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考点聚焦
1.赏析雪后奇景,体味白描手法,把握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及独特的精神世界。
知识梳理
文章层次
第一层(开头——看雪):交待游湖心亭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
第二层(雾凇——而已):描绘湖中雪景。
第三层(到亭上——结尾):作者在湖心亭的奇遇。
作者描写西湖景色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什么特点?
白描: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技巧点睛
作者在写景时用白描手法,文字极其简练,为何开头交待时间及看雪背景却极费笔墨?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独往湖心亭看雪。
技巧点睛
遗世独立的情怀,深深的故国情丝,淡淡的哀愁。
超凡脱俗的雅趣。
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及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
技巧点睛
本文与柳宗元的《江雪》相比,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拓展提升
描写手法
表达感情
《湖心亭看雪》
白描
清高自赏
淡淡愁绪
《江雪》
烘托
怀才不遇
的孤独感
湖心亭看雪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独——与众不同
喜——知己之乐?
思维导图
痴——醉情自然
奇景
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