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口迁移 学案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人口迁移 学案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06 17:3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2
人口迁移
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2.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3.认识人口迁移的类型,说明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学习要点
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1.概念: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_______或________的人口移动。
2.按照是否_________,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人口机械增长
(1)概念:_________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2)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_______时,该区域为__________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___________时,该区域为_____________区。
(3)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决定的。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原因:__________理论。
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_____(排斥力)与迁入地的______(吸引力)共同构成。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_______,迫使人们______;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_______,促使人们________。
2.
影响因素
推力
拉力
自然
人文(经济、政治、军事、文化)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
3.国内人口迁移
(1)
时期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
工业化以前
工业化以后
(2)大规模的国内人口迁移(1949年之后)
①改革开放以前
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______、_____地进行。20世纪50年代,为了开发边疆,国家有组织地移民边疆的各类人员达百万之众。
②改革开放以后
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同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吸引大量内陆人口迁入。
达标检测
1.为什么近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
A.气候
B.资源
C.政策
D.战争
2.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婚姻家庭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3.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据此回答下题。
(1)若此图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迁移的主流,则乙地可能表示(???)
A.经济发达的城市
B.西北内陆地区
C.人口稀少的农村
D.风景优美的山区
(2)若此图表示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北美
C.从亚洲迁往非洲
D.从欧洲迁往亚洲
4.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姓氏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据此回答下题。
(1)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2)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
A.甘肃省
B.河南省
C.江苏省
D.四川省
5.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左图和右图并回答下题。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2)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
6.夏里乡、拥巴乡、瓦巴乡是西藏昌都八宿县西此部最偏远的三个乡镇,地势险要、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短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象极为严重,是八宿县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借助国家易地搬迁的好政策,八宿县针对“夏里三乡”组织实施整乡搬迁工作,搬迁的村民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2019年7月底整乡搬迁任务全部完成。据此完成下题。
(1)“夏里三乡”整乡搬迁最直接的影响是(??
)
A.实现了地区脱贫致富
B.降低了当地老龄化水平
C.改变了当地传统文化
D.促进了地区城镇化进程
(2)“夏里三乡”整乡搬迁的村民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
④保持原有生产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重庆市是成渝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下图示意2016年重庆市不同功能区人口流动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流动对渝东南生态保护区产生的最主要影响可能是(
)
A.人口密度增加
B.经济收入减少
C.人地矛盾减缓
D.就业机会减少
(2)2016年重庆市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
A.外出务工人员增加
B.外出求学人员增加
C.流入人口占据主导
D.人口主要流向邻省
(3)重庆市人口流动会促使(
)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城乡差距不断加大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8.城归就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下,一些已经跳出“农门”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踏上返乡路,成为新一代的“城归族”。国务院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450万,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去农村创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一代“城归族”的出现反映了(
)
A.全面逆城市化现象
B.城市产业向外转移
C.第一产业成为主导
D.农村投资环境改善
(2)大量的“城归族”将首先改变农村人口的(
)
A.受教育水平
B.职业构成
C.地区分布
D.性别比例
(3)“城归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
)
A.增大了交通运输压力
B.加大了城市病的强度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增大了城乡经济差距
9.2019年铁路春运大数据显示,“反向春运”成为新热潮。“反向春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从而产生的“春运”现象(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反向春运”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
②老年人收入不断地提高
③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
④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反向春运”给子女工作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
A.环境负担加重
B.拉动春节旅游消费
C.房租价格上涨
D.加剧节假日用工荒
(3)针对“反向春运”,交通运输部门应(
)
A.加速水陆联运,优化资源配置
B.提高春运票价,调控旅客人数
C.加快高铁速度,缩短旅行时间
D.均衡配置运力,满足出行需求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因叙利亚长期武装冲突而离开该国的难民总数为460万。同时,国内流离失所者数量明显更多,有超过760万人被迫离开自己的住所,迁移至该国更加安全的地区。近些年来,叙利亚冲突不断,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为躲避战火,不断有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D正确。
2.答案:C
解析: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自发性迁移往往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够有更高的生活水平。古往今来的人口迁移,均是如此。其他因素对自发性的人口迁移的影响远不如经济因素的影响广泛和普遍。由经济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呈自发性特征,C正确。
3.答案:(1)B;
(2)B
解析:(1)该题考查我国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及流动人口数量少、规模小、频率低,主要是政策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的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东部、中部向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为了开发边疆地区而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B正确。
(2)当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故北美经济较亚洲发达,故人口由亚洲迁往北美地区。
B正确。
4.答案:(1)B;
(2)C
解析:(1)历史上,李姓人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主要是由于历史上河南处于中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甘肃高,从而吸引李姓人口迁移至此。B正确。
(2)一个省份人口迁入越多,不同姓氏的人口就越多,选项所列四个省份中,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最高,人口以迁入为主。C正确。
5.答案:(1)D;?(2)B
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和资料分析运用能力。从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地区构成反映,主要的流出省区为中西部省区,而主要的流入省区为东部沿海省区,D正确。
(2)“民工潮”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农村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解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加上农村本身潜在未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形成大批未就业人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农村高,吸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形成“民工潮”。
B正确。
6.答案:(1)D;
(2)A
解析:(1)“整乡搬迁”不意味着直接实现了地区脱贫致富,A错误;“整乡搬迁”有青壮年也有老年人,是所有人的搬迁,当地老龄化水平不变,B错误;没有改变当地传统文化,C错误;根据材料“整乡搬迁,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可知当地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D正确。
(2)距离近,自然环境相似,自然环境的适应性,①正确;?夏里乡、拥巴乡、瓦巴乡是西藏昌都八宿县西此部最偏远的三个乡镇,地势险要、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短缺,交通落后,②错误;?
距离近,风俗习惯的相似性,③正确;?
生产方式落后,不是为了保持原有生产方式,④错误。A正确。
7.答案:(1)C;(2)C;(3)A
解析:(1)由图可知,渝东南生态保护区人口流出大于人口流入,当地人口数量减少,会使人地矛盾减缓,A错误、C正确;根据图中信息难以判断当地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变化状况,B、D错误。
(2)读图计算可知,2016年重庆市流出总人口为230万,流入总人口为246万,流入总人口多于流出总人口,说明流入人口占据主导地位,C正确;A、B项所述内容无法判断;重庆市及其邻省位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较低,流出人口主要流向沿海发达地区,D错误。
(3)根据上题计算,重庆市流入总人口多于流出总人口,城市人口规模会扩大,A正确;流入人口多为青壮年人口,可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B错误;人口从乡村流入城市,会给乡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促进对外交流,缩小城乡差距,C错误;重庆市面积较大,净流入人口只有10多万人,城市用地规模不一定会扩大,D错误。
8.答案:(1)D;(2)B;(3)C
解析:(1)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我国还处于城市化阶段,不会出现全面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城归族”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回乡创业,创业不能体现城市产业向外转移,B错误;“城归族”返乡创业不是从事第一产业,第一产业不是主导,C错误;随着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和促进乡村发展政策的实施,农村地区投资环境改善,因此大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将创业的方向转向农村地区,D正确。
(2)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大量“城归族”在农村地区创业,会带动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发展,使农村劳动者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大量的“城归族”将首先改变农村人口的职业构成,B正确。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改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A错误;“城归族”回乡创业对农村人口的地区分布影响较小,C错误;“城归族”的性别有男性也有女性,对农村人口的性别比例影响不大,D错误。
(3)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城归族”回到农村创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C正确,D错误;经济差距缩小,会使人口的跨地区流动性减弱,减小了地区之间的交通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病,A、B错误。
9.答案:(1)C;(2)B;(3)D
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反向春运”是在过年期间年轻人不回家探亲,而是将父母接到工作所在地城市过年。随着经济发展,以往回家过年的观念得到转变;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和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反向春运”提供了保障,所以①③④对,C正确。
(2)本题考查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反向春运”是短期的人口流动,不会造成城市环境负担加重,A错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春节,此时子女正值假期,往往会陪父母到附近旅游,可以增加工作城市的旅游消费,B正确;老人到城市里过年对房租价格基本无影响,C错误;“反向春运”能够保证劳动者留在城市,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春节假期期间劳动力紧张的问题,D错误。
(3)本题考查交通运输部门应对人口流动的措施。“反向春运”减少了正向春运的交通运输压力,但提高了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大城市的交通运输压力,所以交通运输部门应均衡配置运力,满足出行需求,D正确。水运速度较慢,而春节假期时间较短,因而“反向春运”中选择水路运输的乘客较少,A错误;提高春运票价,会提高出行成本,此举不可行,B错误;高铁速度的提高与我国科技水平等因素相关,且“反向春运”中乘客多为老人,对旅行时间要求不高,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