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他是……
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谱写者
其雕塑和孔子、鲁迅等中华名人一起“落户”在中华世纪坛,供全国人民纪念
曾是前清进士、同盟会员、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建人
把“中国贫油论”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李四光
第3课
一、李四光生平年表
1889年 出生湖北黄冈
1902年 考入武昌高等小学
1904年 破格选送日本留学
1905年 加入同盟会
1907年 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机械
1910年 毕业回国
1911年 参加留学生廷试,被赐“工科进士”
1913年 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 后改学地质
1920年 回国,北大地质系执教
李四光为什么选择造船专业?
1926年 发表《地球表面现象变迁的主因》
1928年 担任中央地质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945年 发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1948年 在伦敦第18届国际地质科学大会上作 《新华夏海的起源》的报告
1950年 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60年代初 完成《地质力学概论》一书
1971年 卒于北京
李四光三次回国原因何在?
二、科学贡献
1、创立新理论“地质力学”
创立经过:
萌芽: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正式提出:1945年,《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
载入史册:1948年,在伦敦国际地质科学大会上作《新华夏海的起源》的报告
系统总结:60年代初,《地质力学概论》,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
成功运用:
寻找石油资源:
寻找铀矿,发展核能事业
预测地震
推翻中国“贫油”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
什么是地质力学呢?
2、其他领域的成就:
(1)冰川学方面: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后运用此研究成果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2)古生物学方面:创立蜓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被国内外古生物学普遍采用。
三、对李四光的评价
学术地位: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
人格特征: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早年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宝藏为己任,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体评价: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1905年,年仅16岁的李四光在日本宣誓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勉励他:“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第四纪冰川
科学家们称距今最近的(距今约200万年)一次冰川期为第四纪冰川。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始于李四光。李四光在20年代即已在山西大同及河北太行山东麓发现了冰川漂砾,识别出冰川流动形成的擦痕。30年代,他又在江西庐山发现冰川沉积物,在鄱阳湖边发现具冰川擦痕的羊背石;并在安徽黄山发现U形谷削壁上的擦痕,在该山后海发现具擦痕的漂砾。推翻了国际上许多冰川学权威断言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是我国第四纪地层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对寻找地下水资源、砂金矿床、选定工程建设场址,都有重要指导作用。
第四纪冰川遗迹
考察第四纪冰川
亲赴野外进行地质考察的李四光
1952年起担任新中国地质部首任部长的李四光,为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作出了杰出贡献
素称地大物博的中国,在1956年以前,长期被外国人宣布为贫油国,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 。是地质学家李四光首创的地质力学,打开了中国石油宝藏的大门,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使中国进入世界产油大国的行列。
李四光根据地质力学的原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整个新华夏体系就是"多字型构造体系",它的三个沉降带既生油又储油,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从理论上否定了"中国贫油"论。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完全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教学教案
留学生涯
留学日本:学习造船 —— 1910年回国,赐“工科进士”;
留学英国:学习采矿、地质 —— 1920年回国,从事科研与培养人才(北大教授)
赴英深造(对国民政府不满)—— 1950年回国,为祖国科学事业作伟大贡献
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
1926年 《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地质力学萌芽之作;
1945年 《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正式提出“地质力学”名词;
1948年 伦敦国际地质学会报告:《新华夏海的起源》
——“地质力学”从此被载入史册,李四光也被公认为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4、20世纪六十年代 《地质力学概论》(经验总结)
——地质力学的代表作,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里程碑
对地质力学的运用
寻找石油资源—— 勘测到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大油田;
使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寻找铀矿资源—— 发展核能事业;
探索地震预报—— 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总共大工程服务
其它领域成就突出
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创立蜓科化石的鉴定标准——提高坚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冰川学研究领域: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推翻外国人的错误结论
……
评价李四光
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根据《世纪金榜》P98思考题概述)
学术地位: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质学家,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人格魅力: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身上你凝聚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总体评价: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