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课程标准】
(1)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整体感知】 列宁的伟大贡献
①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一个政党)
②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一个国家)
③巩固苏维埃政权;
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实施新经济政策;(一个政策)
⑤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一个主义)
【知识梳理】
一.建党:
1.建党准备工作:组织准备:创建彼得堡 协会
思想理论准备:创办《 》宣传革命理论
2.建立布尔什维克党
(1)标志: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大召开,大会把实行 写进党章。
(2) 意义:①标志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真正建立, ②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列宁主义(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思想体系)是 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领导十月革命社会主义诞生( 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实践上来指导十月革命的?)
1.理论上:
(1)发展马克思主义:a变帝国主义战争为 战争的策略
b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理论指导)
(2)发表《 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 依据
(3)写作《 》,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2.实践上:(1)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动武装起义 (2)直接领导十月革命
三.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困境: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形势
外患: 战争还没有结束、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内忧: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白卫军的反革命叛乱
2)措施:(1)外交上:签订《 和约》,与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2)政治上:普遍建立起 政权
(3)军事上:组建 军
(4)经济上:实行 政策
3)影响:1920年,战争取得胜利——政权巩固
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探索[见下表]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
原 因 经济已严重破坏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 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寻找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内容 农业方面 实行 制 ( )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 全部企业 化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代替企业收归国有
贸易方面 国内贸易 化; 自由贸易,开放 取代贸易国有化
分配制度 实物 制 按劳分配代替实物配给制
特 点 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牺牲农民的利益;带有共义色彩的军事统制政策。 利用 ,发展
结 果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红军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经济开始恢复,政权得到巩固
结 论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现代化问题:电气化设想。著名公式:共产主义=( )+( )
3.政权建设的探索
4.执政党建设的探索
5.民族问题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呢?
五.总评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
1.他领导了十月革命,捍卫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和独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他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
3.他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典型例题】
1.读图回答:
图一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图二 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成立 图三 国内战争时期的红军战士(1)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列宁对俄国革命的任务作了怎样的论述?
当时俄国政治形势最突出的特点是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2)据图二,我们能够得到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首先在俄国成立;列宁是苏维埃政府的领袖等。(言之有理即可)
(3)分析图三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结果。
原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协约国帝国主义敌视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不满俄国单独与德国媾和,对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组建了红军,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进行坚决的回击。
结果:经过三年多的战斗,...胜利,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填空题答案: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火星报 1903 无产阶级专政 国内战争 四月提纲 国家与革命 布列斯特和约 红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征集制 商品货币 国家资本主义 苏维埃政权 全国电气化
【同步测试】
1、 阅读下列材料:(44分)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来。”——《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冲击的办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列宁说它“已经失败了?”(2分)
(2)据材料二,苏联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有何特点?(4分)
(3)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4分)
2、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
HYPERLINK "http://image./i 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1%D0%C4%FE%BB%E1%BC%FB%C0%B4%B7%C3%C5%A9%C3%F1&in=1&cl=2&cm=1&sc=0&lm=-1&pn=0&rn=1" \t "_blank"
(1)根据图一说明列宁在十月革命中起到怎样的作用?(4分)
(2)观察图二,根据十月革命后的情况,你能推测出列宁和农民交谈的话题吗?(4分)
(3)从图片中,你可以总结出无产阶级革命的那些经验?(2分)
1、 (1)“冲击办法”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是因为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特点:充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调节和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3)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的调节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1)展示列宁作为十月革命领袖的风范。四月提纲的报告,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列宁是十月革命的号召者、决策者、直接领导者。(2)可以是农民响应革命情况,也可以是农民向新政府提出建议等话题,每一个话题必须要结合历史背景说明缘由。(3)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无产阶级必须以农民为革命的同盟军;伟大的革命领袖是革命成功的必要条件。
图一
图二(共12张PPT)
回忆:《蜜蜂引路》这篇课文体现出列宁的什么品质?
留心处处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 列宁
1、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4、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
5、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列宁
研究人物的一种方法:阶段论
少年——壮年——中年——晚年
阶段论,从纵的角度看,一生变化起伏,具有“阶段性”,历史人物都有一个运动的过程,都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并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征。
——《史学概论 》贾东海 郭卿友
例如:
列宁生平
社会主义
少年
壮年
中年
晚年
孕育
萌芽
诞生
成长
少年时期初步接触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影响,产生强烈的革命热情。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孕育。
结合列宁的生平和他早期的革命活动,说说你得到的启示。
从小树立起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振兴而学习工作的人生理想。
建党准备工作:
组织准备:创建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思想理论准备:创办《火星报》宣传革命理论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大会把无产阶级专政写进党章,标志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真正建立,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思考:列宁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怎样的准备 俄国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在哪年建立的 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壮年社会主义思想萌生组建无产阶级政党
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青年总是更乐于跟革新者走的。我们是跟旧的腐朽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青年总是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
——列宁
中年领导十月革命社会主义诞生
思考探究 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实践上来指导十月革命的?
理论上:
(1)发展马克思主义:
a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
b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理论指导)
(2)发表《四月提纲》
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3)写作《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中外联系 十月革命走的是什么道路?中国共产党下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又是什么道路?为什么两国的革命道路会有所不同?这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工作作风?
实践上:
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动武装起义
直接领导十月革命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结合必修1、2说说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处境?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政权?
课后思考题:这与建国初期中国巩固政权斗争有何异同?
内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白卫军的反革命叛乱
外部: 战争还没有结束、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措施:
《和平法令》,与德国、奥匈帝国议和,推出一战
《土地法令》,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
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七大,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
反对国内叛乱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晚年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社会主义成长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
课后思考题: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呢?
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过大量的探索,列宁主义在探索中创新和发展,这些探索的经验教训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探索
政权建设的探索
执政党建设的探索
民族问题的探索
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满足农民有关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愿望、、、农民在本地范围内自由支配余粮等项要求。”
材料三、“我们的机关实质上是从沙皇和资产阶级那里过来的机关”,“是资产阶级和沙皇制度的大杂烩。”
1、材料一中所说的办法是什么?列宁为什么说它错了?
2、材料二与材料一比较在农业方面政策有何变化?有什么作用?
3、依据教材,分析列宁是如何设想改变材料三中问题的?
列宁生平
社会主义
少年
壮年
中年
晚年
孕育
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萌芽
《资本论》建党活动
诞生
列宁主义、十月革命
成长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长空的雄鹰,决不因暴风雨而收起它的翅膀。
——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