人厌烦。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疏通文意
自幼刻苦研读经书,方才取得入仕功名,抗元义军很少,奋力抗敌四年未停。山河支离破碎,像被狂风吹散的柳絮,自身同样安危不定,像被暴雨击打的浮萍。当年撤离,惶恐滩头曾述说国运的惶恐,如今被俘,零丁洋里更忧叹自己的孤零。古往今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为国捐躯,留下赤诚之心青史彪炳。
诗歌解析
遭逢:遭遇,指受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自己由科甲出身。
干戈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指兵力单薄。
四周星:指四周年。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自幼刻苦研究经书,科举考试得中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了整整四年。
诗歌解析
山河破碎:指宋朝国土被元军侵占。
风飘絮:形容山河破碎如柳絮片片飞散。
浮沉:时起时浮。
雨打萍:比喻个人经历坎坷不平如雨中浮萍时起时浮。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好河山被敌人侵占,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飘飞的柳絮,我这一生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浮。
诗歌解析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为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是最险的一滩,所以渡者皆惊恐,故名“惶恐滩”。
惶恐:惶惑和恐惧,引申也有惭愧的意思。
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带兵抗元失败后经惶恐滩一带匆忙撤离,如今被浮,路过零丁洋,不禁叹息自己的孤苦零丁。
诗歌解析
丹心:红心,忠心。
汗青:史册。纸张发明之前,用竹简记事。制作竹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称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古以来人生在世,谁能躲避一死?我只愿为国捐躯,留下一颗爱国之心永照青史。
研读课文
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
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
研读课文
3.理解颈联中“惶恐”、“零丁”含义??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课文小结
叙事
步入仕途
起兵抗元
国家危难
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抒情
舍生取义
名垂青史
比喻
对偶
追忆抗元经历,表现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GU? L?NG D?NG Y?NG
过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