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透镜及其应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复习课件
一、透镜的分类:
学什么
二、概念:
凸透镜和凹透镜
三、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光 心(O)
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焦 点( 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焦点。
焦 距( f )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叫凸透镜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叫凹透镜
透 镜 的 分类
F
F
●
●
F
F
●
●
凸透镜使光线会聚
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焦点
焦点
焦点
O 光心
O 光心
f
1、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
过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被折射后平行于
主光轴射出。
四、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F
注:实像与虚像
1、实像——
(1)实际光会聚形成的像。
(2)能呈在光屏上的像。
2、虚像——
(1)实际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
(2)能看到但不能呈在光屏上。
如:小孔成像
如:平面镜成像
物距(u)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距(v)即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
(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像与物同侧或异侧 实像或虚象
u>2f
u=2f
fu=f
uf缩小
倒立
异侧
实像
v>2f
放大
倒立
异侧
实像
无像
放大
正立
同侧
虚象
V=2f
等大
倒立
异侧
实像
口决
一焦分虚实
二焦分大小
虚同正,实异倒
像儿物儿相追赶
成实像,u小,v大,像大;
成虚像,u大,v大,像大;
设计
课题
预备
实验
10
5
论证
口诀
练习
拓展
挑战
返回
结束
应用
镜头(凸透镜)
(像)
照相机能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镜头(凸透镜)
投影片(物)
像
屏幕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能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投影仪
放大镜
放大
1、眼睛 好 像 照相机
___ 相当于 镜 头
___ 相当于 胶 片
2、眼睛通过___改变___的厚薄,来看清楚近处和远处的物体。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晶状体
睫状体
眼睛和眼镜
眼睛的晶状体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
膜上,形成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象
近视眼
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比正常眼凸,变得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强,从无限远处射来的平行光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会聚在视网膜前。
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
眼睛的结构:
眼睛和眼镜
远视眼
眼镜的度数:
原因:晶状体比正常眼扁些,晶状体太 簿,折射光的能力太弱,平行光的会聚点在视网膜后,因此,来自近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矫正方法:配戴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
透镜焦度:透镜焦距的倒数。即:
Φ = 1/f
眼镜的度数:透镜焦度乘以100
透镜的焦距单位:米(m),近视镜片为负值,如:-200度,远视镜片为正值,如:+200度。
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
结构
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作用
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作用相当
于投影仪的镜头。
载物台:承载被观察物体。
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便于观察
物体。
原理:
望远镜
结构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
成实象。
目镜:靠近眼睛,作用相当于放
大镜。
原理:
1.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从离凸透镜1.5f处移到3f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小,像距变小
B.像变小,像距变大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大,像距变大
A
2.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使在光屏上出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则该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6CM B.8CM .C12CM D.18CM
A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一清晰的放大的像,此时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由此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___ ___;再将烛焰移到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使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为__ ___
10倒立缩小实像
4、医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
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
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
于________________,我们用它能看到汞柱被放
大后正立的_________像。
凸透镜(放大镜)
虚
5、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到凸透镜20cm处,调
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
像,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1cm B、12cm
C、20cm D、以上都不对
分析:∵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f< u<2f
u=12cm 即:f<12cm<2f 得:6cm<f<12cm
u=20cm 即:f<20cm<2f 得:10cm<f<20cm
综合上述 10cm <f < 12cm 故选A
A
凸透镜焦距/cm 10 10 10 10 12 12 12 12
物到凸透镜的距离/cm 15 25 45 60 15 25 45 60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30 17 13 12 60 23 16 15
像的倒、正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倒
(1)请分析以上数据,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
结论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大于焦距时,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小
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焦距大的,像到凸透镜距离大些。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6、某同学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实验数据如下表:
(2)根据你探究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你认为上述探究
实验还缺少什么项目?请补在上表下面的两行里。
(3)你觉得该同学的探究实验是否完整和全面?提出你
的看法。
答(3)该同学的探究实验不够完整和全面,探究的都是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焦距的情况,没有
探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焦距的情况,另
外像的性质也仅仅讨论像的正、倒,没有讨论像的大
小、虚实。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