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3 10:1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罗马发展时间线索
罗马城
罗马
共和国
罗马称霸
地中海
罗马
帝国
帝国
分裂
西罗马帝国灭亡
(前1000年)
(前509年)
(前2世纪)
(476年)
(395年)
(前27年)
欧亚非
帝国
(2世纪)
温故知新
西罗马帝国灰飞烟灭,西欧的历史和文化,由于蛮族的征服而发生变异——
“蛮族”日耳曼人占领
帝国政权保存,成为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罗马的统治,只能余波荡漾在欧洲人的记忆中,欧洲历史进入封建社会——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约从公元476年到1640年之间一千年来的欧洲历史。也就是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中古时期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约从公元476年到1640年之间一千年来的欧洲历史。也就是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界
同学们都听说过圣诞节,你知道圣诞节的来历吗?圣诞节是某个宗教的重要节日,你知道是哪一种宗教吗?
导入新课:
《最后的晚餐》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一、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你认识它吗?
或许你看到过这样一幅图片:
1、兴起:
一、基督教的兴起
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
2、基督教兴起的原因:
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一、基督教的兴起
人们把希望寄托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3、创始人:
一、基督教的兴起
耶稣
5、传播:
4世纪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4、教义:
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狄奥多西一世

他是上帝的独生子,母亲叫玛利亚。他曾行过很多神迹,让瞎子复明,跛子行走,死人复活。据说耶稣为拯救人类,带领12个门徒,四处游说,触怒了统治者。犹太贵族勾结罗马总督,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他的一个叫犹大的门徒出卖了他,犹大坐在第13个座位上,因此西方把13看做晦气的象征,并且与星期五一起视为凶日。
传说中的耶稣
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子耶稣
耶稣
Jesus
公元前6/前4~约29/30
基督教的经典
《圣经》封面
十字架
  传说,耶稣曾被钉在十字架上,为救世人在十字架上舍去自己的生命。十字架成为基督教的“圣物”。
创立
第三单元





Christmas
Easter Day
Dionysia
圣诞节(12月25日)。庆祝耶稣的诞辰,又名“耶诞节”。
复活节(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间),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礼拜日,纪念耶稣基督复活。
狂欢节(基督教四旬斋前饮宴和狂欢的节日)。特色:化妆舞会、彩车游行、假面具和宴会。
创立





基督教重要经典《圣经》已经成为世界上翻译文字种类最多的一本书
教堂
祷告
发展
第三单元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基督教在罗国帝国时期曾受到压制,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基督教正式定为罗马国教,基督教取代多神信仰,成为帝国的官方宗教,后来又成为欧洲封建社会主要精神支柱。

一、基督教的兴起
时间、地点:
原 因:
创始人:
教 义:
传 播:
重要节日:
经典著作:
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
耶稣
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人民把希望 寄托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圣诞节、复活节、狂欢节
《圣经》
476年,北方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社会终结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国家”。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
二.法兰克王国
1、背景:
民族迁徙 蛮族国家建立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时间:
地点:
建立者:
481年
高卢地区
克洛维
法兰克王国
二、法兰克王国
⑴、巩固统治的措施:
①、宗教政策: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②、土地政策: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的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③、对外扩张: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
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3、法兰克王国巩固统治
②、得到了罗马教会、信仰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⑵、作用:
克洛维
2、法兰克王国巩固统治
①、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③、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三、封君与封臣
西欧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
查理·马特改革(又称采邑制改革)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①、时间
改变以前无偿赏赐的方式,实行有条件分封,要求得到土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8世纪前期
②、内容
③、影响
1、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
2、封君与封臣
改革前
改革后
无偿的赏赐
有条件的封赏
第三单元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2、封君与封臣
第三单元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欧洲中世纪谚语
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这种复杂的关 系,在封建主之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混战。
2、封君与封臣
2、封君与封臣
⑴、封君与封臣的义务?
⑵、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纽带?
⑶、封君、封臣关系的特点。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义务
封君
封臣
效忠、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给与土地、提供保护等
土地
①严格的等级性②权力和义务交织,③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封臣(解下武器,脱帽,下跪,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之中):阁下,我是您的人了。
封臣(作发誓状):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
封君(拉起封臣,亲吻他的脸颊):我的封臣,我会尽我所能保护你。
这段场景体现了哪一项制度?
西欧的封建制度
11世纪时,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战国策》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查理·马特改革》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共同点
不同点
西周分封制
西欧封建制
权力和义务相交织
等级森严
权力和义务相交织
纽带:血缘
纽带:土地
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不可越级统领
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意思是说: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封建主和附庸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
四、查理曼帝国
(德、意、法三国形成)
1、查理继位
第三单元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
  中世纪欧洲最伟大的君主之一,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神圣罗马帝国奠基人,建立了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查理曼帝国。他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及经济生产等方面都有杰出建树,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他引入了欧洲文明,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


查理一世Charlemagne
(公元742---814年)





2、帝国的扩张
查理大帝
查理曼帝国版图,与西罗马帝国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3、查理称帝
材料:
6世纪,教会利用 《圣经》 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基督教信徒征收此税。
77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每个法兰克王国居民的义务……(所征实物)分为大什一税 (粮食)、小什一税 (蔬菜、水果)、血什一税(牲畜) 等,税额往往超过纳税人收入的1/10,负担主要落在农民身上。
⑴、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查理大帝实行了什么政策?
鼓励基督教的政策
⑵、根据材料,指出为鼓励基督教发展采取了什么措施?
“什一税”
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的影响?
①教会富有、势力强大
②查理曼得到教会的支持
⑴措施:鼓励基督教发展,向教区人民征收“什一税”。
⑵影响:①教会富有、势力强大。②查理曼得到教会的支持。
查理加冕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
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查理大帝

查理曼
Tips:
相传最早在木版上凿刻画像的木匠不小心把上唇的胡子刮掉了,此后印红桃国王牌都以这张画为标本。
没有胡子的国王
轻松一刻
找不同
查理曼
亚历山大
凯撒
814年,查理曼去世后,帝国走向分裂。

4、帝国分裂



意大利


西
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互不隶属。
成为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三、查理曼帝国
1、查理继位:
2、帝国扩张:
3、查理称帝:
4、帝国分裂:
8世纪
⑴措施:鼓励基督教发展,向教区人民征收“什一税”。
⑵影响:①教会富有、势力强大。②查理曼得到教会的支持。
800年前后,查理曼帝国版图,与西罗马帝国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843年,帝国一分为三,成为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互不隶属。
构建体系
2.公元九世纪中叶,查理曼帝国发生了分裂,路易国王的三个儿子各自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这成为后来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
A .英、法、德 B .德、意、英
C .法、德、意 D .德、意、俄
1.萨克森伯爵每周日都去教堂作礼拜或祈祷,听牧师讲《圣经》,向上帝忏悔。他信仰的宗教是(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课后练习
C
C
3.基督教产生于(   )
A.两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巴勒斯坦地区   D.小亚细亚地区
4.基督教合法地位确立的标志是( )
A.被定为罗马国教
B.罗马教皇颁布“米兰敕令”
C.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D.教会与王权达成妥协
C
B
5.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王国中,最大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
B
6.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在政治上的重大举措是(?????)?
A.将土地有条件的分封给贵族?
B.创立基督教赢得人心?
C.将罗马附近的地区送给教皇?
D.领导琅城市民争取城市自治?
A
7.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适应于(??? )
A.亚洲   B.美洲   C.西欧   D.非洲?
C
8.“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
 A.奴隶主民主制度 B.共和制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联邦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