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整式的乘除能力提升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 时间: 90分钟 满分:120分 总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计算的结果是 【 】
(A) (B) (C) (D)
2. 下列算式中,结果等于的是 【 】
(A) (B) (C) (D)
3. 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
(A) (B)
(C) (D)
4. 计算的结果是 【 】
(A) (B) (C) (D)
5. 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
(A) (B)
(C) (D)
6. 已知,可得,则的值为 【 】
(A) (B) (C) (D)0
7. 如果,则的值分别为 【 】
(A)6 , 0 (B)9 , 0 (C)6 , (D)9 ,
8. 若,则的值为 【 】
(A)1 , 3 (B)4 , 3 (C)4 , 2 (D)3 , 4
9. 计算: 【 】
(A) (B)
(C) (D)
10. 如图,从边长为的大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将阴影部分沿虚线剪开,拼成右边的长方形.根据图形的变化过程写出的一个正确等式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因式分解:________________.
12. 计算:_________.
13. 已知的结果中不含项,则_________.
14. 若,则_________.
15. 如果长方体的长为,宽为,高为,则它的体积是_________.
16. 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
17. 若,则的值为_________.
18. 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 cm,它的面积就增加12 cm2,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_.
19. 定义为二阶行列式,规定它的运算法则为.
若,则_________.
20. 已知,,比较A与B的大小,则A______B.
三、解答题(共60分)
21. 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
(1); (2).
22. 因式分解:(每小题4分,共8分)
(1); (2).
23.(8分)(1)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2)已知,求的值.
24.(8分)已知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cm,求△ABC的周长.
25.(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解决问题:
分解因式时,因为该式只有两项,而且是平方和的形式,即,所以要使用公式就必须添加一项,同时减去,故可分解因式如下:
.
请你仿照上述做法,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
(2).
26.(8分)阅读下面例题,解答问题:
例题:已知二次三项式有一个因式是,求另一个因式以及的值.
解:设另一个因式为,则有
所以,解之得:
所以另一个因式为,的值为.
(1)若,则_________;
(2)若,则_________;
(3)已知二次三项式有一个因式为,求另一个因式以及的值.
27.(10分)阅读:①一般地,个相同的因数相乘:(个)记作,如,此时,3叫做以2为底8的对数,记作(即);②一般地,若(且,),则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作(即),如,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作(即).
(1)计算下列各对数的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1)题中的三个数,4 , 16 , 64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式____________,
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2)题的结果,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
_________(且,);
(4)请你运用幂的运算法则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3)中你所归纳的结论.
新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12章 整式的乘除能力提升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D C A B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C B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12. 13. 2 14. 57
15. 16. 17. 18. 2 cm
19. 20.
三、解答题(共60分)
21. 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
(1);
解:原式
;
(2).
22. 因式分解:(每小题4分,共8分)
(1);
解:原式
;
(2).
解:原式
.
23.(8分)(1)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2)已知,求的值.
解:(1)∵
∴
;
……………………………………4分
(2)∵
∴
.
……………………………………8分
24.(8分)
已知是△ABC的三边长,且满足,cm,求△ABC的周长.
解:
……………………………………3分
∵≥0,≥0
∴
∴cm,cm
……………………………………6分
∴
cm.
即△ABC的周长为9 cm.
……………………………………8分
25.(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解决问题:
分解因式时,因为该式只有两项,而且是平方和的形式,即,所以要使用公式就必须添加一项,同时减去,故可分解因式如下:
.
请你仿照上述做法,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
(2).
解:(1)
;
……………………………………4分
(2)
.
……………………………………8分
26.(8分)阅读下面例题,解答问题:
例题:已知二次三项式有一个因式是,求另一个因式以及的值.
解:设另一个因式为,则有
所以,解之得:
所以另一个因式为,的值为.
(1)若,则_________;
(2)若,则_________;
(3)已知二次三项式有一个因式为,求另一个因式以及的值.
解:(1);
……………………………………2分
(2)9 ;
……………………………………4分
(3)设另一个因式为,则有
∴,解之得:.
……………………………………8分
∴另一个因式是,的值为3.
27.(10分)阅读:①一般地,个相同的因数相乘:(个)记作,如,此时,3叫做以2为底8的对数,记作(即);②一般地,若(且,),则叫做以为底的对数,记作(即),如,则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作(即).
(1)计算下列各对数的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1)题中的三个数,4 , 16 , 64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式____________,
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2)题的结果,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
_________(且,);
(4)请你运用幂的运算法则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3)中你所归纳的结论.
解:(1)2 , 4 , 6 ;
……………………………………3分
(2),
……………………………………4分
;
……………………………………6分
(4)设,则有
∴
∴.
(且,)
……………………………………10分
第1页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