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下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贾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下语文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贾生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7 13:48: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贾 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和本首咏史诗的写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文章内容,体会古诗意境。
3.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和诗歌写作背景。
2.通过诵读、品味,把握关键句子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意蕴。
3.通过启发点拨和讨论等方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苦恼,培养热爱国学经典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贾生》一诗的主旨。
2.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以声传情,从而把握诗意情感。
3.赏析李商隐诗的艺术特点。
【学情分析】
诗歌短小,当堂背诵、诗意理解等不成问题。
但诗歌牵系的历史背景知识,学生知之甚少,需及时补充;托古讽时诗一类,也需要归纳、盘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赛诗” 激趣,引出本诗
1.“赛诗”。同学们,春节期间,央视有一档关于诗词的节目,非常红火,谁知道?(中国诗词大会)腹有诗书气自华,那我们也来对两句,展示一下你的才思、你的底蕴,好不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二首》其一)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
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其实啊,这几句脍炙人口的诗,有着一个共同的作者,谁知道?(李商隐)看来,大家的功底还真厚实,你们的“诗和远方”值得期待!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这位诗人,品味其《贾生》一诗的内容之美、结构之巧、诗情之妙。
(板书诗题)
2.回顾作者: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唐代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
(二)诵读:初品其味,品内容之美
1.字正腔圆地读。提醒把字音读饱满,读准逐(zhú)、苍生(cāng)。自由读。
2.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韵脚、重音。自由读——齐读。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小组间共同讨论,疏通文意。(逐字逐句)
(1)小组讨论,交流
(2)出示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3)当堂背诵诗歌
(三)赏读:深探其蕴,品结构之巧
在听《贾生》音频示范朗读中,开启诗歌赏读。
1.贾生其人
(1)PPT展示:贾生,即贾谊(前200——前168年), 洛阳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却遭谗被贬,郁郁不得志。后来汉文帝召还贾谊,曾在宫殿正室和他谈话。后被任为文帝幼子梁王的太傅。一年之后死去,年仅三十三岁。
“贾谊贬长沙”典故,用来比喻政治上遭到挫折,仕途不顺。
(2)教师补充贾谊人生经历轶事,丰富学生知识面。
2. 赏析诗歌
(1)“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A.谁在求贤?
B.贤才有多贤?
讨论明确:
A.汉文帝求贤态度之诚意、之谦虚——“求”(寻求),“访”(咨询)。汉文帝对贾谊是求贤若渴、虚怀若谷。
B.贾生少年才俊、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无与伦比。
(板书:文帝求贤若渴)
(2)“可怜夜半虚前席”
A.这一次交流,谈得是否投入?
B.“夜半虚前席”前的“可怜”,如何理解?即可惜。为何不用“可悲”“可叹”呢?
讨论明确:
A.时间上——问询到半夜;投入程度上——“前席”,谈着谈着,坐席都挪到贾谊跟前了,虚心垂询、凝神倾听啊。
B. “可悲”“可叹”感彩强烈,剑拔弩张。“可怜”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也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
补充,带有“可怜”的诗句,体会其在不同诗句中的含义。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_????±????_)——“可爱”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_????±????_)”—— “值得怜悯”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_??????_》杜甫)——“可叹”
C.“虚”字妙处。徒然,白白地。如此推重贤臣,何以竟然成“虚”?
讨论明确:
一是造成悬念,二是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
(3)“不问苍生问鬼神”
紧承“可怜”与“虚”。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
(板书:问鬼神)
(4)品结构之巧
首句,正面着笔,求贤若渴
次句,赞叹器重,“重贤”升级
句三,盘马弯弓,引而不发
末句,两相对照,辛辣讽刺
(5)齐声诵读
(四)研读,品诗情之妙
1.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讽刺汉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吗?有没有深层含义?
讨论明确:
此诗托古讽今,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丰富。从表面看,诗人是讽汉文帝,实际上是托古讽今,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或信道,服药求仙,以求长生,而不问民生疾苦,更难礼贤下士。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
诗人笔下的贾谊有才华,但得不到重用。诗人李商隐年轻时文采即受令狐楚(牛党)的赏识,可是李商隐却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与李党有关)之女结婚。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最后死于荥阳,年仅47岁。诗人怜贾谊正是自怜。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感慨。
2.拓展延伸。
托古讽时诗,系咏史怀古诗的一类。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通过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牧的《泊秦淮》、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或评判历史、或借古伤己、或借古讽今。大家课后找一找这几首诗歌,结合本课所讲的知识,读一读、品一品。
(五)课堂小结
一首《贾生》,让我们读出了汉代皇帝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读出了诗人李商隐怀才不遇的感慨,读出了诗人对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的忧虑。从中,我们亦读出了中华文化瑰宝之唐诗之博大精深。
同学们,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一首唐诗,一幅画。一阙宋词,一段情。一曲元曲,一首歌。徜徉在国学经典的海洋中,让我们一起为人生打好底色,一起放飞七彩梦想,一起茁壮成长!
在《读唐诗》的优美曲子中,结束新课!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