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革命的领导人克伦威尔》课件(2课件打包)(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文档属性

名称 《英国革命的领导人克伦威尔》课件(2课件打包)(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4 17:27:13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他是兼罗伯斯比尔与拿破仑于一身”
——恩格斯
“克伦威尔在很多方面和现代的独裁者
不是一种类型。
——丘吉尔
“一些人认为他是个伪君子。他总是宣
称承认国会的权利,但他是一个真正的独裁
者,他所建立的是一个军事独裁政权。”
——迈克尔·H·哈特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一、从乡绅到议员
1.生平简介:
出身贵族1599
伦敦学法律1619
剑桥读书1616
婚后当选议员1628
革命领导人
护国公独裁
因病去世1658
一、从乡绅到议员
1.简介
2.时代特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①背景:
②爆发标志: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
资产阶级壮大(构成、宗教、思想)
封建制度的阻碍(查理一世)
1640年 议会召开
二、治军之道
1.表现:
①挑选骑兵军:
②选拔军官:
③军纪严明:
2.成果:
信奉清教的自耕农;
标准——勇敢和忠诚;
约法三章.
战胜王军,结束内战
1644年7月,
克伦威尔率领骑兵
在马斯顿荒原战役
中大败王军,这是
英国内战的转折
点,克伦威尔赢得
了“铁人”的称号;
1645年,他率“新
模范军”在纳西比
战役中摧垮了王军
主力。
内战的胜利
内战的胜利
马斯顿荒原战役
克伦威尔在纳西
比战役中
三、护国公及其统治
1.背景:
内战结束,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1649
2.表现:
①远征爱尔兰、苏格兰
②解散议会,建立军事独裁
③颁布《航海条例》争夺海上霸权
④积极发展工商业
3.性质:
4.评价:
1649年1月30日,克伦威尔签署死刑令处死查理一世
资产阶级军事独裁制度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但并非资′统治常态,具有过渡性、临时性.
解散议会的原因
克伦威尔解散议会的原
因,主要取决于当时英国的
政治形势。大规模有组织的
群众运动虽然被镇压,但人
民不满情绪依然存在;议会
继续同克伦威尔和高级军官
争夺权力;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为确保既得利益,需要一
个强有力的政权;再加上议
会的软弱腐败,克伦威尔权
力欲的膨胀。于是,议会被其解散。
“恶棍们,滚开!”(共18张PPT)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兴起的背景
新的经济因素出现——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新的阶级出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兴起
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制度触犯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英国资产阶级的兴起
新的阶级和集团的出现都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之上。思考,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兴起的经济基础是什么?结合必修2中相关内容思考,这一经济基础的形成过程。
英国资产阶级的兴起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6世纪英国的海外掠夺、海外贸易的发展和农村的“圈地运动”,英国积累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
资产阶级:金融家、银行家、商业资本家和工场主
新贵族:农村出现的一批经营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的牧场主和农场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开始的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内战爆发:1642年
交战双方:议会军——王军
第一次内战的转折点:纳西比战役
结束的标志:光荣革命(1688年)
克伦威尔治军之道
克伦威尔的骑兵军
来源:
益处:
治军之道:
信奉清教的自耕农
战斗力强,有纪律,勇敢
坚持根据勇敢和忠诚选拔军官
严肃军纪,约法三章
克伦威尔治军之道
战胜王军
主要史实:
1644年,马斯顿草原大败王军,使战局出现转折,赢得“铁骑军”称号
1645年,纳西比战役,全歼王军主力
1646年,结束第一次内战
1648年,平定王党叛乱,又一次结束内战
克伦威尔治军之道
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1649.1.30 查理一世被处死
意义:“君权神授”被否定
封建王权的统治结束
资产阶级共和国在英国建立
护国公
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远征爱尔兰原因:爱尔兰乘英国革命之机独立,仇视英国殖民统治和资产阶级革命
远征苏格兰原因:苏格兰封建贵族拥戴查理一世之子,发动反对共和国的暴乱
意义:英国复辟势力被挫败
护国公
担任“护国主”
“护国主”实质:半君主制的军事独裁的一种形式
确立过程:共和国建立后掌握政权
1653年,用武力解散国会
就任终身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颁布《航海条例》
时间:1651年
目的:
结果:
护国公
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
荷兰拒绝接受,英荷战争爆发
为什么荷兰对上述条款强烈反对?
17世纪的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荷兰商人垄断对英国海外殖民地的贸易,从中获得大量的利润。
这些法令是想把荷兰从英国对其殖民地和欧洲各国的贸易中排斥出去,荷兰当然不肯承认英国的“航海条例”,因此在1652年发生了英荷战争。
战争的结果,英国胜利,荷兰不得不接受“航海条例”,放弃了海上的贸易垄断地位
给荷兰以致命的打击。
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国得到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尼德兰
回忆:三次英荷战争的结果如何?
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英国工业的快速发展
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
改善法律
扶持文化教育
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积极发展工商业
作用: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的水平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