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四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四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6 16:3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岛市黄岛区第四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课题 《古代诗歌四首 》 主备人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共1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 序号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四首诗,初步学习领会诗歌意境的方法。(教学重点)
2.体会诗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所表达的不同感情。(教学重点)
3.理解不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不同经历同作品的关系。(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 朗读、背诵、讨论、交流 补充栏
《观沧海》 一、文学积累:
1.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善诗歌,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慷慨悲壮,写出《短歌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名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求贤若渴之心,或反映东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苍劲悲凉。
2.写作背景:曹操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象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形成雄浑苍劲的风格。
二、基础自测:
1.默写诗句:
东临碣石, 。 , 。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解释下列词语。
(1) 临: (2)澹澹: (3)竦峙:
三、朗读并背诵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大声朗读课文后,完成填空:
(1)全诗以 字统领全篇,以下由此字展开,写 。 诗中 , 。 , 。 , 。写实景。 , 。 , 写虚景。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 ; , 。
小结: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文学积累:
1.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2.写作背景: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王昌龄: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二、默写诗句:
落尽 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
三、朗读并背诵课文,整体感知:
自主学习,大声朗读课文后,完成填空::
(1)全诗写景的诗句是: , 。
(2)全诗的千古名句是: , 。
四、合作探究:
(1)作者以描写“杨花”、“子规”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最为人称道,品味表达效果,体会作者感情。
小结: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最为人称道,品味表达效果,体会作者感情。
五、拓展练习:
在文学作品中,借明月来抒发怀人感情是一种常见的手法,你还知道哪些借明月来抒怀的作品?
教学反思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四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 《古代诗歌四首》 主备人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共2课时,本节为第2课时 序号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四首诗,初步学习领会诗歌意境的方法。
2.体会诗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所表达的不同感情。
3.理解不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不同经历同作品的关系。
学法指导 朗读、背诵、讨论、交流 补充栏
《次北固山下》 一、文学积累:
1.作者:
王湾,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参与编撰《群书四部录》,后任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吴、楚间,其诗流传不多。
2.写作背景: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诗人曾往来于吴、楚之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
二、基础自测:
1.默写诗句:
客路青山外, 。 ,风正一帆悬。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解释下列词语、句子。
(1) 次: (2)客路:
(3)潮平两岸阔:
(4)海日生残夜:
三、朗读并背诵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诗哪些句子属于写景?

2.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

小结:这首诗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一、文学积累:
1.作者: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并写有小令、散套二百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
2.写作背景:
马致远仕途不如意,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长期漂泊,足迹所到之处,总有与自己心上人聚散依依的哀婉,而这种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连接在一起。作者倾注笔端,用心苦吟,写出许多“叹世”之作。《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凄婉的曲子。
二、基础自测:
1.默写诗句:
, , 。
, 。
2.解释下列词语、句子。
(1) 断肠: (2)天涯:
三、朗读并背诵课文,整体感知:
1.写了哪九种景物?渲染了哪两种不同的气氛?

2.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结:这首曲子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四、课后练笔:
请你仔细观察你周围的景物,倾注你的喜爱、欣赏之情,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300字左右。

教学 反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