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昼夜与四季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2 昼夜与四季 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06 16:4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昼夜与四季
第七章 地月系
收集资料
白天
黑夜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白天和黑夜
一、昼夜的形成
如果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那么地球上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只有白天
昼半球
夜半球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近似球体。
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就是白昼,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就处在黑夜。
昼夜的形成
假如地球是不自转的,
那么地球上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昼夜交替
原因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球体
地球本身不会发光
地球在永不停歇地绕地轴自转
一、昼夜的形成
我们每年都经历着四季的更替
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更替的现象呢?
二、四季的形成
回顾:观竿测影活动
一天中不同时刻竿影的长度和方向的测量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次数
时间
竿影长度
竿影方向
太阳高度角
早晨
8:00
1.20米
朝西北

中午
12:00
0.20米
朝北

下午
16:00
1.25米
朝东北

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大,竿影短;太阳高度角小,竿影长。
回顾:观竿测影活动
一年四季中同一时刻竿影的长度变化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季节
时间
竿影长度
太阳高度角
春季
2月5日中午12:00
0.30米
适中
夏季
5月6日中午12:00
0.10米

秋季
8月7日中午12:00
0.30米
适中
冬季
11月7日中午12:00
0.50米

回顾:观竿测影活动
直射
斜射
阳光直射时,光照强烈;
阳光斜射时,光照较弱;
哪种情况太阳光热多??
回顾:观竿测影活动
夏至日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距太阳直射点最近的一天
距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一天
夏至日(6月22日)
回顾:观竿测影活动
冬至日(12月22日)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大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距太阳直射点最远的一天
距太阳直射点最近的一天
冬至日不同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回顾:观竿测影活动
地球公转示意图(北半球)
A
B
C
D
春分
3月21.22日前后
夏至
6月21.22日前后
秋分
9月22.23前后
冬至
12月21.22日前后
二、四季的形成
思考
如果地轴不倾斜,会有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吗?
不会!
新 课 讲 解
公转时地轴倾斜
太阳直射点变化
四季变化
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使接受的太阳光热发生变化
赤道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新 课 讲 解
二、四季的形成
观察并思考 你有什么发现吗?
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表
日期
1.22
2.22
3.22
4.22
5.22
6.22
升旗
07:31
06:58
06:15
05:27
04:54
04:46
降旗
17:21
17:57
18:27
18:59
19:28
19:46
日期
7.22
8.22
9.22
10.22
11.22
12.22
升旗
05:03
05:32
06:01
06:31
07:06
07:32
降旗
19:37
19:02
18:12
17:25
16:53
16:52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11)
1、每天日出的时间不同,每天日落的时间也不同
2、每个月白天的时长不同
互动教学系统
太阳直射点
晨昏线
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即为晨线
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即为昏线
昼弧
夜弧

A点昼长夜短
夏至日:北回归线上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夏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情况
北极圈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南极圈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极昼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极夜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冬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情况
北极圈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南极圈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极夜
昼短夜长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极昼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春分/秋分日时全球昼夜长短情况
北极圈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南极圈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23.5?N
0?
23.5?S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北半球)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情况
昼夜变化
赤道(春分、秋分)
——
赤道→23.5 °N
23.5 °N(夏至)
——
23.5 °N→赤道
赤道→23.5 °S
23.5 °S(冬至)
——
23.5 °S→赤道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昼长夜短
昼最长
夜最长
昼短夜长
昼短夜长
昼增夜减
昼减夜增
昼增夜减
昼减夜增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di'd
1、地轴是倾斜的
2、太阳的公转引起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天:太阳高度大,白昼长黑夜短,光照时间长,气温高。
冬天:太阳高度小,夜长日短,光照时间短,气温低。
太阳高度比较适中,白昼和黑夜差不多长,天气不冷不热时,就是春季或秋季。
新 课 讲 解
思考:南半球的四季和北半球的四季一样吗?
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正好相反!
三、二十四节气
3月21日前后
春分
6月22日前后
夏至
9月23日前后
秋分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节气:一种将农牧业生产和季节变化结合起来的计时方法
三、二十四节气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立春
2月3-5日
立夏
5月5-7日
立秋
8月7-9日
立冬
11月7-8日
雨水
2月18-20日
小满
5月20-22日
处暑
8月22-24日
小雪
11月22-23日
惊蛰
3月5-7日
芒种
6月5-7日
白露
9月7-9日
大雪
12月6-8日
春分
3月20-22日
夏至
6月21-22日
秋分
9月22-24日
冬至
12月21-23日
清明
4月4-6日
小暑
7月6-8日
寒露
10月8-9日
小寒
1月5-7日
谷雨
4月19-21日
大暑
7月22日-24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大寒
1月20-21日
反映天气现象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
霜降、小雪、大雪
反映四季变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反映温度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物候现象的: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巩 固 练 习
1、假如地球自东向西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昼夜交替 B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C 无四季更替 D 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A
2、宁波地区,白昼比黑夜长,且白昼一天比一天短的时期是( )。
A、春分日到夏至日 B、夏至日到秋分日
C、秋分日到冬至日 D、冬至日到春分日
C
3、根据历法划分,下列哪一个节日与其他节日不同( )
A. 重阳节 B. 元宵节 C. 清明节 D. 春节
C
1、昼夜的形成:
2、四季形成的原因:

3、二十四节气: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每转一周(称为1个周期)白天和黑夜就变换一次
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间有66.5°的夹角,当地球公转时,同一个地方,一年中不同的日子受到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从而形成了四季。
一种将农牧业生产和季节变化结合起来的计时方法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