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女娲造人
一、考点聚焦
1、学习目标
(1)掌握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想象方法的运用。
2、教材回顾
(1)向四处挥洒。只见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叫着跳着的小人儿。
(2)女娲对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
二、考点剖析
考点一:夸张修辞
什么叫夸张?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
1、知识讲解
二、考点剖析
2、典例分析
指出下面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个装着一对鲸鱼的米格飞机在被乌云盖的就能看见芝麻粒那么大小蓝色的蓝天上如同蜗牛般的火速飞翔着。
(2)隆隆之声传来,抬头看去,只见一架银灰色的庞然大物出现在头上。前身昂扬,两翼舒展,恰似一头上古鹰鹫盘旋于黛蓝长空之上。
(3)重重如果摔一跤,几个举重队员都搬不起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二、考点剖析
3、技巧点拨
(1)扩大夸张
为了达到生动幽默效果,我们往往人为拔高事物特点,使之更高,更强,更快。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
缩小夸张与扩大夸张相反,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处说,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达到数倍缩小作用。如“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夸张的种类:
二、考点剖析
典例分析
指出下面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个装着一对鲸鱼的米格飞机在被乌云盖的就能看见芝麻粒那么大小蓝色的蓝天上如同蜗牛般的火速飞翔着。
(2)隆隆之声传来,抬头看去,只见一架银灰色的庞然大物出现在头上。前身昂扬,两翼舒展,恰似一头上古鹰鹫盘旋于黛蓝长空之上。
(3)重重如果摔一跤,几个举重队员都搬不起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夸张
夸张
夸张
二、考点剖析
4、拓展延伸
对下列句子的运用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晋祠,真不愧为这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比喻)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
C.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拟人)
D.千万条腿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拟人)
D
这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二、考点剖析
考点二:想象
什么叫想象?
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而成新的形象,从而建立起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心理过程。
1、知识讲解
二、考点剖析
2、典例分析
读古诗,回答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的兄弟去插茱萸,是真实的场景吗?为什么?
二、考点剖析
3、技巧点拨
想象运用效果: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性。
答题格式: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使……的表达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色彩。
二、考点剖析
2、典例分析
作者的兄弟去插茱萸,是真实的场景吗? 为什么 ?
解析:诗人想象兄弟们发现登山插茱萸少了一人,表达诗人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这样写构筑诗歌意蕴,同时还会触发读者,使读者产生无限联想。
二、考点剖析
4、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请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句。
二、考点剖析
4、拓展延伸
解析: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青蛙也似懂得叙说丰年,加入自己的想象,想象着未来丰收的景象,以此渲染夜景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蛙声一片,稻花飘香,不仅诉诸读者的听觉,并且诉诸读者的嗅觉,加之前两句的视觉形象,构成一幅立体的生活图景。给予读者多方面的审美享受。
三、思维导图
知识点
夸张
想象
生动
缩小夸张
扩大夸张
增加内涵
感染力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