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三)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4-24 17:4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理:4.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三)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及三大地形单元的分布状况。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土壤特性,认识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及土地开发的措施及状况。
3、学会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重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
【自主学习】A级(阅读东北地区河流、山脉、平原分布图,自主学习掌握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基础条件。)
A1、东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范围(包括的省份):____、____、____、____、
A2、找出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及地形区名称
A3、根据东北地区河流、山脉、平原的分布,归纳自然地理环境地基本特征
A4、填表
地 区 温度带 ≥10℃的积温 作物种类 耕作制度
南 部 暖温带 3600℃
中 部 中温带 1000~3600℃
北 部 寒温带 1000℃
(思路点拨:阅读教材P89内容,分析东北地区气候条件中的气温和降水特征,以及在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农作物的分布特点。)
A5、东北地区的土壤
类型 分布区 特征 对农业的重要性
黑土
黑钙土
东北地区的植被类型?
(思路点拨:阅读教材P90图和文字材料填表并思考植被类型问题)
【能力提升】B级(阅读材料,分析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B1、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特点
材料一:
材料二: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非常适合机械化作业
材料三:东北地区是全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地区,荒地分布主要集中在三江平原、大兴安岭东南侧、小兴安岭山麓冲积洪积平原以及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可供开垦的荒地资源,仅黑龙江省就有5000万亩以上。
阅读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肥沃表现:
(2)土地资源丰富的表现:
B2、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东北区是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农、林、牧、渔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为农业提供机械、化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推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阅读上面材料,分析: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社会经济条件
【知识构建】C级(学生根据预习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
把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建成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有何有利条件?
(思路点拨:结合预习知识,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思考不利条件)
【迁移应用】D级(依据所学知识,从农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条件,发现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问题,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探究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学会分析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方法。通过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及开发的分析,你可以尝试分析其他农业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太湖平原、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西部干旱地区、青藏地区等。对比分析差异,举一反三,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新疆南部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的地理条件。
资料:
棉花是喜热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属于长日照植物),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比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沙土等排水条件好的土壤上。但开花期(即授粉期)及收获期忌多雨、喜光照,所以气候干燥但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区最适宜种植棉花,例如:尼罗河谷地、三角洲,乌兹别克,美国棉花带,中国南疆等地。
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山环列,使得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进入,形成了极端干燥的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都很少,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南疆干旱,光照长,少雨,年降水量仅20-100毫米,而北疆却达100-500毫米。冬冷夏热,冷热变化悬殊,气温日变化大,干燥少雨,晴天多,光照丰富,风多且强。土地偏碱性,适合棉花生长。
 棉花生长期为200天,采摘期集中在40天的时间内,每年9月至10月,棉花必须采摘完成,否则到10月底,棉桃就要落地。由于新疆地多人少,在新疆棉花产量日益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幸福的烦恼”——采棉人力的严重短缺。每到棉花成熟季节,仅靠本地棉农的人手,已经无法抢在无霜期结束前收获全部棉花,而机械化采摘目前还存在技术障碍难以实现规模普及。这样,每到九、十月间,新疆就形成了百万“采棉大军”赴疆采棉的壮观景况。
我国过去没有种植长绒棉,特纺工业所需原料全部依赖进口。新中国成立后,从国外引进了长绒棉品种。近年来,新疆利用高科技生产出来的天然彩色棉,在国际市场上卖到4000美元一吨,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预习自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C.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南北差异不大
D.东北地区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分布差异不大
2.关于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开发错误的是( )
A.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黑土、黑钙土,这些土壤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生产力高
B.东北地区的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中西部和三江平原的西部
C.松嫩平原的中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
D.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
沼泽是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经大面积开发,以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出现诸如气候变干、旱灾增多等环境恶化现象,于是国家决定不再垦荒,据相关知识回答3~4题
3.冲击形成三江平原的河流,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和( )
A.嫩江 B.松花江 C.鸭绿江 D.图们江
4.有关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
B.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两年三熟
D.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5.“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
6.“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7.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山脉的名称:A____ _ 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写出河流的名称: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
(3)写出平原的名称: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4)长江流域的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同样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它们相比,东北地区生产粮食的最大不足是( )
A.人均耕地少 B.土地贫瘠
C.热量不足 D.水源缺乏
(5)东北地区成为全国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操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学后反思】(写出你学习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
我的疑问 我的收获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
2.“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3.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区域就是指东北三省
B.东北区域跨三个温度带,四个干湿带
C.三面环山,是我国最大林区
D.耕地面积广大,但人均耕地少
4.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地区粮食过多,出售困难
B.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
C.近些年气候干旱,土壤肥力降低
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5.针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东北地区将建成全国性的(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畜牧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关于东北地区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平原地区是黑钙土,其有机质含量全国最高
B.山环水绕;平原相间分布,不利于农业大规模机械化
C.可耕荒地多,自然肥力高
D.人多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高
7.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是( )
A.江淮地区 B.三江平原 C.江汉平原 D.东北平原
读右图,回答8—10题。
8.一般情况下,河流R( )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
9.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10.东北地区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主经是由于
A.气候湿润和半湿润 B.有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
C.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0% D.耕地集中连片
二、综合题
11、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山脉的名称:A____ _ 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写出河流的名称: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
(3)、写出平原的名称: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4)、长江流域的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同样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它们相比,东北地区生产粮食的最大不足是
A.人均耕地少 B.土地贫瘠 C.热量不足 D.水源缺乏
(5)、东北地区成为全国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大 B.热量充足,复种指数高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12、读中国、美国两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⑤是________平原,与该地种植同种农作物的美国农业地域是______(①②③④)
(2)②④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__________,但经营方式各具特点,一般④处是以______________经营,⑤处则以___________经营。
(3)我国已加入WTO,与美国相同类型的农业地域相比,⑤区的粮食生产的最大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为________________带,该农业带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
【预习自测】参考答案
1.B 2.B 3. B 4. D 5.C 6.B
7.(1)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2)辽河 松花江 黑龙江 乌苏里江
(3)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4)C
(5)D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D D C B D B D
11、(1)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 (2)辽河 松花江 黑龙江 乌苏里江
(3)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4)C (5)D
12、(1)三江 ① (2)商品谷物农业 家庭农场 国营农场
(3)劳动力廉价 土地租金低(4)乳畜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