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6 23:0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春游芳草地
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
冬吟白雪诗
你能根据下列冬天的景物配上适当的古诗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峰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济南的冬天
老舍
1.朗读训练,掌握重音与停连的要领。
2.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感情。
3.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4.学习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方法。
学习目标
预习检测
  本文作者
,原名
,字
,北京人,现代
、语言大师,被誉为“
”。
作品有长篇小说《
》《
》、话剧《
》《
》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老舍
舒庆春
作家
一、文学常识
舍予
骆驼祥子
茶馆
龙须沟
人民艺术家
四世同堂
济南(
)着落(

宽敞(
)贮蓄(

澄清(
)暖和(

发髻(
)水藻(

看护
(
)
薄雪
(
)
露出(

zhuó
zhù
huó
zǎo

báo
chǎng
chéng

kān

预习检测
二、注音
老舍1930年7月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本文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
写作背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温晴。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文中具体描写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请简要概括。
山景和水色,山景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和城外的远山。水色写了绿萍、水藻、垂柳。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
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城外的远山
绿萍
6段
济南的冬天
(温晴)
描水色
3-5段
1段
绘山景
3.梳理文章脉络
热爱
赞美
7段
2




绿
水藻
清亮
蓝水晶
水藻
1.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温晴
异地之冬:
(多风)
(多雾)
(日光毒,响亮)
济南冬天:
↓↓
↓↓


北平
伦敦
热带
无风声
响晴
无毒日
再读课文,学习写法
2.文章怎样由总写济南天气转入对山水描写的?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阅读第四段,思考: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将雪光、雪色、雪态一一展现,突出雪后小山的娇美。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请选取你喜欢的语句,美美的读,美美的品……
2
3
5
4
6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增添了趣味性,写出了老城温暖可爱的特点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这一圈小山比喻成小摇篮,赋予小山以人的情感,写出了小山的可爱,表达作者对济南的山的喜爱之情。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写济南人的表情、心理,印证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后矮松比作日本的“看护妇”,把松尖的白雪比“一髻儿白花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青松的秀美形态。“顶”字准确地表现了树尖上白雪的位置和形状。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赋予山尖白雪以人的情态,(“镶”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白色的山尖与蓝天相接的秀美景象。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雪色和草色相间的样子比作带水纹的花衣,赋予小山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后小山秀美的景观,表达作者对济南雪后小山的喜爱之情。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薄雪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写出了夕阳斜照下的雪色的娇美、雪后小山的秀美,表达作者对济南雪后小山的喜爱之情。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两个“卧”字,运用拟物的修辞手法,把小村庄、雪写的活灵活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安闲、舒适,又照应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城外远山的淡雅,富有诗情画意。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水、水藻、垂柳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济南的水的绿、清,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水的喜爱。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天光水色比喻成蓝水晶,把红屋顶、黄草山比喻成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清亮、明丽。
1.“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通读课文,深入探究
(1)妙在雪光、雪色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1.“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通读课文,深入探究
(2)妙在雪态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拟人,表现作者对雪景的喜爱。
妙在松的青黑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妙在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妙在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妙在阳光斜射下雪微微露出粉色。
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方的冬天,而“冬天的济南”则表明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既与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抒发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2.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晴”,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3.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跟同学做一点探究?
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晴”,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4.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跟同学做一点探究?
重音:
①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往往重读,如“特别”“全”“准”。
②句中作谓语的动词重读,如“放”,突出动作。
③比喻句中的喻体重读,如“小摇篮”,强调小山的可爱。
④表示人物的情态的词重读,如“安静不动”“低声”。
停连:
①句中的主语需要突出时,要停顿,如“这一圈小山”“这儿”。
②句子中有多个修饰动词的状语时,要停顿,如“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全”“安静不动”“低声”都修饰“说”,在“地”字后面停顿,突出说的情状。
③句与句之间联系较紧密,则要连读。
课后练习
请你回想下自己家乡的冬天有怎样的特点,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抓住特点写一个片段,字数200字左右。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