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印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印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4-24 14:3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节 印度 第一课时
一、自学内容:“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和“水旱灾害频繁”
二、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首都、地形特点。
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分析降水图,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水旱灾害频频的原因。
三、重点: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难点: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四、学法指导:读图法 讨论法
五、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我们学习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说出气候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
新知自学: (15分钟左右)(学生阅读课文34—37页,自学完成,相互对正。)
1、印度是南亚面积 的国家,目前人口已经超过 亿,仅次于 ,居世界第 位。
2、认真观察34页图7.31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
① 纬度位置:印度大部分在 纬线和 纬线之间,所以主要位于 带。
② 海陆位置:印度位于 大陆南部, 洋以北,东部
濒临 湾,西临 海。
3、读图7.34,“印度的地形”,
①从图上找出印度的陆上邻国,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北部与 、 、 国家相邻,西邻 国,东邻 、
国,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
②找出喜马拉雅山脉,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所在的位置,然后填写到右面的空白图上。
③从上面的读图我们可知,印度的地形分布有以下特点:
北部是 山脉
中部是 平原
南部是 高原
4、读7页图6.9亚洲的气候类型图:找出印度的气候类型是以 为主,此气候的特点是 。受这种气候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所以印度的 频繁。
(二)合作探究:(10分钟左右)(小组共同讨论,组长搜集疑难问题,师生探讨完成)
1、读36页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完成活动2的任务。
2、37图7.39和图7.40, 完成活动2的任务
(三)知识巩固运用:(15分钟左右)(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成员相互纠正答案)
1、下图是“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配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孟买每个月气温都超过______℃,
其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
(2)孟买降水量较多的是从__ _月至____月,风向是_ ,风从 吹向 。(海洋或陆地)这时是 季,易发生 灾。
(3)孟买降水量较少的是从_____月至_____月,风向是_ ,风从 吹向 。(海洋或陆地)这时是 季,易发生 灾。
(4)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分配状况,可以判断这是属于____ ____气候,这种气候除了在南亚分布很广外,还在东南亚的 _____________分布很广。
(5) 印度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是受
影响;与西南风的变化有关系,
当 时易形成水灾,
当 时易形成旱灾。
2、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A.巴基斯坦 B.孟加拉国 C.印度 D.尼泊尔
3、下列国家中,不是印度邻国的是
A.中国 B.巴基斯坦 C.缅甸 D.泰国
4、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是( )
A.印度河 B.恒河 C.湄公河 D.布拉马普特拉河
5、下面关于印度地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部高,南北低 B.东西高,中间低
C.自北向南,逐渐降低 D.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6、上海世博会印度馆设计灵感源自该国气势恢宏的古老建筑,下列建筑中给印度馆设计人员带来灵感的是 ( )
六、小结: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节 印度 第二课时
一、课 题: “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和“发展中的工业”
二、学习目标:
1、掌握印度的主要农产品以及粮食生产状况。
2、借助阅读材料及地图分析印度粮食有大量进口到自给有余的原因。
3、看图说出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地区
三、学习重点:
1、掌握印度的主要农产品以及粮食生产状况。
2、印度的人口情况和工农业发展的最新特点
四、学法指导:讨论分析、读图法相结合
五、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在我国西南邻国中的文明古国是_____,是南亚面积_____的国家,人口已经超过_____亿,仅次于_____,居世界第 位。
2、印度地形分布特点:北部是_____,中部是______,南部是______。
(一)新知自学:(15分钟左右)(学生阅读课文38—40页,分组讨论完成,相互对正。)
1、(1)印度为什么十分重视粮食生产?
(2)印度在过去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是什么?
(3)20世纪60年代后,印度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哪里?
(4)“绿色革命”的含义是什么?
2、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
3、印度的 产量居世界第一, 产量居世界第二。 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中心, 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中心。 产业居世界第二。
(二)合作探究:(15分钟左右)(小组共同讨论,组长搜集疑难问题,师生探讨完成)
1、学生读图“印度水稻与小麦分布图”、“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分析粮食作物的分布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地形分布的对应关系。
北部平原 降水较多 小麦
沿海平原 降水丰富 水稻
中部高原 降水较少 棉花
2、生阅读“印度矿产资源、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图7。43,思考:印度钢铁、棉纺织和麻纺织工业的分布与原料产地有什么关系?
3、活动40页思考:
(1)核电工业、计算机软件、航天工业是传统工业还是高新技术产?
(2)贫穷落后的国家就永远贫穷落后吗?
(3)你认为高新技术产业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吗?
(三)知识巩固运用:(10分钟左右)(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解决疑难问题)
【2010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1、(11分)南亚是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之一。读南亚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平原、B 山脉、 C 高原
D 河、 E 国家
(2)A平原东部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与同纬度其它地区相比,该地区冬季气温偏高,试从地形方面分析其成因 (3)C高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该地区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是 。
(4)过去,印度利用当地丰富的 资源发展了钢铁、机械工业。近几年印度 业发展迅速,其产业中心是班加罗尔。
【答案】 (1)恒河 喜马拉雅 德干 印度河 斯里兰卡(每空1分,共5分) (2)水稻(1分) 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冷空气南下,故气温偏高(1分)(3)棉花(1分) 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1分)(4)煤、铁(1分) 软件(1分)
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