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4-24 14:5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1~10题各1分,11~25题各2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 B.蜡烛通过小孔成像C.屏幕上的手影 D.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3.1994年,苏梅尔-列维彗星裂成二十多块碎片撞向木星,产生了巨大的爆炸,但是身处地球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的声响,这是因为(  )
A.彗星的碎片太小,没质量 B.爆炸产生的声音很弱,听不见
C.太空是理想的真空,不传声 D.该爆炸不会引起振动
4.如图4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5.下列哪种电器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
A.电磁继电器 B.发电机 C.电磁铁 D.电铃
6.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提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7.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
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
的 (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8.要使手电筒正常工作,两节干电池的正确安装是(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都不正确
9.如下图所示,用导线把灯泡、电池和四种物品分别相连,灯泡不发光的是 ( )
10.声音在空气、水、酒精、钢管这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空气 B.水 C.酒精 D.钢管
11.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 )
A.小于50° B.大于50° C.大于40° D.小于40°
12.一个人以1米/秒的速度向竖直的平面镜靠近,镜中像相对于他本人的速度是( )
A.2米/秒 B.1.5米/秒 C.1米/秒 D.0.5米/秒
13.对于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B.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电阻有关
D.由I=U/R得R=U/I,说明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
14.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 )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1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 )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16.图16是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示意图,当水银温度计内的水银柱上升至与其上端的金属丝相接触时,出现的情况是(  )
A.红灯亮  B.绿灯亮
C.红、绿灯同时亮   D.红、绿灯都不亮
17.某同学按照左边的电路把右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那么他所选择的电路图是 ( )
18.如图18所示,当闭合开关S,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左移动时,图中的电磁铁( )
A.b 端是N 极,磁性增强 B. a端是N极,磁性减弱
C.a 端是N 极,磁性增强 D. b 端是N 极,磁性减弱
19.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家中的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等电器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是 ( )
A.串联的 B.并联的
C.可以串联,可以并联 D.电灯与插座应串联,电视机与冰箱应并联
20. 甲、乙两个磁极之间有一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20所示。那么( )
A.甲、乙都是N极
B.甲、乙都是S极
C.甲是N极,乙是S极
D.甲是S极,乙是N极
21.电压表有“0~3”伏和“0~15”伏两个量程,下列所述的选择原则正确的是( )
A.尽可能选用大一些的量程
B.尽可能选用小一些的量程
C.经触试后,被测电压不超过小的量程时,应选用小的量程
D.尽管选用的量程不同,但对测量结果毫无影响,所以,在不损坏电压表的前提下,量程可随意选择
22.下列用电器中无需用变阻器的是 ( )
A.普通家用的白炽电灯 B.电视机 C.可调亮度的台灯 D.调温电熨斗
23.某同学站在清澈平静的水池边,看到水底的石头是( )
A.变深了的石头实象 B.变浅了的石头实象
C.变深了的石头虚象 D.变浅了的石头虚象
24.如图24所示,当开关K1闭合、 K2断开时,电压表读数为
3.0伏特;当开关K1断开、K2闭合时,电压表读数为4.5伏,
则此时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
A.3.0伏,4.5伏 B.1.5伏,4.5伏
C.3.0伏,1.5伏 D.1.5伏,3.0伏
25.如图25所示电路中,已知电表a、b的接法正确的是 ( )
A.a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 B.a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
C.a和b都是电流表 D.a和b都是电压表
二、简答题(26~34题每空1分,35题6分,共30分)
26.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_伏,电灯与控制它的电键之间是_____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电灯工作时,________能转化为光能和其他形式的能.
27.刘勇说:我就是闭是眼睛也同样知道是谁在说话.可知,刘勇是根据不同的人说话的_____
不同来判断的;“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传播的;站在锦江的河岸上,有时可以看到河中的小鱼游来游去,老师说我们看到的只是鱼的像,这是由光的______ 形成的.
28.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减小噪声源噪声的是________;属于远离噪声源或设置屏障的是_______;属于在人耳处减小噪声的是________。
①城市禁鸣喇叭;②纺织女工带上耳塞;③汽车上安装消声器;④将飞机场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城郊;⑤城市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屏。
29.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 如图29所示, ____(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30. 如图30所示,甲图中让金属棒ab水平向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摆动.此实验装置是研究_____________现象的,_________就是利用这种现象制成的.将磁极上下对调,其他不变,观察指针摆动情况,这样操作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装置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一段导体中通过的电流是2 A时,它两端的电压为20 V;若要使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变为1 A,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应为 V;如果该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为0V,该导体的电阻值为_ _Ω。
32. 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32可知,元件A的电阻是__________Ω,将元件A、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A的电流是__________A,干路上的电流是__________A。
33.如图33所示,是小明用照相机对同一景物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当拍摄完甲后再拍摄乙,小明移动了位置,并且还要将镜头 (填“往前伸”或“往后缩”)
34.如图34是光在水和空气两种物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6=60度,∠3=40度,则反射角为_______度,折射角为_ _度;物质I是____ _(填“水”或“空气”) 。
35.作图题:
①在图甲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②在图乙中根据磁针静止时的指向,画出磁铁的南北极和磁感线方向;
③在图丙中,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S极及磁感线的方向.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
36.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应多次改变_________(入射角/反射角),观察并记录有关数据,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小明使用了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线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A纸板沿E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B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F.实验时,光屏前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_反射.若将B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B纸板上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_______性.
37.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1)在图甲中,请你用笔画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2)在闭合开关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_____端(填“左”或“右”);
(3)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3V,这可能是由于_________造成的;
(4)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Ω;
(5)若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移动滑片的位置,多次测量过程中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大小变化是相反的,则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
(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为乙图中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39题3分,40题3分,41题6分,共12分)
3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的电压是6V,灯L1的电阻是8Ω,通过的电流是0.5 A,求: (1)灯L1两端的电压; (2)灯L2的电阻。
40.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2=12Ω,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1A,
电流表A的示数为I=1.5A,
求:(1)电源电压U;(2)求R1阻值。
41.图甲和图乙是利用热敏电阻来测量温度的原理图,电源电压均为20V且保持不变,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Ω。则:
(1)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2)当温度为60℃时,图乙中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3)若图乙中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试求此电路能够测量的最高温度。
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答题卷
一、选择题(1~10题各1分,11~25题各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简答题(26~34题每空1分,35题6分,共30分)
26. 伏、 、 27. 、 、__________
28. 、 、__________ 29. 、
30. 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V、 Ω
32. Ω、 A 、 A
33. 34. 度、 度 、_________
35.作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
36.(1) 、
(2)
(3) 、 、 (4)
37.(1)请你用笔画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2) (3)
(4) V 、 Ω
(5)
38.(1) cm (2)
(3) 、 (4)
四、分析计算题(39题3分,40题3分,41题6分,共12分)
39.
40.
41.
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0题各1分,11~25题各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A B A C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D C B A D A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D C A
二、简答题(26~34题每空1分,35题6分,共30分)
26. 220 伏、 串联 、 电 27. 音色 、 直线 、__折射_
28. ①③ 、 ④⑤ 、___②__ 29. 乙 、 凹
30. 电磁感应___、 发电机 、 感应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是否有关 、____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_
31. 10 V、 10 Ω
32. 5 Ω、 0.5 A 、 0.9 A
33. 往后缩 34. 30 度、 50 度 、___水____
35.作图 (略)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
36.(1) 入射角 、 发射角等于入射角
(2) 三线共面
(3) 漫 、 不能 、 在 (4) 可逆
37.(1)请你用笔画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2) 左 (3) 电灯断路
(4) 2.4 V 、 10 Ω
(5) 电压表接滑动变阻器两端
38.(1) 11 cm (2) 成像在光屏中央
(3) 实 、 正立 (4) C
四、分析计算题(39题3分,40题3分,41题6分,共12分)(略)
39.
40.
41.
图4
图16
图15
图18


N
S
图20
图24
图34
图33
图25
图29
图30
图32
甲 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