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阶段知能检测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 阶段知能检测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4-25 08:3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知能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2012·哈尔滨模拟)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O是最基本的元素
B.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C.组成血红蛋白、肌球蛋白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而排列顺序不同
D.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
2.(2011·扬州模拟)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之一
B.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多会引起抽搐
C.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D.生物体处在不同发育期,含水量基本一样
3.大豆根尖所含有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  )
A.8    B.7    C.5    D.6
4.已知某基因由1 206个脱氧核苷酸构成,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500,那么合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最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41 B.59 C.82 D.100
5.人体中,一经发挥作用就被灭活或降解的一组物质是(  )
A.tRNA、mRNA B.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
C.抗体、运载体 D.解旋酶、血红蛋白
6.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固醇类物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B.有些脂质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第二性征
C.某些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
D.所有糖类在细胞中的作用都是为细胞供能
7.(2011·丽水模拟)含有215个N原子的200个氨基酸,形成的5个四肽、4个六肽和1个2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与氨基数目的最大值分别是(  )
A.200和200 B.200和215
C.189和11 D.189和26
8.(2011·西安质检)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多肽的正确叙述是(  )
A.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5种氨基酸
B.该多肽属于6肽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
C.该多肽的合成车间是核糖体
D.该多肽的分泌不需要ATP
9.某蛋白质由3条多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关于该蛋白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了N个水分子
B.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N个肽键
C.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
D.合成该蛋白质至少需要20种氨基酸
10.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
B.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由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C.葡萄糖是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
D.有的蛋白质必须与特定的无机盐离子结合才具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11.(2012·合肥模拟)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菌中,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RNA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鱼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
D.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具有核酸
12.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D.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二、非选择题(共2个大题,共40分)
13.(16分)(2011·聊城模拟)下图表示细胞中几种大分子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形成过程,①~⑤表示过程,其中单体1中的某种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体1、单体2、单体3分别是_____;组成大分子物质4的元素有____。
(2)过程②为___,在_____(一种细胞器)上进行,它与过程______(填④或⑤)可表示同一个过程。过程④和⑤合称__________。
(3)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是__________(填图中的某种大分子物质),细胞壁的合成与__________(一种细胞器)有关。
14.(24分)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如图:
(1)由图中曲线可知,60 ℃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
(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
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A液,斐林试剂B液,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2 mL,B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和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2 mL。________水浴保温5 min。
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 ℃的________________溶液。水浴保温5 min。
第三步:将____________________后,向A、B试管内各加入2 mL。然后,__________________。
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食用土豆时,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几乎被小肠上皮细胞全部吸收,该吸收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解析】 C是最基本的元素。不同生物体细胞内的元素在种类上基本相同,在含量上有区别。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使得蛋白质具有多样性。
【答案】 D
2.【解析】 水和无机盐不是能源物质;生物体的不同发育期.含水量不同,幼儿含水量远高于成年人;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多会引起肌无力,钙离子含量过少会引起抽搐。
【答案】 C
3.【解析】 大豆属于真核生物,其根尖细胞内所含有的核酸既有DNA又有RNA。组成DNA的是含有碱基A、G、C、T的四种核苷酸,组成RNA的是含有碱基A、G、C、U的四种核苷酸,所以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8-1=7。事实上,大豆根尖细胞的核苷酸种类数是8。
【答案】 B
4.【解析】 根据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氨基酸分子数和基因中碱基数的对应关系1∶6,可先计算出该蛋白质分子中可能含有的氨基酸分子数为1 206÷6=201;再根据氨基酸分子缩合成多肽时脱去水的计算式,求出脱去水分子数为201-1=200(最少1条多肽链),则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 500+18×200)÷201=100。
【答案】 D
5.【解析】 激素和神经递质分别在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中起作用,一经发挥作用就要被灭活或降解。
【答案】 B
6.【解析】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糖类均为细胞供能,如:核糖、脱氧核糖等。某些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可以激发并维持个体的第二性征;胆固醇属于固醇类物质,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答案】 D
7.【解析】 5个四肽中肽键数为3×5=15个,4个六肽中肽键数为5×4=20个,1个2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200-4×5-6×4=156个氨基酸,肽键数为156-2=154个,故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的最大值为15+20+154=189个;含有215个N原子的200个氨基酸中,R基中氨基数目最多有15个,每条多肽链至少含一个游离的氨基,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共有5+4+2=11条肽链,故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氨基数目的最大值为15十11=26个。
【答案】 D
8.【解析】 该多肽中含有4个肽键,所以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属于五肽,B错误。因左起第2、3两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H),为同种氨基酸,所以氨基酸的种类是4种,A错误。氨基酸合成多肽链的场所是核糖体,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需要消耗ATP。
【答案】 C
9.【解析】 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水分子数为N-3,含有N-3个肽键。至少含有的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条数=3。
【答案】 C
10.【解析】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属于糖类,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有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必须与特定的无机盐离子——Fe2+结合后才有相应的生物学功能。
【答案】 A
11.【解析】 A错误,细菌的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其中DNA作遗传物质;B错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正确,鱼的遗传物质是DNA,被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A、T、G、C四种碱基;D错误,病毒中也含有核酸。
【答案】 C
12.【解析】 实验中加入8%的盐酸的重要作用: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二是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开,有利于染色,故B正确,D错误。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应配成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故A错误。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绿色会干扰实验结果,故C错误。
【答案】 B
13.【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大分子物质1、大分子物质2、大分子物质3分别是多糖、蛋白质和DNA。过程④、⑤分别是转录、翻译,这两个过程合称为基因表达;大分子物质4就是转录的产物——mRNA,它的组成元素与大分子物质3的组成元素相同。单体2形成大分子物质2的过程叫脱水缩合,②过程在核糖体上完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答案】 (1)单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C、H、O、N、P
(2)脱水缩合 核糖体 ⑤ 基因表达
(3)大分子物质1 高尔基体
14.【解析】 (1)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产生还原糖。由图分析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还原糖的含量变化趋势是先增后减,60 ℃时还原糖含量最高,说明此时淀粉酶的活性最大。(2)土豆含有大量的淀粉,但不含还原糖,最可能的原因是缺少淀粉酶,淀粉不能水解为还原糖。(3)此小题是简单的条件限制性实验设计。分析该实验的题目是“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可知单一变量是有无淀粉酶,根据题目所给材料,实验的自变量为土豆提取液(去淀粉),用红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设置对照,因变量为还原糖,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试管A中没有淀粉酶,不反应,仍为斐林试剂的蓝色,试管B中有淀粉酶,与淀粉反应生成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能产生砖红色沉淀。(4)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
【答案】 (1)还原糖是酶促反应的产物,60 ℃是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条件 (2)土豆不含淀粉酶 (3)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第一步:60 ℃ 第二步: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 第三步:等量的斐林试剂A液和斐林试剂B液混合均匀 水浴加热2 min 结果:A试管内液体为蓝色,B试管内液体为砖红色 (4)载体蛋白和能量(ATP)
河北省唐山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生物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0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S 32 Ba 137 Cu 64 C 1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B.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C.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更显著
D.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内膜、基粒和基质
2.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不包括胞吞和胞吐)
的方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只有在氧气存在时才会发生方式b的物质运输
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通过方式a进出细胞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
D.b的运输方式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能与信使RNA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转录
B.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保证翻译的速度
C.真核细胞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翻译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转录时的碱基互补配对类型有4种,翻译时有3种
4.右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B.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不只运输给甲状腺
C.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则其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D.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
层的身体感觉中枢
5.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错误的叙述是
A.实验中要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B.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可能发生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
D.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6.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这一生理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甘氨酸属于神经递质,其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直接参与甘氨酸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
C.甘氨酸从突触前膜释放进入内环境后,再与突触后膜的受
体结合
D.甘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细胞膜两侧电位差发生改变
29.(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____。
(2)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 (填上升或下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mL/h。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校正装置的实验结果是左侧液面比右侧液面低,则校正之后的净光合速率比原来 (大或小)。
(3)利用图示装置测量天竺葵植株的呼吸速率,实验思路是____ 。
30.(11分)如图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不该存在的箭头是____(填序号)。
(2)初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中仍舍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过程应属于图示中的____(填序号)。
(3)生长在该生态系统中的蘑菇属于图中的____(填字母),蘑菇被人类食用,则实现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利用,提高了能量的 。
(4)研究发现该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均有垂直结构,一般认为动物的分层与 有关。
(5)请在右图中画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
31.(12分)已知某植物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植株抗病(T)对感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以纯合的高杆感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矮杆抗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的F1种子,得到的F1植株自交,单株收获,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发现绝大多数株系都出现了高杆与矮杆的分离:而只有一个株系(A)全部表现为高杆。
(1)从理论上说,在考虑两对相对性状的情况下,上述绝大多数株系的基因型有 种,表现型有____种。
(2)据分析,导致A株系全部表现为高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以分析A株系的抗病性状,因此需要对A株系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是____ 。如果是由于母本自交,该株系的表现型为____,其基因型是____;如果是由于父本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该株系的表现型为____,其基因型是

(3)正常株系中的高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下一代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________。
32.(8分)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乙烯含量明显上升。有些果实在这个时侯呼吸速率会突然增高,最后又下降,果实就完全成熟了,这个呼吸高峰称为呼吸峰。某实验小组开展了与果实保鲜贮藏相关的课题研究:
(1)材料和器材
刚采摘的成熟度相近的小番茄若干、密闭容器、蒸馏水、乙烯合成抑制剂。气相色谱仪(用于测定乙烯浓度)、远红外CO2分析仪。
(2)方法和步骤
①挑选足量的无破损,形状、大小、外观颜色相对一致小番茄,随机均分成A、B两组。
②A组在 中浸泡,B组在________中浸泡,处理相同时间后取出。
③从A、B两组中取出等量的小番茄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内。
④一小时后,分别从两个容器内抽取等量气体, ,并记录数据。
⑤每隔3天,重复步骤③④。
(3)结果和结论
所得数据处理后得到下图(图1、图2分别表示A、B组实验结果)。
①请给该实验拟定一个课题:____ 。
②比较图1、图2得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 ,从而说明乙烯合成抑制剂有利于小番茄的贮藏、保鲜。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酶已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化工、轻纺、医药等领域。在应用酶的过程中,常遇到酶很难回收再利用等实际问题。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以被反复利用。自20世纪70年代,在固定化酶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细胞固定化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的固定化技术有____和 ,而细胞多采用的固定化技术是____ 。
(2)称取干酵母,放入内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搅拌至混合均匀,并放置l小时左右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在用酒精灯加热时,注意要 ,反复几次。
(4)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____,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至混和均匀。
(5)将装有酵母细胞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物的注射器,以恒定的速度滴加到配好的____溶液中,形成____,完成对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近20年来,在胚胎移植中,牛的胚胎移植技术较为成熟。请回答牛的胚胎移植技术中的相关知识。
(1)牛的胚胎移植技术中,对供体的要求是 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个体。
(2)哺乳动物在怀孕初期能为胚胎的收集提供可能,这是因为早期胚胎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而是处于 。
(3)在胚胎移植技术中,收集到胚胎后要进行 ,再进行移植,以及移植后的检查等步骤。
(4)采用试管动物技术可以使普通雌性黄牛产下奶牛、良种肉牛等不同品种小牛。该技术中首先要做的是体外受精和________。在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通常采用的体外获能方法有____法和____ 法两种。体外受精主要包括 、____ 和____等几个主要步骤。
生物部分(共90分)
A卷 1.B 2.A 3.B 4.C 5. D 6.A
B卷 1.C 2.A 3.B 4.B 5. D 6.B
29.(8分)
(1)植物的种类和光质(1分) 1和3(1分)
(2)上升(1分) 15(1分) 大(1分)
(3)对装置进行遮光处理,烧杯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或能吸收CO2的液体),测量单位时间内水柱移动的距离。(3分)
30.(11分)
(1)②(2分)
(2)①(2分)
(3)D(1分) 多级(1分)利用率(1分)
(4)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2分)
(5)见右图(2分)
31.(12分)
(1)9(1分) 4 (1分)
(2)接种相应的病原体(1分)
全部感病(1分) DDtt(2分) 抗病和感病(2分) DDTT DDTt DDtt(2分)
(3)4:2:2:1(2分)
32.(8分)
(2)②蒸馏水(1分) 等量一定浓度的乙烯合成抑制剂(1分)
④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乙烯浓度,用远红外CO2分析仪测定CO2浓度(2分)
(3)①探究乙烯合成抑制剂对小番茄果实保鲜贮藏的作用(或影响)(2分)
②乙烯合成抑制剂能抑制乙烯的产生,从而抑制细胞呼吸,延迟呼吸峰的出现(2分)
39.[生物——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化学结合法(2分) 物理吸附法(2分) 包埋法(2分)
(2)使酵母细胞活化(2分) (3)用小火或间断加热(2分)
(4)室温(2分) (5)CaCl2(2分) 凝胶珠(1分)
40. [生物—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遗传性能(1分)(2)游离状态(1分)
(3)检查(1分) 培养或保存(1分)
(4)早期胚胎的培养(1分) 培养(2分) 化学诱导(2分)
卵母细胞的采集(2分) 精子的获取(2分) 受精(2分)
A
B
C
D
大气中CO2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