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6 15:5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二则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
?
?
因:_______________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
?
?
?
期:_______________
③相委而去?
?
?
?
?
?
?
?
?
委:_______________
④元方入门不顾?
?
?
?
?
?顾: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甲】【乙】两文都表现古代少年的聪慧机敏,请各找出一句并简要分析。
?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画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乘)
B.太丘舍去(舍:舍弃)
C.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期限)
D.即公大兄无奕女(即:就是)
(2)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下列选项中,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是(????????)
A.【甲】文“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
B.【甲】文着重写雪优美的姿态,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如【乙】文通过人物对话,刻画元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D.【乙】文表明友人心理变化的两个字是“怒”和“惭”。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俄而雪骤(急)
B.公欣然曰(……的样子)
C.白雪纷纷何所似(像)
D.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别)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3)结合《咏雪》的内容,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表现了怎样的家庭生活情趣。
?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某墨吏也,闻庆至,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爇之。”曰:“爇而不能燃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益大恐,辄解印绶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注】①部:规定,程序。②行:巡视,考察。③墨:贪墨,贪财。④爇(ruò)点燃,焚烧。
(1)解释画线词的意思。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
②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
A.去后乃至/闻庆至,恐
B.待君久不至,已去/辄解印绶而去
C.相委而去/爇而不能燃也
D.下车引之/明日尽还之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元方入门不顾。
②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汝?
烛?
不?
燃?
易?
可?
燃?
者?
自?
今?
慎?
勿?
复?
尔。
(5)请简要说说通过【甲】【乙】两文,你学到了哪些人生道理。
?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僰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郁离子·僰人舞猴》
【注】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②伫,站立。③佁然,静止貌。④褫(chǐ),剥去,脱下。
(1)下列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元方入门不顾?
?
三顾茅庐
B.耻己之不如也?
?
不耻下问
C.下车引之?
?
?
?
?
旁征博引
D.乃袖茅栗以往?
?
拂袖而去
(2)下列虚词用法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则: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险躁则不能治性
B.其:其何异于猴哉?
?
?
?
?
?
?其一犬坐于前
C.之:思所以败之?
?
?
?
?
?
?
?
夫君子之行
D.而:衣之衣而教之舞?
?
?
?
?
人不知而不愠
(3)翻译句子
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
(4)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
(5)从【甲】文的“修身”、【乙】文的“治军”方面,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阮裕禄在剡(地名),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期行:_______________
②阮后闻之?
?
?
?
?
?
?
?闻: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你同意阮光禄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
?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①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是:这。③适:到。④焉:哪里。⑤岂:怎么。⑥身:亲自。
(1)下列选项中的“期”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
?

例句:吾与虞人期猎。
A.陈太丘与友期行
B.期日中
C.岂可不一会期哉
D.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2)下列选项中的“之”字,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

例句:下车引之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身自罢之
C.公将焉之
D.曲肱而枕之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乃往,身自罢之。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两则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俄而雪骤?(?
?
?
?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
?
?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
?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本文开始写下雪的环境描写是用来渲染寒冷、孤寂的气氛。
B.《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和愉快的家庭气氛。
C.“俄而雪骤”一句中“骤”字生动传神,表现了雪的非凡气势,为咏雪作铺垫。
D.“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蕴,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参考答案
1.
【答案】
(1)①乘,趁,②约定,③舍弃,④回头看
(2)①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②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甲】文示例:“未若柳絮因风起”,敏锐捕捉到雪花的轻盈姿态,想象贴切奇特,比喻形象生动,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敏。
【乙】文示例一:“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维护父尊辩驳巧妙,有理有节,可见其聪慧机敏。
示例二:“待君久不至,已去。”暗示对方过错在先,语言得体而机智。
2.
【答案】
C
D
B
(4)①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谢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②友人很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3.
【答案】
(1)D
(2)①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②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起。
(3)①从“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谢太傅)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声;②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谢太傅)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4.
【答案】
①约定,②舍弃
C
(3)①元方头也不回地进门去了。
②丰庆也始终没有把银烛这件事告诉别人。
(4)汝烛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
(5)【示例】【甲】文:做人要讲信用;【乙】文:做一个正直清廉的人。
5.
【答案】
B
A
(3)(没有约束的军队)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
(4)他们都抓住了对方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5)【甲】文主张修身要讲诚信,有礼貌;【乙】文主张治军要有纪律,有约束,倡导节制利欲。
6.
【答案】
(1)①相约同行,②听见,听到
(2)①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②我有车却让人不敢来借,要车还有什么用呢?
(3)【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做人不能因吝惜自己的钱财而不肯去帮助别人。
示例1:同意这种做法。这种做法体现了阮光禄的善良率真,乐于助人,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优秀品德。
示例2:不同意这种做法。这种做法比较鲁莽,即便是烧掉车子也于事无补,徒增浪费罢了。
7.
【答案】
C
C
(3)①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他走后友人才到。
②魏文侯于是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约定。
(4)友人不守约定被小孩指责,告诉我们要诚信;魏文侯在饮酒乐,天又雨的情况下,亲自取消约定,认真对待约定,后来魏国变得强大,让我们明白诚信很重要。两个故事从正反两面告诉我们为人要诚信。
8.
【答案】
(1)①急,②相比,③趁、乘
(2)①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呀?”
②(大雪)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3)A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