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6 11:4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
单选题
1.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淡雅(yǎ)
?
?烂漫(màn)?
?
瘫痪(huàn)
B.侍弄(sì)?
?
?絮叨(xù)?
?
?
?
翻来覆去(fù)
C.砸碎(zá)?
??捶打(chuí)?
?
?整宿(sù)
D.憔悴(jiāo)?
仿膳(shàn)?
?
诀别(jué)
2.
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

A.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地步,境地)
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D.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形容说话啰唆)
3.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梦想不是一场比赛,制定不出比赛的标准,也根本无法比赛。
②不要为了梦想去“直奔主题”,那会失去很多人生的阅历和积淀。
③梦想从不卑微,你只要牢牢拥有它,追逐它,它就是高贵的。
④当有一天你实现了那个说不出口的梦想,你会“呵呵”地笑出声来,快乐充盈着每一个细胞。
⑤只要你心中梦着、想着,你的生活就会一直希望着、美好着。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4.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史铁生先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课本中。
C.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D.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5.
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
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
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二、
填空题
6.
根据下列所给词语含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功能。________
(2)形容人脸色不好。________
(3)颜色鲜明而美丽。________
(4)高尚纯洁。________?
7.
选词填空。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________(淡雅
雅致
清淡),白色的花________(高洁
洁净
高贵),紫红色的花热烈而________(沉稳
深奥
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8.
请依照例句进行仿写,来表达你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例句:母爱如虹,闪耀美丽的光辉;母爱如歌,唱出心中的真情。
仿句:母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综合读写
9.
七年级某班以“细说母爱”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班级进行主题宣传活动,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2)活动中,丹丹同学拟写了一篇短文,以表达对母爱的感恩之情。下面是短文的部分内容,请你按照要求帮她修改。从现在开始,【A】________。当妈妈下班回来,帮她倒一杯热茶;当妈妈累了一天终于可以坐下来了,帮她捶捶背,揉揉肩;当妈妈要睡觉了,帮她打一盆热水,暖暖脚;【B】________。
①【A】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________”一词删除。
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
(3)当母亲生日到来时,你准备对母亲说些什么话?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四、
现代文阅读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2)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意?
(3)结合原文,说说下面两句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①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提示:句中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②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提示:句中画线词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4)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
?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老海棠树(节选)
史铁生
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得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有删改)
(1)本文词语运用很有特色,请从文中(A)、(B)两处画线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评析。
(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2)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
(3)阅读第⑦⑧两段,说说“奶奶”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而且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都在灯下学习。
(4)文章多处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请仿照示例,再举一处。
【示例】前文: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
后文: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前文: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后文:_______________
(5)“我”的过错铸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还有机会弥补,你觉得“我”会怎样做?(50字左右)
五、
写作
?
12.
微作文。
《秋天的怀念》多处运用细节描写,人物、事件写得富有特色。请你也写一个细节描写的片段。(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答案】
A
2.
【答案】
B
3.
【答案】
B
4.
【答案】
C
5.
【答案】
B
二、
填空题
6.
【答案】
(1)瘫痪
(2)憔悴
(3)烂漫
(4)高洁
7.
【答案】
淡雅,高洁,深沉
8.
【答案】
海,蕴藉无尽的深沉,诗,吟出心中的柔情
三、
综合读写
9.
【答案】
示例一:山,没有母亲
的爱高;海,没有母亲的爱深。

例二:母爱像春天的暖风,吹拂着我们的心。
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亲身的实际行动感谢母亲,当我们考试后,给妈妈奉上一份沾沾自喜的答卷,亲身,沾沾自喜,称心如意
亲爱的妈妈,岁月的磨砺让你的青春老去,风雨的洗涤让你的红颜褪色,但是在我的心中,你就是那朵最美丽的牡丹花﹣﹣富贵又吉祥。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祝福您生日快乐!(答案不唯一)
四、
现代文阅读
10.
【答案】
(1)不好,“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北海的各色花象征着人生百态,但不论哪一种都应活出一种姿态,活出人生命的个性、尊严和价值。
(3)①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坐”“站”两个动词写出了母亲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让她手足无措,甚至有些失态。“那就赶紧准备准备”体现母亲的急切,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
②“绝”和“竟”,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的病重、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4)第①段:恳求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第⑦段:表明“我”对母亲的话有了真正的理解,坚定了生活的信念,要与妹妹一起坚强、乐观地活下去,活得更加精彩。
11.
【答案】
(1)【示例】(A)海底捞月:生动地表现了“我”敏捷的动作和顽皮淘气的个性。
(B)终于:足见奶奶低头不语时间之久,体现了此刻奶奶非常惭愧、沮丧、失落的心理。
(2)春:糊纸袋。夏:补花、洗菜。秋:扫院子、扫大街。冬:在灯下学习。
(3)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想学点文化,跟上时代,有一份工作。
(4)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
(5)“我”会为奶奶倒杯水,然后诚恳地向她表示歉意,跟她说“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精神,她的执着追求是给予“我”的一笔宝贵财富。
五、
写作
12.
【答案】
示例:忽然只觉得耳膜一阵振动,一串细细的脚步声,那么碎,那么轻,生怕打搅了我。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它承载了数不尽的爱,奔走在两扇门之间。“吱,”门轻轻地开了,母亲走到我旁边,轻轻地说:“不早了,睡吧,别累坏了。”“要睡你去睡,没看我正忙着么?”我没好气地喊道,似乎这一声能把所有在心里的气都发泄。母亲无语。随后又是一阵脚步声,还是那么轻,那么碎,不同的是,声音越来越远……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