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与计划免疫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免疫与计划免疫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4-24 15:0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8.1.2免疫与计划免疫
学习目标:
1.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其作用。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运用计划免疫预防疾病。
衔接知识回顾: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那三个方面?
新课导学:
学习任务一:人体的三道防线(教材77页)
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 还有 作用。呼吸道粘膜上有 ,具有 的作用。
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 。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破坏病菌的 使病菌溶解。血液和组织器官(淋巴结、脾脏、肝脏)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 吞噬消化。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 ,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 ,叫做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
学习任务二:区别非特异免疫和特异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 的病原体,而是对 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包括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天然的防御功能。(教材77页)
2.特异性免疫: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 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包括第三道防线后天的防御功能。(教材78页)
学习任务三:免疫的功能(教材78页的彩图)
1.清除体内 、 和损伤的细胞。
2.抵抗 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3.监视、 、 体内的异常细胞。
学习任务四:计划免疫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着科学的 ,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以达到 、 和 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教材79页)
探究合作展示:
1、教材76页的一二三题,做在书上。
2、教材80页的一题,做在书上。
知识巩固:
1.人体唾液中含有大量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这属于( )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D.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2.注射天花疫苗,可增强人体的(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先天性免疫 D.第二道防线
3.下列选项不属于人体防线的是( )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皮肤的屏障作用 D.口服抗生素消灭体内病原体
4.传染性非典肺炎的病原体为(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寄生虫
5.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乳酸的杀菌作用 B.麻疹患者痊愈后不会再患麻疹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6.下列各种动物中,哪种动物是病原体?( )
A.蛔虫 B.虱子 C.跳蚤 D.鼠
7.人体能及时清理体内的衰老、破损和死亡的细胞,这属于( )
A.防御病原体对人体的感染 B.保持人体自身结构的稳定
C.免疫具有的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中的一个方面 D.以上答案均正确
8.为严重烧伤的患者移植他人的皮肤,移植的皮肤不易成活,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皮肤属于( )
A.疫苗 B.抗原 C.抗体 D.病原体
拓展提高:
1.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内的淋巴细胞在天花病毒的刺激下,就会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 )
A.抗原 B.抗体 C.病原体 D.特殊的糖类
2.移植异体器官往往不易成活,用免疫学原理分析,移植器官相当于( )
A.抗原 B.抗体 C.疫苗 D.有毒物质
3.下列各组中,二者都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A.脾脏、溶菌酶 B.淋巴结、胸腺 C.淋巴细胞、脊髓 D.脾脏、白细胞
4.在我国传染病专家不幸感染“非典”,他冒险尝试将已愈非典病人的血清注入自己身体内,从而成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已愈病人的血清相当于( )
A.传染病 B.病原体 C.抗原 D.抗体
5.一个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人属于( )
A.病原体 B.传播途径 C.传染源 D.易感人群
6.吞噬细胞属于(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