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语部编版九上 第21课 智取生辰纲 微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语部编版九上 第21课 智取生辰纲 微课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6 17:4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智取生辰纲
考点聚焦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2.通过对人物“智”的探讨,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3.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知识梳理
小说框架
开端(1-7)杨志押送金银担,军汉天热行路苦。
发展(8-11)黄泥冈军汉歇凉,黑松林吴用下药。
高潮、结局(12-13)众军喝酒中巧计,好汉智取生辰纲。
尾声(14)补叙,打破谜底说根由,枣客原是七好汉。
技巧点睛
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上路──中计──失纲)
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定计──施计──劫纲)
技巧点睛
晁盖、吴用等人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
(1)智用天时。“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
(2)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黄泥冈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
(3)智用人和。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
(4)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 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 。
技巧点睛
杨志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
(1)智藏行踪
(2)智变时辰
(3)智选路径
精明
谨慎小心
多智
技巧点睛
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一是指天气酷热,二是指黄泥岗上的松树林。
社会环境:一方面是指当时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另一方面是指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
艺术特色
通过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一种是杨志与军士、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次要矛盾)
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主要矛盾)
智取生辰纲
文章明暗线交织,造成悬念,使故事更加曲折
利用杨志反衬吴用等人超人的智慧
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思维导图
环境描写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