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花挂毯》
教材:上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课时:1课时
类型:工艺设计
教材分析:本次活动是上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感受民间艺术》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对称纹样的特点,尝试运用骨骼线架构的形式,设计表现对称纹样,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将作品排列组合起来形成“花挂毯”。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基本了解什么是“对称”,而且对于排列组合的规律也不陌生,具有一定的色彩感,所以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对称纹样的表现上,难点则在于对称纹样的创意性和适切性,要求学生在10种不同颜色和10种大小、形状各不同的几何图形中自由选择、创意搭配,在观察、发现、比较、组合的基础上完成个人作品。之后的小组合作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有时间上的要求又有整体色彩协调上的要求,迫使小组成员之间必须要有团队的意识和协商交流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对称纹样的特点,学习运用骨骼线架构的形式,设计表现对称纹样,小组将作品排列组合起来形成“花挂毯”。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制作、交流和评价的过程中,学习运用骨骼线设计对称纹样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艺术和生活中对称纹样的美,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养成团结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对称纹样的绘制。
教学难点:纹样的创意性和适切性。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利用骨骼线和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对称纹样,并将小组作业组合成一块花挂毯。
作业要求:1.图案设计对称;2.色彩搭配协调;3.图形组合有创意。
教学准备:
学具:黑色彩纸、剪好的几何图形、固体胶、合作展示用的底板等;
教具:教师范作、同龄学生作品、课件、展示用的磁条等。
教学过程:
欣赏与发现
(一)欣赏图片,认识挂毯。
你知道这些图片里的是什么吗?在哪里看到过这些东西?
小结:挂毯作为家居装饰品走入寻常百姓家,具有极强的装饰性、观赏性。它所反映出的时代特征使这一艺术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二)出示课题:美丽的花挂毯
设计说明:把问题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引导学生了解挂毯的装饰性、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观察与讨论
(一)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挂毯图案的特点。
(二)小结:常见的骨骼线有十字线、对角线、菱形和米字格。对称形式主要有:放射、集中、旋转。
设计说明: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对称形式,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养成积极动脑,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示范与创作
(一)教师示范,利用骨骼线绘制对称的单独纹样。(骨骼线可以折也可画出来)、(单独纹样的步骤图)了解了骨骼线和它的对称形式就可以开始制作了,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二)出示同龄学生合作作品,明确个体设计以及合作完成的作业要求。
(三)作业内容:利用骨骼线和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对称纹样,并将小组作业组合成一块花挂毯。
作业要求:1.图案设计对称;
2.色彩搭配协调;
3.图形组合有创意。
设计说明:示范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有一个互动过程,使得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动脑筋而非一味的接受,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明确绘制方法。欣赏同龄人的合作作品,一方面可以作为创作的参考,另一方面则暗示了小组合作时需要考虑和注意的一些细节,为最后的作品展示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示与交流
(一)各组的挂毯挂起来展示。
(二)互相欣赏与评议,说一说自己与他人作品中的优点。评价内容:
1.
图案设计对称;
2.
色彩搭配协调;
3.
图形组合有创意。
(三)交流:讲讲自己看到过什么样的花挂毯,思考自己小组的挂毯挂在什么地方最适合。
设计说明:通过作品的组合展示,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点评作品是一个发现美、欣赏美的过程,能从中发现他人的闪光点而且要围绕创作的要求进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最后一个问题是开放式的,学生可以自由畅想,既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宗旨,又与活动的开头起到了一个首尾呼应的效果,使整个活动更具完整性。