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理数
1.4.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知识回顾
1、计算:
(1)3×6; (2)5.36×0; (3) .
解:(1)3×6=18;
(2)5.36×0=0;
(3) .
2、水库水位上升2 m,记作+2 m,则水位下降3 m,记作_______m.
-3
情景导入
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4天后甲、乙水库的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
甲水库
第一天
乙水库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获取新知
(1)a.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3=9,
3×2=6,
3×1=3,
3×0=0.
规律: 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 .
积逐次递减3
小组探究
b. 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应有:
3×(-1)= -3,
3×(-2)= ,
3×(-3)= .
-6
-9
c. 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
3×3=9,
2×3=6,
1×3=3,
0×3=0.
随着前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
d. 要使c中的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成立,那么应有:
(-1)×3= ,
(-2)×3= ,
(-3)×3= .
-3
-6
-9
归纳如下:
正数乘正数,积为正数;
正数乘负数,积是负数;
负数乘正数,积也是负数.
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个乘数绝对值的积.
(2)对于以上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进行观察总结归纳.你能得出正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的规律吗?
(4)按照(3)中的规律,并总结归纳.
(-3)×(-1)= ,
(-3)×(-2)= ,
(-3)×(-3)= .
3
6
9
积为正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一般地,我们有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讨论:
(1)若a<0,b>0,则ab 0 ;
(2)若a<0,b<0,则ab 0 ;
(3)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件?
(4)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件?
<
>
a、b同号
a、b异号
(3)利用(2)中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3)×3= ,
(-3)×2= ,
(-3)×1= ,
(-3)×0= .
-9
-6
-3
0
随着后一乘数逐次减1,积逐次增加3
例题讲解
8×(-1)=-8.
(-3)×9=-27.
(1)(-3)×9;
例1 计算:
(2)8×(-1);
( )×(-2)=1.
1
2
-
(3)( )×(-2).
1
2
-
从(2)中可以看出,
要得到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将它乘-1
(3)中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说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要点精析:
(1)0没有倒数.
(2)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的符号相同,即正数的倒数
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3)倒数是相互的,当ab=1时,a叫做b的倒数,b
也叫做a的倒数.
(4)1或-1的倒数是它本身.
例2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
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 km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3 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解:(-6)×3=18(℃)
答:气温下降18℃.
随堂演练
被乘数
乘数
积的符号
积的绝对值
结果
-5
7
15
6
-1
-6
4
-25
1.填表:
-
35
-35
+
90
90
+
6
6
-
100
-100
2. 如图,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两个数的( )
? A.和为正数 B.和为负数
C.积为正数 D.积为负数
D
3. 计算:3-2×(-1)=( )
A.5 B.1 C.-1 D.6
A
4、在3,-4,5,-6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的乘积最大是( )
A.15 B.-18 C.24 D.-30
C
5. 计算:
(1)(-25)×(+4.8); (2) ;
(3)0 ×(-9.5); (4) .
解:(1)(-25)×(+4.8)=-(25 × 4.8)=-120;
(2) ;
(3)0 ×(-9.5)=0;
(4) .
4.气象观测统计资料表明,在一般情况下,高度每上升1km,气温下降6℃.已知甲地现在地面气温为21℃,求甲地上空9km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解:(-6)×9=-54(℃);
21+(-54)=-33(℃).
答:甲地上空9km处的气温大约为-33℃.
课堂小结
1、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若两个有理数乘积为1,就称这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