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课时1
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比热容的概念、特点、物理意义,探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2.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疆气候的一大特点是气温日较差大。一般是白昼气温升高快,夜里气温下降大。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沿的若羌县,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6.2℃,最大气温日较差达27.8℃。一天之内好像经历了寒暑变化,白天只穿背心仍然挥汗,夜里盖上棉被方能安眠。这些现象在全国是罕见的。
生活在沿海地区,一天的气温变化小,而内陆地区一天的气温变化大,这是为什么?
(二)新课教学
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情境:分别把一壶水和半壶水烧开,哪个吸热多?把一壶水烧开和烧成温水,哪种情况需要吸收更多的热?
知识归纳:同一种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有关系;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2.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数学情境: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也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样吗?设计实验: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加热时间的多少(吸收热量的多少)。
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鼓励学生动手实验,收集记录数据,鼓励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收集数据:
液体
质量/kg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min
吸热多少
水
食用油
总结: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收热量多,吸热能力强。
3.比热容
教学情境:不同物质,在质量、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即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不相同的。怎样比较不同物质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呢?
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均不同,求出吸收的热量与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的比,比较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
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不同,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
知识归纳:
(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为J/(kg·℃)。
说明: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4.比热容的特点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
比热容/J·(kg·℃)-1
物质
比热容/J·(kg·℃)-1
水
4.2×103
砂石
0.29×103
酒精
2.4×103
铝
0.88×103
煤油
2.1×103
干泥土
0.84×103
蓖麻油
1.8×103
铁、钢
0.46×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总结: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物态不同,其比热容也不同;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c水=4.2×103J/(kg·℃)。
物理意义: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教学情境:一桶水与一杯水比较,谁的比热容大?
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吸收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有关吗?
知识归纳:某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吸收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无关。物质的比热容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物态决定。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以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课时2
热量的计算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热量的计算公式。
2.能够运用热量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热量的计算公式,公式的应用。
2.难点:利用比热容的定义推导热量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知道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而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种类有关,请同学们思考能否利用一个公式具体地表示热量、温度、质量和比热容之间的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将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热量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情境:如果有2kg的水,温度升高2℃,要吸收多少J的热量呢?
分析:2kg的水,温度升高1℃,要吸收2×4.2×103J的热量;则2kg的水,温度升高2℃,要吸收2×2×4.2×103J的热量。
那么如果质量为m的水,加热前初始温度为t0,加热后温度为t,那么它吸收了多少热量呢?知识归纳:如果某物质的比热容为c,质量为m,温度变化量为Δt,则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cmΔt。
说明:
(1)t0、t分别表示物体的初温和末温,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Q吸=cm(t-t0);物体的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Q放=cm(t0-t)。
(2)此公式适用于物体温度改变时热量的计算,对物态变化的过程不适用。
2.例题讲解
(1)吸热计算
例1
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c铝=0.88×103J/(kg·℃)]
答案:1.232×105J
(2)放热计算
例2
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g,温度降低到20℃,放出多少热量?[c铁=0.46×103J/(kg·℃)]
答案:538.2J
(3)比热容计算
例3
质量为2kg的某物质吸收4.2×104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5℃,则该物质的比热容为多少?答案:4.2×103J/(kg·℃)
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