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温度的测量
认知目标:(1)、了解凭感觉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
(2)、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和温度计的原理
(3)、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和单位观察不同温度计的不同构造,观察同学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方法,培养观测能力.(2)、能对物体的温度进行估测
情感目标
(1).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领会到科学的价值,感受到实验的趣味,并享受合作的快乐。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促进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假如你们刚上完一节体育课回来,感到非常口渴,老师为你准备了两杯水,一杯是比较烫的热水,另一杯是比较凉的温水,你会选择那一杯?如何去选择?
生:用手摸,烫的是热水,凉的是温水。
结论: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是可以被感知的。
(二)感知温度,学生实验
老师这里有三杯水分别为热水,温水和冰水
师:现在我一位同学上来感受温度,先将右手食指浸在热水中,左手食指浸在冰水中,片刻后再把两个手指同时浸入中间杯子的温水中,并且说出两个手指感受到的水温是否一样? 学生:开始的时候右手烫,左手冰。浸入温水后,右手凉,左手热。
师:那么温度那个要高?其实两个烧杯水的温度是一样的。
结论:我们对温度的感知是不可靠的。光凭感觉不能客观反映物体温度的高低,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
温度计对我们来说还是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这位朋友吗?今天老师把这位新朋友带到了你们的身边,现在打开它,请仔细观察。观察的顺序,从里到外,从下到上。
⑴用途:测量物体的温度。
⑵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描述它的构造。
⑶构造:一根内径很细而且均匀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泡里有适量的液体(如水银、煤油、酒精等),管壁上标有刻度值。
⑷刻度方法: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然后分成100格,每一格为1度。当然还可以扩大到0度以下和100度以上,这种刻度最初是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提出的,为纪念这位科学家,我们就把温度的单位规定为摄氏度。
⑸温度单位: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如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写成37℃,读作37摄氏度。对0℃以下的温度,就在度数前加负号,如-4℃,表示零下4摄氏度,读作零下4摄氏度,不能念成负4摄氏度
读幻灯片上幻灯片上的温度
认识了新朋友,我们要与它亲密接触了,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握在手心,观察水银柱的变化,然后放开后再观察水银柱的变化。
再一次观察温度计,我们会发现,与玻璃泡相连的玻璃管很细很细,请思考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温度变化时,使水银柱长度变化明显,便于观察,使测量更准确。
(三)下面我们进入温度计的使用环节
以前后4个同学为一组,完成幻灯片上显示的五个任务
1.让每组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讨论: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温度计的最高温度或低于它能测的最低温度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答:可能将温度计胀破,或者测不出温度值。
小结:温度计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所以在测量前必须先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2.把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温水充分接触,读出结果,然后把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杯壁相接触,读出结果,把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半浸入温水中,读出结果。进行比较。
3.把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温水充分接触,观察内液面的升降情况,确定什么时候可以读数。
4.温度计在温水中读数,并记录数据,然后把温度计从温水中拿出来到空气中读数,并记录数据。进行比较。
5.读数时仰视或俯视所得结果与平视有何不同。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分析、讨论、小结。
(1).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3).读数时要等到内液面稳定下来后才能读数,
(4).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5).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平时我们操作的时候不可能边看说明书边测温度,我们必须把使用方法牢记在心,那那么多文字要记会很辛苦,我们不如想办法用几个字概括出使用方法。
师生共归纳:a,选正确,b,放正确,c,读正确,d,记正确
㈣体温计
医用体温计有在腋下或口腔中测量体温两种。把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进行比较,并填表:
测量仪器 测量范围 准确值 读数情况 使用注意点
温度计 0-100℃或其它 1℃ 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不能甩
体温计 35℃-42℃ 0.1℃ 可以拿出来读数 先甩几下后测量
学生讨论:体温计测量人体体温时为什么可以拿出来读数并要甩几下呢?
教师小结: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的玻璃管。这种结构可以使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柱在这里断开,上面的玻璃管里的水银就退不回来了,可以拿出来读数。因此,在下次使用前应先用力甩几下,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
讨论:甲同学感冒发烧,体温为38.50C,测量后体温计不作任何处理,又给正常的乙同学测量,测得体温也为38.50C,已知这天气温:250C。问:操作中有哪些错误?
没有消毒,乙同学测量错误,体温计测量完后再次测量时,应用力甩一下,使水银回位。
在生活中除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温度计(翻开书本p16),认识其他的温度计.
非典时,最好机场与铁路最好用什么温度计,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最后大家齐读归纳的使用方法。
第六节 温度的测量
⒈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⒉温度计工作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⒊单位:℃。
⒋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⒌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