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语部编版七上 第17课 动物笑谈 微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语部编版七上 第17课 动物笑谈 微课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6 17:2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笑谈
考点聚焦
1.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做一个爱护动物的小卫士。
孵卵 哞 嗔怪 羞怯 麝香
驯养 匍匐 蹒跚 颈子 煞白
模样 模型
字词积累
知识梳理

mōu
chēn
qiè
shè
xùn
pú fú
pán shān
jǐng
shà


文章框架
知识梳理
动物笑谈
动物:有高度智慧
科学家:怪诞不经
动物:聪明可爱
科学家:专注忘我
总述:趣事
分述
做水鸭子实验趣事
与可可有
关的趣事
依恋“我”,到处找“我”
将父亲身上的扣子全部咬掉
将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
第1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技巧点睛
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本段开篇点题,总领下文。 “逗笑”是全文的文眼,后文即围绕“逗笑”讲述了两个“怪诞不经”的故事。
“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此处引用布什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技巧点睛
引用布什的诗句有力地说明了作者得出的结论,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感染力。
“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地尖叫,哭起来了。”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鸭子们找不到“妈妈”时的反应,表现了它们的可爱。
技巧点睛
“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此处写栏杆外人们的反应有什么作用?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技巧点睛
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了“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类的“高贵身段”,与动物们打成一片,不明原委的人却把这种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极富喜剧效果。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文章的作者为什么能够将动物写得妙趣横生?
拓展提升
1.本文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他喜欢动物,关爱动物,自身有很好的专业素养,对研究动物行为有浓厚的兴趣;
2.作者善于观察,敢于大胆猜想,并且为了“探索真理”不惜放下人类的“高贵身段”与动物们打成一片;
3.善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动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动物人的思想感情。

思维导图
动物笑谈
总述研究动物行为时趣事多。
写“我”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引发的趣事。
叙述和黄冠大鹦鹉“可可”有关的趣事。
第一部分(第①段)
第二部分(第②—⑨段)
第三部分(第⑩—19段)
动物:
聪明可爱
科学家:
专注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