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考点聚焦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3.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
文章框架
知识梳理
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第二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颜回清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第九章: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告诉我们时光飞快流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好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字词积累
知识梳理
论语
愠
说
三省
罔
殆
箪
肱
lún
yuè
yùn
xǐng
wǎng
dān
dài
gōng
陬邑
Zōuyì
笃
dǔ
逾矩
吾
yújǔ
wú
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技巧点睛
十五岁到四十岁 学习领会阶段。
五十、六十岁 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 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技巧点睛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试谈谈从中学到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技巧点睛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比喻,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技巧点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找找十二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尝试归类
拓展提升
2.学习态度:
3.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
1.学习方法:
思维导图
《论语》
十二章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修身做人
字词
翻译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