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语部编版七上 第18课 狼 微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语部编版七上 第18课 狼 微课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6 17: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饿狼传说
考点聚焦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这个故事中蕴含深刻的思想内容。
3.学习文章形象生动的描绘语言。
作者简介
知识梳理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
作品简介
知识梳理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作者书房的名字,“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
作者书屋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文章框架
知识梳理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故事的开端:遇狼
故事的发展:惧狼
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御狼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杀狼
技巧点睛
1、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的哪些特性?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相关词语或句子写在下面)
特性:贪婪、凶狠狡诈
贪婪: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 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狡诈: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凶狠:眈眈相向。
技巧点睛
2.找出课文中描写屠户的语句写在下面,想一想这些语句注重于人物的哪方面描写?从中可看出他有什么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 大窘——骨尽狼仍从。 恐——前后受其敌。 悟——刀劈两狼。
动作描写:
顾——野有麦场 奔、弛——作好准备应敌。 暴起、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转视——断其股,亦毙之。
人物形象:屠户是一个机智果断而勇敢的人。
技巧点睛
3、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说说理由。
(1)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
(2)行文。通过屠夫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凶诈。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
(3)结尾。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由此可知,屠夫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夫的机智勇敢,更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的。
技巧点睛
4.“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止增笑耳”的不仅仅是恶狼,还有像狼一样的恶人。
通过议论点明文章主旨(画龙点睛)。
启示: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
狼的故事虽然短小,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发人深省。
5、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①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②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③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心存幻想,不能妥协退让,而要识破假象,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④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技巧点睛
思维导图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遇狼)
(惧狼)
(御狼)
(杀狼)
记叙

狼性
贪婪凶狠
狡诈阴险
屠夫
机智勇敢
善于斗争
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