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从古至今有数以百亿的人生活过,但真正在历史的太空中留下深刻印迹的却寥若晨星。孔子、庄子、亚里士多德便是这样的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美国《世界名人辞典》和英国《人民年鉴手册》将他们列入世界十大思想家。
一、从称呼看孔子
1、丘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 -----《史记》
一、从称呼看孔子
2、仲尼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史记》
孔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被追谥“文宣王”。
清顺治二年(1645)御定文庙谥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
十四年(1657),
改称“至圣先师孔子”。
一、从称呼看孔子
3、圣人
二、从特长爱好看孔子
1、军事体育
二、从兴趣爱好看孔子
2、音乐
二、从兴趣爱好看孔子
3、诗
三、从性格看孔子
(二)缺点
(一)优点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 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 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 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四、从工作经历看孔子
四、从工作经历看孔子
1、从政
四、从工作经历看孔子
2、从教
杏坛授业,万世师表
孔子的得意门生
四、从工作经历看孔子
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诗经》书影
《周礼》书影
五、从贡献影响看孔子
《春秋》
《易传》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孔子办私学
孔子思想对世界影响深远
儒学在日本
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早的是日本。孔子在日本的影响不亚于在中国本土。
例如,儒家的“民本”思想成为自由民权思想家走上追求民主之路的桥梁;儒家的“义利之辨”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道德支柱;儒家的“忠孝”观念为近代日本的国家和企业服务;儒家的“中庸”概念用来协调日本的现代政治等等。
韩国尊儒最甚
孔子在韩国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千百年来,韩国每年都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纪念孔子诞辰。 韩国不仅拥有儒教学会、儒教文化研究所等机构,而且在20多所大学里还设有专门研究儒教的学科。韩国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的熏陶。1960年,韩国把儒教的道德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韩国又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韩国挖掘儒教的精髓,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
儒学外传的一千多年来,韩国受儒学影响最深。
三教同源在越南
儒学在秦汉时期即已传入越南。 儒学发展到陈朝取得主导地位,到后黎朝形成独尊之势。在阮朝,儒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
越南儒、释、道三教合一或三教融合的色彩比中国浓厚得多。越南人称之为“三教同源”。
组图: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
《圣人孔子》轰动维也纳 老外看戏学论语?
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
非洲首家孔子学院将落户肯尼亚
中国与瑞典合作建立孔子学院
六、从结局看孔子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总计第 课时 时间:
课题设计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课程标准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孔子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2、 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3、学会通过分析孔子的生平大事总结他的理想追求。明白孔子思想对现阶段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探索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结合教材孔子对后世的影响的史实,在现实中寻找实例。
教学建议 通过提供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论语》原文,于丹《论语心得》视频,“孔子像”,“孔子周游列国图”,“孔子不仕,退修诗书图”,及其阅读教材内容分析概括出孔子生平大事,孔子思想核心,教育思想和对后世影响的具体表现,从而形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正确的评价孔子及其思想。
课时设计 1课时
集体备课教案内容 二次备课内容
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 、难点: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和评价知识结构: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自学礼乐
2.从政失败
3.周游列国
4. 整理典籍
二.开创儒家思想
1.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
2.儒家思想核心内容:礼-仁-中庸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1.办学形式:2.教学内容:3.教育目标(成人-君子)
4. 教育方法:
四.对后世的影响
1. 孔子思想对古代政治的影响
2. 对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影响
3. 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
4. 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教学过程: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学习礼乐(15岁)[探究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 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 影响: 1、孔子提出“仁”和“仁政”思想,反对暴政 2、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 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2、讲学收徒(30岁)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3、从政生涯(51岁)官:鲁—中督宰——司寇政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结果:从政失败4、周游列国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5、献身文化整理文化典籍[探究问题2]孔子一生的活动集中在从政、教学、著述三个方面。试述其主要活动1、从政:担任司寇;夹谷之会;周游列国2、教学:”有教无类” ,开辟私人办学先河;提出一系列教育思想;3、著述:整理编辑“六经”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① 春秋:奴隶制——封建制 “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② 孔子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2、儒家思想:A、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礼是政治概念① 礼的含义:西周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宗法登记制度。 “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② 关于礼的做法: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非礼勿……动”,从而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动乱局面。 ——克己复礼③ 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B、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属于伦理概念 ① 仁的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② 关于仁的做法:“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亲为大” 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 ③ 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 仁爱有等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他把伦理规范的“仁”与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庸。C、中庸(调整方法)——属于哲学概念①调整对象:礼和仁 ②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a、中庸的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b、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3、影响: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西汉成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三、古代大教育家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孔子开创私学,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探究问题4]“有教无类”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它有什么意义?请列举孔子的教育理念。意义: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教育理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2、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孔子“教学目的”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论语》,成为儒家经典。四、评价孔子1、积极意义:(1)对中国:① 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② 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③ 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2)对世界:① 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② 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思想家所启发、借鉴;③ 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2、局限性:维护等级,不平等;3、总 评:世界前列思想家(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探究问题5]孔子及其说学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大思想家:提出“仁”、“礼”、“中庸”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重要思想大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先河,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和一系列教育理念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晚年整理文化典籍:《六经》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历史感悟: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1)指出孔子的身份地位。我们研究孔子主要依据什么资料?孔子是春秋末期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依据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他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之“礼”,主张贵贱有序。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仁”、“礼”思想适应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观,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但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其主张距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
课堂小结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孔子开创私人办学先河 ,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晚年整理文化典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遗产。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组成部分。
教后感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
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仁、 礼、 中庸
思想核心
思想基础
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