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两小儿辩日 3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两小儿辩日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24 19:2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生根据注释,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和合作读懂为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重点:读懂文本,初步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同时认识到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及孔子的科学态度。
教学流程
一、激趣谈话,读题质疑。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老师忘记‘辩’字怎么写了,谁能告诉老师?”(学生说辩的写法)“结合辩的字形说说辩的意思?”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提炼出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以读为本,层层深入。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正音,感受文言文的节律。
2.学生个人诵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分角色读,读出人物的语气,读好。
4.四人小组合作,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早近午远 早大午小 早远午近 早凉午热
5.师生分角色读。教师:孔子;两名学生:两小儿。
三、辩论“远近”,深化文本。
师:两小儿各执己见,连孔子都无法决定孰是孰非,同学们,老师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整合文本,拓展延伸。
师:太阳距离地球到底是早近午远,还是早远午近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在上学期《太阳》一课中已经有所了解。
(多媒体出示《太阳》节选)
师:既然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不变的,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太阳早大午小,早凉午热呢?
生:早大午小是因为: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的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太阳显得大些;中午太阳高升,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
生:早凉午热是因为: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五、创造表演,激思促写。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孔子不知道的问题,你们都能清楚地说出来。老师佩服你们,孔子更欣赏你们。他带着两小儿乘着时空隧道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要和我们重演《两小儿辩日》: 两名学生:两小儿; 一名学生:孔子; 一名学生:现代少年。
师:同学们学习了《两小儿辩日》,又观看了几位同学创造的《新编两小儿辩日》,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把自己最想说的几句话写下来。(可以对孔子说,或者对两小儿说,也可以对现代少年说,还可以对自己说……)
生:(写后交流)
六、诵读名言,余韵犹存。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